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

2022-04-29 00:44邱蝶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摘要]国际形象对于中国共产党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大国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延安时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逐步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走向国际社会的重要阶段。新时代重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探究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塑造,对于当下中国共产党掌握国际话语权和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作者简介]邱蝶,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101。

[课题]该文系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重点课题“国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研究评析”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DQDSKL22。

[中图分类号] D2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2-0030-0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塑造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关键期。而国民党长期对共产党保持敌意,对共产党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在思想路线上发动攻势,提出“以宣传对宣传”,“以理论制驭理论”严重影响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国民党的肆意污蔑使得国内外对于红色中国充满偏见,中国共产党毫无形象可言。那么,中国共产党要想赢得国内外的舆论支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良好的国际形象则显得极为迫切。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形象的背景

第一,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封锁。“攘外必先安内”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执行的重要方针。“安内”实则反共,1935年国民党“五全大会”上对中共及红军继续抱敌视态度,诬陷“匪共暴行,荼毒生民,重为民族心腹之患者”,采取“铲绝残余之赤匪”的反共方针。①除了军事反共外,在宣传领域,国民党对共产党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和封锁。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虽然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但依然设置了重重限制,特别是1939年4月所颁布的《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中提到:“共产党不得单独设立机关报与杂志,及印刷前述种种反宣传品之书店,违则即行封闭,至于共党言论,在可能范围内准其发表于本党外围刊物。”②“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群众等一律禁止发行。”③美国记者冈瑟·斯坦等采访了共产党驻重庆代表,而消息却被国民党禁止报道,国外记者表示强烈愤慨。所以不少国外记者坦言:“我们了解半个爱国的中国,重庆的国民政府统治下的‘自由中国;但是不了解被重庆用严密的围墙封锁起来的延安共产党统治下的‘解放了的中国。”④

第二,国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负面认识。因为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信息的全面封锁,国内对中共了解知之甚少,更何况是外界。埃德加·斯诺来陕北之前曾说,在外界的眼中共产党人“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皮包里夹着土制炸弹”。⑤对于国外而言,所接触到的大部分信息源自于国民党宣传,因而不少新闻记者大多认为共产党凶猛残暴、攻打国军、阻碍抗战。因此很难避免海外各界对中国共产党持有负面评价。

第三,中国共产党积极对外宣传赢得支持。面对国民党强大的舆论封锁,共产党意识到自身形象的危机。1938年3月初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我们抗战已经进行了八个月,但是,我们的国际宣传工作,我国各界民众团体对国际上各种民众团体的联系,都太薄弱了。”⑥因而共产党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宣传,在国内共产党通过《解放周刊》《新华日报》等积极向国外介绍抗战情况,国外则在外文报上对中国抗战进行宣传,比如苏联的《真理报》和法国的《人道报》等,还在《共产国际》上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呼吁国际对中国的支援。以及共产党热烈欢迎外籍记者和国际友人来访延安,无论是早期的史沫特莱、福尔曼、埃德加·斯诺,还是后期来访的美军观察组,中国共产党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自身真实、客观的形象获得了外籍记者和国际友人的信任,这些国际友人回去后,将其所见所闻写成报道,对还原中共真实形象获得国外援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的路径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间,不仅条件极为艰苦,并且相对外界也比较封闭。对于延安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力量,当时中国人知晓的程度都很有限,国际社会就更可想而知了。⑦为摆脱外界对红色中国的偏见,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国际形象建设。首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成就突出,其次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自身形象,再次是中国共产党战俘政策从敌军内部塑造良好形象,最后是国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宣传消除国际社会的偏见。在四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的信息封锁,破除了国际社会中共形象“妖魔化”的认知,塑造了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建设成就突出。打铁必须自身硬,根据地的成功治理是构建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础。根据地政治上民主平等,采取“三三制”选举方式组建政府机构,共产党员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席位,其他阶级代表和先进知识分子占三分之二的席位,如此一来提高了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度。经济上自力更生,进行全员的大生产运动、改进税制、发展农业、鼓励纺纱,促进边区经济健康发展。文化上丰富多彩,建立了一大批进步院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等,它们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和革命干部。延安文艺更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人民文艺为人民”的新文学蔚然成风。党的自身建设上,延安时期在延安和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另外延安时期中共领导集体平易近人、精力充沛,中共士兵精壮整洁、斗志昂扬的形象气质等,都是根据地建设的突出成就。

