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2022-04-29 11:26:46侯芳泽
理论观察 2022年12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高中生课外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本文通过阐述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内涵,包括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概念、重要性、方法等,分析目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树立正确的语文课外阅读理念、借助多种资源提高阅读效率、多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三种举措。通过一系列与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尝试提升当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成效,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2 — 0171 — 06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对各种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读取、分析、思考和评价的思维活动。不少专家和学者都曾经对“阅读”一词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归纳,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阅读”一词的概念逐步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概括的概念体系。作为中国权威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基于教育的视角来界定阅读的概念。该著作中将“阅读”的概念界定为从书本之中收获意义的心理的过程,并认为“阅读”是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大辞典》中对“阅读”一词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划分,该著作中将“阅读”细分为默读和朗读两种,并将我们常规意义上所讲的阅读归入到默读之中,同时该书高度肯定了阅读的重要性。《现代阅读学教程》中将阅读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对阅读材料认知、吸收、理解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一、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是建立在“阅读”概念基础上的一个词汇。对于课外阅读,我国的权威词典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解释,如《教育大辞典》中从“课外阅读”功能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补充,它能发挥课堂阅读、课堂教学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辞典》中对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和《教育大辞典》中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基于比较的视角,立足于课内阅读,来阐述课外阅读[1]。

基于对《教育大辞典》和《阅读辞典》中对课外阅读研究的视角,本篇论文中将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为:课外阅读实质上是相对于课堂阅读来讲的,广义上讲,它主要指的是课堂阅读之外的一切阅读活动。这里的课外阅读不包含空间层面上的“课外”,而具体指的是课外阅读所采用的材料是教材之外的材料,也就是讲,不论是学校所主导的阅读课外材料活动亦或是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材料,都被称之为课外阅读。

二、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为更完善、更系统地了解目前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笔者通过调查走访,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实地了解情况。

(一)问卷调查及师生访谈

调查对象主要有学生和教师。学生调查问卷中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习惯、阅读条件、阅读方法、阅读效果,学校、家庭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等。教师部分的问卷内容:教师对新课标中语文课外阅读规定的了解、教师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是否有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中,调查对象是齐齐哈尔市的三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本次问卷对学生发放800份,回收700份、有效问卷650份;对教师发放40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40份。

(二)调查数据及访谈分析

1.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从上述对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数量的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高中新课标的要求,同时通过访谈法对学生进行面对面了解,得出如下信息反馈:一方面目前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大,学习任务紧张等原因,普遍存在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状况,尤其是年级越高,越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课外阅读时间[2];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老师们的关注。

根据上述调查反馈的数据来看,当前高中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尚未形成,这一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和作用。结合访谈了解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家长和教师不支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认为“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相应的阅读指导。

根据上述调查反馈的数据来看,当前高中学生的阅读资源普遍比较充足,但用来开展阅读的时间却参差不齐,有超过50%以上的学生阅读时间并不宽裕。结合访谈了解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学生的功课多,課余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学校设置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

根据上述调查反馈的数据来看,当前大部分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开展课外阅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超过50%的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并不完善。结合访谈了解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而且自控能力也不足;另一方面学生课业压力大,很多方法尚停留在理论层面。

根据上述调查反馈的数据来看,当前高中学生的阅读效果一般,这一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和作用。结合访谈了解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高中学生尚未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之中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性指导比较少。

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高中生主体认为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或动机并不乐观,其中,高中生认为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娱乐,放松心情的人数最多,占到49.4%;认为课外阅读是用来提高成绩的人数居其次,约占47.8%;其次,认为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打发无聊时间的人数约占36.9%;认为语文课外阅读能够获取更多知识的人数占到32.6%;认为语文课外阅读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人数约占到23.6%;认为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因为个人兴趣的仅占21.3%;认为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是陶冶情操,提升人格的仅有18.4%。可见,高中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多半是被动的,是以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动机进行的。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在选择语文课外阅读内容时,除了网络小说数量极为突出,其余类型的书籍比重相差不大,其中,校园文学及卡通动漫类书籍颇受高中生喜爱,女生偏爱校园文学,男生则更喜爱卡通动漫类书籍。如今,为了迎合互联网广大读者的猎奇和寻求刺激的心理,一些阅读网站大量充斥着黄色、暴力、低俗爱情等严重影响人们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小说,这些小说对于高中生这一群体具有很大吸引力,高中生大量阅读这些小说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文学素养的提高,甚至会诱导高中生建立错误的人生观、爱情观和社会观。高中生对网络小说的阅读,也严重压缩了高中生对经典典籍的阅读[3]。由于新课标对高中课外阅读内容没有具体规定,因此,高中生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时具有很大随意性。依据访谈发现,高中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远远超过半数的高中生选择阅读网络小说,而良莠不齐的网络小说,势必会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2.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62.5%的教师对教学新课标中课外阅读有所了解,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标中课外阅读的规定缺乏认知。结合访谈所搜集的信息看,教师目前的教学导向仍然是以应试考试为主,教学压力大。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5%的教师对学生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通过访谈发现,原因有两个:一是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二是认为课外阅读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当重视,仅有12.5%的教师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通过访谈可见,不重视原因有两个:一是语文教学内容多、任务重;二是认为课外阅读浪费课堂时间,而课下学生又没有时间。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5%的教师对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有评价环节,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评价环节并不重视。根据调查发现,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很少有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对课外读物建议“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这给了语文老师很大课外读物推荐空间,但是有相当部分老师在推荐优秀作品时,往往缺少因人施教的方法,一刀切地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缺少考虑个体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差异,导致部分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最后,学生家长重视程度不够。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42.9%的学生家长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4]。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意义不大,而且还要花费学生大量时间,高中阶段不易阅读大量课外读物。

