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抗战时期,张闻天及其率领的“延安农村调查团”所开展的晋陕农村调查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上调查时间最久、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著名调查。不仅在党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亦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它在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下进行,是张闻天“行动上的整风”,以“检验我们的政策法令”。张闻天详细考察了农村社会的真实状况,尤其对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土地问题、地主经济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晋陕农村调查,展现了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生动历史图景,是近代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缩影。
[关键词]农村调查;延安农村调查团;生产力;生产关系
[作者简介]张智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
[中图分类号] D231,D6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2-0013-0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工作进入了理论化的发展阶段,在全党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其中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深入调研了陕北的部分村庄,形成了《农村十日》的调查成果。西北局宣传部部长李卓然考察了固临县的十几个村庄,著有《固临调查》。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基层社会调查中,张闻天率领的“延安农村调查团”的调查成果最为丰硕。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从1942年2月开始,到1943年3月初结束,前后达14个月之久,重点关注根据地各村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从中检视党的农业经济政策,提出调整改善的建议。因此,每个区域的调查各有侧重:神府县重点聚焦生产力问题;兴县调查围绕土地问题;杨家沟重点关注地主经济;绥德调查以工商业为主。多点综合的调查路径,以求对革命根据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张闻天以“行动上的整风”,“检查我们的政策法令”。①深刻诠释了调查研究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路径。“延安农村调查团”进行的晋陕农村调查也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继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后的又一次重要的社会调查,其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不言而喻。
一、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的缘起
抗日战争时期,为总结历史经验和清理“左”、右倾错误,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纠正理论与实践的脱轨。坚持从实际出发,倡导“行动上的整风”是整顿三风的重要支点。1941年8月,党中央发布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有鉴于此,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路向,就是认真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以认识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闻天,率先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请求到广大的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求“行动上的整风”。1942年1月26日,张闻天化名张晋西并担任团长,率领“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从延安出发,准备到晋西北地区的农村调查。调查团一行十人,团员包括刘英、雍文涛、薛光军、曾彦修、尚明、徐羽、马洪、许大远、薛一平。调查团从杨家岭启程时,任弼时、李富春、杨尚昆前来送行。张闻天提出调查意在深入农村,研究农家经济,重点考察农村的生产力,以适应抗战时局的变动。②
二、陕甘宁边区神府县调查
1942年2月2日,调查团抵达绥德,受到359旅旅长王震的热情接待。2月14日,抵达彩林,准备东渡黄河,调查晋西北。不料日军在河东进行冬季“扫荡”,于是调查团改变预定行程,折回贺家川先进行陕北调查。经调查团商议,决定选择对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贺家川、孟家沟、贾家沟、阎家山、尚家庄、西山上、路家南窳、崔家峁)开展调查。陕北神府县是已历经土地革命而无“地主阶级”的区域。张闻天讲调查要同时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把农村的阶级关系搞清楚。③在对以往调查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调查团对神府县八个自然村进行详细的调查。生产关系方面聚焦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貸关系,等等;生产力方面关注土地质量与分配、农具、劳动力、役畜、肥料,以及农作物的耕作过程、耕种面积、产量、人口与劳动力的分配、典地与卖地,等等;其他方面还有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人地关系,革命后的阶级关系、物价、商业贸易、各种负担、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村政权、群众组织、村党组织、各村党员、党小组、自首分子……不一而足。调查可谓十分的丰富详实。如1942年3月20日,张闻天“去看孟林千耩种水地。