其次,中国共产党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自身形象。中共深知地处西北边陲消息闭塞,主动创办《共产党人》《解放日报》等报纸期刊传播宣传自身的方方面面和根据地人民生活现状。此外,1940—1941年,两年相继成立中共中央宣传部、海外工作委员会,这些部门主动向海外人士宣传八路军、新四军英勇事迹。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抓住美军观察组赴延安考察的契机,积极主动展示自身形象,满足观察组成员们多方面的需求,中共领导人多次与观察组成员们交流谈话,还多次邀请他们参与延安当地的娱乐活动。正如美国记者卡萝尔·卡特所言,“刘尊琪他很熟练地利用美国人的技巧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约瑟夫·艾斯瑞克查阅档案时发现对1944年美国新闻记者的来访进行了精密的管理”。⑧包瑞德、约翰·高林等国际人士在其回忆录中多次谈到,延安热烈的文化氛围,他们经常会被邀请到“梨园”跳舞,看到的戏剧和话剧都是以现实为依据而改编的,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后,党中央就作了《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提到:“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的访问和观察当成是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⑨由此可看出,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视对国外人士的宣传。1944年7月28日,谢伟思向美国政府发回的报告中多次赞扬中共形象及举措,批评国民党的行径,被同行人员警告后,谢伟思却回复道:“戴维,我是一名外交官,这些报告和情况介绍所写的,是我亲眼观察到的东西以及仔细考虑过的意见。”⑩可惜观察组的报告未能改变美国对华政策,但加深了美国及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真实情况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產生了积极影响。

再次,中国共产党优待战俘的政策使其在敌军内部塑造了良好形象。中国共产党的“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等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对敌宣传的重要方面,对正面战场和统一战线工作都有积极作用。?毛泽东在1928年所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敌军的士兵和营、连、排长被我们俘虏过来,即对他们进行宣传工作,分为愿留愿去两种,愿去的即发经费释放。这样就把敌人所谓的‘共匪见人就杀的欺骗立即打破。”?1940年,创办于延安的日本工农学校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日本战俘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阵地。史迪威手下的一名官员在延安时期与日本战俘接触最多,在他1944年11月7日作的报告中写道:“八路军已经证明了日本战俘是可以被教化的,他们可以被有效地用来在前线进行宣传。”?在抗日战争中被俘获的日本士兵在八路军的帮助下,抛弃了法西斯意识,参加了八路军,已成为反抗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战士。?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宣传起到了显著作用,不仅破除了日军对共产党的偏见,还通过战俘口耳相传塑造了一个热爱和平的政党形象。在与国民党作战中共产党也善于在敌人面前宣传自身形象,延安时期与共产党交战的东北军,很多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愿意投诚。他们当中“经过短期政治训练后,红军又送他们归队,他们就在那里传播和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反对真正的敌人”。?总之,优待俘虏是开展对敌宣传的重要途径,在营造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国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宣传,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偏见。自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版后,西方世界对这个东方古国的神秘政党再次产生好奇。13年间到访延安的国际友人共70多位,包括医务工作者、新闻记者、科技和艺术工作者、各国使节及军事观察员等4类。?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大量报告对改善中共国际形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西行访问记》的作者尼姆·韦尔斯说到:“在和这些历史人物晤谈四个月以后,我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物的品质,无论集体的及个人的均获得了许多明确的——与无限量的——印象。”?大部分奔赴延安的学者都对中共领导集体产生钦佩,还有上文提及的1944年赴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在他们眼中,“延安之活泼自然的气氛和那些快乐的、热情的、讲求实际的八路军士兵,似乎迷住了每个美军官兵。他们对共产党简单的、质朴的款待彻底地感到高兴”。?美军观察组的报道已经发挥作用了,他们在美国报道的新闻,已经让其中一些人开始倾向于延安而不是重庆。这些国际友人在向国际社会构建真实的中共形象作了不少贡献,在《斯诺文集》《斯特朗文集》《史沫特莱文集》《毛泽东会见记》《红色中国的挑战》等著作中均有体现。上个世纪40年代,这些外国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历经艰难险阻来到延安,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宣传,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一扇窗,他们收集的详实史料信息,使得国民党、国外反共势力的谣言不攻自破,同时也展现出中共坚毅、稳重、敢于担当的领导集体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党的形象。