三、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不会拿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老师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从早到晚,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节课程安排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考高分数。整个高中一切的中心都是围绕考试考试再考试运转。繁重的学习压力根本不可能让学生留出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5]。此外,在高考中对汉语言文学的考察方式的简单,也进一步限制了高中生对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我国语文高考,目前依然侧重对汉语言主要知识点的背诵与记忆,对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人文文化考察较少[6]。高考语文采用标准化的评分标准,老师按照标准化评分标准进行教学,学生按照标准机械的学习记忆,简单的考察方式根本无法兼顾考察学生文学底蕴。

(二)互联网文化的冲击

高中生通过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形式对信息的获取,必然导致学生对传统书本阅读兴趣的减弱。互联网科技对课外阅读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互联网社会化形式下,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专业类论坛和讲座等获取知识,其传播方式通过影像和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系统,这种学习模式既可以使人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又能使人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学习的过程,使学习变得不再是通过冰冷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去学习和揣摩。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兴起,必然导致学生对文本阅读兴趣的减弱[7]。

第二,目前互联网模式下的文化,主要以快餐式的网络文化为主,这些文化形式内容浅薄,没有深度,或者只为追求阅读者的感官刺激,让感官取代了思考[8]。这种学习模式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养成在阅读文学著作时不爱思考的习惯,失去对文化深度挖掘的能力。

(三)高中生阅读心理误区

高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系统,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形成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心理也多种多样。

首先,带着功利性心理去阅读,必然只注重获取更多的与考试相关的知识,以掌握更多与考试相关的技巧和能力为目标。高中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带着功利性心理去阅读,往往却忽视了阅读的真正意义[9]。

其次,高中生思想单纯,加之自身又缺乏一定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会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再次,一部分高中生参与课外阅读往往只是为了完成语文老师交待的任务,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向和阅读目的,为了阅读而阅读,只注重阅读的数量,不注重阅读的质量,这样极易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厌烦心理,劳无所获。

最后,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和互联网快餐式文化兴起,使得高中生更愿意到互联网上阅读一些快餐式文章或网络小说,很少有学生愿意静下心来去仔细品读一部经典名著,感受汉语的语言之美、形式之美和内涵之美。

(四)图书资源不足

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学校一切的教学管理工作都围绕着考试开展,老师和学校领导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上,导致对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视,图书馆藏书陈旧,藏书数量偏少,对学生吸引力不强[10]。因此,高中学校领导应当充分将图书馆建设重视起来,不断丰富图书馆藏书,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引进专业性图书管理人才,使图书馆在高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提高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对策

要想解决目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达到新课标对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探索,找出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课外阅读理念

正确的课外阅读理念对阅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将课外阅读与学生自身发展相融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为他们推荐优质阅读资料。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阅读主题活动,如阅读交流班会、阅读竞赛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意识的契机。

2.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旦阅读成为意识和习惯,那么,学生就会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开展高效的阅读。做一名阅读的有心人,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开展阅读,形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建议高中生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摘抄。

3.教师强化课外阅读意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他们的教学意识、理念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是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立足于语文教材,为学生扩展课外阅读教材。

4.合理借助家庭氛围。父母的态度对学生的正确阅读理念塑造具有重要的价值。阅读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毅力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对学生的日常阅读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常态化监督。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为学生营造阅读的家庭氛围。

(二)借助多种资源提高阅读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认知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引入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是以文本为主,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阅读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我们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多种渠道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素材。

充分借助网络资源开拓高中生阅读视野。网络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时代,它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将浩如烟海的课外阅读资源和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网络技术为他们拓展阅读视野,如构建课外阅读的资源浏览、下载平台。

充分挖掘影视资源的价值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影视资源对当今的高中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具有重要的价值。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高中语文教材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三)多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阅读资源十分丰富,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开展课外阅读工作时需要借助多种渠道来进行,以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更高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在实践中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推荐:

1.立足于语文教材。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一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二是促进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文章的理解。当前,我国所实行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是结合高中阶段的具体情况,并立足于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来编制的。因此,教师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根据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来拓展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

2.流行作品和经典著作相融合。当今的高中生对网络文学比较感兴趣。客观上来看,网络流行作品中也有很多比较经典,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因此教师除了为学生推荐传统的经典著作以外,还可以为学生积极推介网络作品。

3.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相融合。传统的阅读方式是经过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思辨而保留下来的,必定有它独到可取之处,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传统的纸质阅读仍然是其首选。然而,如果从未来导向的角度观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在逐步认识并且接受电子阅读了。电子读物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音像的表现形态,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地合成,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不仅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万钦.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认知与发展完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1):117-118.

[2]陈贵.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我见[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8):288.

[3]余建文.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16):71.

[4]潘红.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探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4):79-84.

[5]鹿晓燕.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2):86.

[6]戴星辉.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947.

[7]孙郁方.高中语文課外阅读新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118-121.

[8]唐亚薇.新媒体背景下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9]曹鑫.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凝视与策略审视[J].文理导航(上旬),2011(10):66.

[10]周伟苹.与书为伴 芬芳人生[J].新课程(下),2017(05):263,265.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12 — 12

作者简介:侯芳泽(1997—),辽宁沈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高中生课外阅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0:40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