总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面对国民党肆意诽谤、抹黑、污名化,中共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与国际友人交流,主动展现自身形象,而延安时期的13年中,到访延安的70多位国际友人,他们大部分以异域人的视角,客观、公正地还原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逐渐走入世人的眼中。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的重要作用

延安时期的13年内,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形象的各种努力,成功使中国共产党以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走向世界,加速了国共两党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为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提供了舆论支持,这一切对于旧中国获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形象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前文提及国民党长年封锁消息,以及对共产党肆意抹黑和妖魔化。正如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延安时期中共国际形象发生转变的核心因素,一是党积极构建自身形象,二是大部分国际人士客观、公正的报道。冈瑟·斯坦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和爱泼斯坦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这些报道出自外国记者之手,他们以异域人的视角进行报道、利用了语言优势和掌握外国人阅读心理的优势,以更加适宜的方式宣传,对中国共产党赢得国外舆论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有效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内统一战线的形成得益于国际社会的支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良好国际形象带来的积极效应。延安时期毛泽东积极接触国外记者,比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还有英国记者贝特兰等,以及美联社、《纽约时报》、合众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国外重要媒体均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热情接见。随着延安的透明化,国外人士逐渐扭转了国民党宣传共产党“杀人越货、共产共妻”的负面形象。谢伟思在1944年10月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我曾告诉我的上级:你所领导的人们是中国的希望,也合于美国在世界的这一块地方的利益。”?戴维斯也指出:“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有积极地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由于美军考察组提供的正面评价,直接影响的是美国对华政策,虽然没有彻底扭转美国对于国民党的支援。但是美方当局和海外民众对于共产党的认识更加客观、公正,也迫使美方考虑与中共的利益所在。1944年,曼斯菲尔德在向国会提出的报告中高度评价共产党人,并提出中国人团结起来,这样才能在亚洲获胜。

最后,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为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的胜利提供舆论支持。延安的大门向国内外的各界人士打开,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也慢慢浮现在人民眼前。国民党领导大后方的黑暗与根据地的光明,大后方的颓唐消沉与根据地的生机盎然,国民党在前方的一溃千里与共产党在后方顽强抵抗,两者产生鲜明对比,民心所向不言而喻。延安时期,大后方的外国记者及诸多的外国官员普遍对国民党评价不佳,并非国民党方面在海外宣传投入不够,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政权的糟糕领导和管理腐败,特别是漠视民众的改革要求”。美军观察组赴延安考察期间,多次感叹延安不同于重庆,在延安看不到十里洋场、歌舞升平,看不到官僚气息、等级分明,有的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在延安甚至看不到乞丐和妓女。单从新闻自由中可见国共两党的区别,美国记者冈瑟·斯坦在《红色中国的挑战》一书中写道:“在重庆地区内,对言论自由施加压制的最惨现象,是它被那么残酷无情地应用到甚至是国民党组织的内部人员上。”“但在延安,总的说来,言论自由不但不受限制,而且实际上是受到鼓励的,使现在新民主主义政权得到改进——在共产党内和党外。”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与国民党的负面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40年华侨领袖陈嘉庚,克服艰难险阻,不顾67岁高龄执意亲赴延安,9天的延安之行让他对国共两党有了深刻的对比,感叹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事实胜于雄辩,真理不被掩盖。国内外民主人士、官员政要的延安考察,让大部分人都消除了原先由国民党带来的偏见与误解,逐渐改善了对中共形象的认知,而中共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国共对比中更加凸顯。

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的成功构建,对于新时代构建党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延安时期能在短短13年间扭转中共的国际形象,在于利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展现中共形象,在于巧借外媒讲好中国故事,在于正面迎击反动势力的舆论“围剿”。

首先,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利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展现中共形象。外国友人考察延安期间,中共运用电影、话剧、报刊、新闻等多种形式展现生动、活泼、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人。比如《大公报》《解放日报》,戏剧《白毛女》、抗日广播、歌曲《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这些立体式、多维度的宣传方式让人们更容易了解中国共产党。另外,还包括中共领导人热情接见国内外新闻记者、民主人士,不加报道限制,尽可能满足外界对中共认识的需要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稳步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贡献创举也需要生动活泼地讲述出来。比如,近些年在推广国际减贫方面,开展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欢迎发展中国家人民赴中国考察,就是很好的开端。建议以国际化的视野多拍摄宣传中国成就、中国影响力之类的作品凸显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力,比如2021年《光明日报》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开设《国外共产党人看中共百年》栏目,还有中国日报推出的纪录片《求索:美国共产党员的中国行》等,都十分利于构建良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其次,鼓励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由于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不同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偏见,部分外国民众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共产党。那么鼓励国际友人客观报道中国实际情况,效果会更佳。因为他们深谙本国人民接受心理、语言表达方式等等,更容易引起共鸣。发表于1937年的《西行漫记》,一出版便风靡全球。著名国际友人大卫·柯鲁克,正是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后,便前往了神秘的东方大国,还成为了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近些年来,涌现出了新一批中国学专家,比如美国的罗布特·库恩,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言,“向西方读者解读中国领导人的思想是非常大的挑战”,但库恩依然把讲述中国的“复杂”故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库恩受邀向境外媒体解读中国“十九大与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他以外国人的视角将真实客观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读者,为国外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新视角。此外,像沃尔夫冈·顾彬、罗高寿、马哈扎克里·诗琳等国际友人都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要敢于正面迎击反动势力的舆论“围剿”。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全国哗然。国内外舆论纷纷指责国民党不顾抗日大局的内战行为,而国民党当局则拼命掩饰事实真相,诬陷“新四军叛变”,企图混淆视听、推卸责任。中共方面对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罪行进行了坚决回击。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了两幅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由于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同时,国民党内部、海外华侨、苏联等表示反对,美、英等国也表示不满,国民党迫于多方压力收敛反共行径。中共敢于正面迎击挑战,强有力地击退了反动势力的舆论“围剿”,树立起中共积极抗日的国际形象。当今世界形势波澜诡谲,面对西方等反动势力诋毁、诬陷,也应该激流勇进,勇于迎击反动势力,在斗争中树立大党形象。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早已从1840年那个积贫积弱的东方弱国,变成了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最大,繁荣富强的东方大国。即便在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一路凯歌,但总有敌对势力的肆意诋毁、污蔑、诽谤,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等,说明党要构建良好国际形象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好,更要反驳得了一切污蔑与指责。知古鉴今,以史资政。为了更好向国际社会展现出客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需要学习党史,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正心。因此,深入研究延安时期塑造良好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茅家琦,徐梁伯,马振犊,严安林.中国国民党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395.

②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记实(上卷)[M].重庆出版社,1992:651.

③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记实(上卷)[M].重庆出版社,1992:653.

④[美]冈瑟·斯坦 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5..

⑤[美]埃德加·斯诺 著.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3.

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58.

⑦?梁怡.当年外国人如何看延安——外国人见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J].党的文献,2017(05):118.

⑧[美]卡罗尔·卡特 著.延安使命:1944—1947美军观察组延安963天[M].陈发兵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295.

⑨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192.

⑩[美]包瑞德 著.美军观察组在延安[M].万高潮,卫大匡等 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57.

?赵新利.中日传播与公共外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69.

?[美]冈瑟·斯坦 著.红色中国的挑战.马飞海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97.

?[美]冈瑟·斯坦 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69.

?[美]冈瑟·斯坦 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7.

?尼姆·韦尔斯.西行訪问记[M].华侃 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13.

?[美]冈瑟·斯坦 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35.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 译.东方出版社,2005:3.

?杨冬权.关于1944年美军观察组考察延安的几个问题——基于中央档案馆藏相关档案的研究[J].党的文献,2015(05):62.

[美]哈里·哈丁.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4-25.

[美]裴斐,韦慕廷 著.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M].吴修垣 译,高云鹏 译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

[美]冈瑟·斯坦 著.红色中国的挑战[M].马飞海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21.

卢茹彩.罗伯特·库恩:真实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J].今日中国,2017,66(10):24-26.

茅家琦,徐梁伯,马振犊,严安林.中国国民党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459.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研究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