据谈一垧地(种水麦)需六七个人工,十四个驴工,水麦收获后耩谷子,亦需三十五个人工,七个驴工”。④与此同时,张闻天不断阅读相关调查类著作:《中国农村经济资料汇编》《浙西农村的借贷制度》《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峨眉山25农家调查》,等等。汲取前人丰富的调查经验,以更好地开展调查。在具体调查中,张闻天采取召开调查会、个别谈话和实地调查的方式,相互结合,综合考察。张闻天几乎每天都与各界群众谈话,如神府县委干部、乡支书、小学教员、小商人、青救会会员、豪绅、村党员、二流子,通过谈话的方式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生活实情。神府县调查于4月12日结束,张闻天之后撰写了《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调查》的报告,全面记述了八个自然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状况。
三、晋西北兴县调查
在离开神府县后,调查团于1942年4月13日抵达晋西北,随即开展了对兴县的调查。经与晋西北区委组织部长王达成商讨调查方案,决定调查人员扩大为40人,调查范围选定为14个村庄:黑峪口村、任家湾村、中庄村、桑蛾村、唐家吉村、高家村、赵家川口村、西坪村、花园沟村、柳叶村、碧村、碾子村、冯家庄村、高家沟村。兴县属于既未经过土地革命又无大地主的小农耕作区。对兴县的调查重点聚焦土地问题:土地的占有与使用、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地租、土地的典押与回赎、租率变化,各阶级租进、伙进、典进与租出、伙出与典出土地的变化,同时调查商业、手工业、文化教育、政治环境、役畜、肥料、种子、农具、人口与劳动力变化、村政权、公粮、摊派、田赋、合作社、党员、支部,等等。整个调查过程与内容十分详尽。如张闻天调查了任家湾村的牲畜情况:“同样一个劳动力,若以自己的半个普通牛力务地,可‘作务20垧山地。若没有牛力,而以人力与牛力变工,则只能‘作务10垧。”⑤在“牛变工”方面,张闻天调查了晋西北兴县的高家村。高家村即是人工随牛工为人耕地,换进白洋或者牛料。无论是“贴牛”还是“变工”,牛主皆是人随作牛去为人耕地,这是因为牛主担心雇牛者过度使用牛力,对牛造成危害。除非农户需要支差、婚丧嫁娶等事宜,牛主方会破例让雇牛者使用自己的牛劳动。⑥雇牛方面,中庄村系以人工与黑豆两种工资雇牛。“1户贫民贴雇一个牛除给4斗黑豆外,还要给牛主耕地37垧,而仅换来给自己耕29垧地的牛工,给自己耕地时,牛主不跟牛来,而要雇入牛户自己耕。”⑦他指出,对于衰敝的农业生产者而言,离开役畜基本是不可能的。所有农家都希望有一头牛或一头驴,认为有了“牲灵”,土地就可以很好地耕种,而且供给很多的肥料,使土地的生产量增加。⑧拥有“牲灵”成为农民的共同愿景。役畜短缺已是乡村社会衰蔽与农家生活质量趋降的重要表征。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失序,深处晋陕革命腹地的农民如何破解役畜匮乏的难题,发展农业经济,进而支持中共革命和支援抗战。在广阔的乡土社会中役畜主要以牛、驴为主,解决役畜缺乏可谓迫在眉睫。可以说张闻天的调查言确据凿、针砭时弊,展现了中共革命的丰富性、曲折性等多维面相。
张闻天住在任家湾村农户家中,亲自走访村庄,获取第一手调查资料。他亲自设计了许多表格,记录了大量的调查数据,之后又立即对调查材料进行细致地整理分析,发现疑问则再回到群众中重新访问。他同时要求调查员分别深入各村,挨家挨户进行详尽的调查。这些调查资料充分呈现了农民的生产、生存状态,揭示了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农村经济的实质与走向。
在调查态度上,张闻天主张要“善于同群众接近……态度应不太庄严,使群众害怕;也不要油腔滑调,使群众看不起。待人和气、亲热、自然,是最主要的”。⑨张闻天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开展调查,因此获得了对农村社会真实客观的认识。如5月25日,张闻天参加任家湾村公民选举大会,对大会上公民的表现,他在日记中写道:“1.上面来的三个人绝对包办,村干部完全处于群众地位,但他们偏说这就是民主。2.对被选的人不知道的多,有人提出举手赞成就算。3.女公民不参加讨论表决,另到旁边闲谈,也无人去注意她们。4.提本村公公打媳妇问题,无人发表意见。”⑩张闻天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社会的多重面相,打破了以往固有的认知。此外,张闻天非常关心民生疾苦,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阶级关系、思想动态调查十分细致,群众赞扬他说,没见过共产党的干部像他这样,对调查的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的封闭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调查团对晋西北兴县的调查持续5个月之久,于9月14日返回陕北。
四、陕北米脂县与绥德县调查
结束兴县调查后,9月26日调查团决定分成三组,分别到米脂县的高庙山、刘家峁、杨家沟三村调查地主经济。张闻天亲自调查杨家沟地主经济。陕甘宁边区的杨家沟以有“马光裕堂”(地主集团的代称)而闻名。张闻天带领调查组居住在地主马维新家,同马维新谈话,听其介绍家族历史。马维新把保存百年之久的各类账本拿出来供调查团研究,张闻天得之欣喜万分,立刻与马洪、刘英一起对账本进行分析整理。他对马洪说:“我们好多搞经济学的人,都不知道这一套,而不懂得这一套,经济学上的许多原理就成为空洞的东西。我们住在这里研究地主的账簿,也就正像当年马克思住在伦敦图书馆里研究资本家的各种材料一样,《资本论》就是这样出来的呀!”?“我们要弄明白中国的经济,也不能不研究马太爷家的‘账本子啊!”?11月19日,在张闻天的主持下,由马洪执笔起草的地主阶级调查报告,即《杨家沟地主调查》呼之欲出。约十四万字的调查详细记述了地主马维新家族四十余年来的经济活动,并剖释了马家土地兼并的行为。如家族的放高利贷行为、租佃关系、雇佣关系、收入与支出情况、土地交易情况,等等。这样一个具体详实的地主阶级经济调查报告在中国堪称是稀有的。张闻天对地主阶级的历史评价比较科学公允。马维新是杨家沟村最大的地主,张闻天认为“他的一切行动都服从于他的地主经济的利益。他对农民的一切剥削,都是认为当然的,无容置疑的”。?在揭露其剥削本质的同时,也展示了他擅长经营和生活简朴。“他从十八岁起一直到现在管理着他的经济。并且发展了他的经济。”“他治家极精明,不任意花钱……所以他的经济一直到一九三三年均在向上发展的过程中。”?
1942年11月21日,张闻天从杨家沟去往米脂县城,开展城内调查。于12月2日结束城内调查。1942年12月10日到1943年2月24日,调查团先后在西川、双湖峪市镇乡、绥德调查商业。搜集有双湖峪市镇乡各户的经济概况与公粮资料、张家寨子户地资料、马蹄沟盐滩资料、徐家沟炭窑资料、西川各区地主资料、绥德工商业资料。张闻天因接到中央电报,立刻回延安参加政治局会议,这些调查资料并未来得及整理。晋陕调查遂于1943年3月3日结束。其存世的调查成果编纂为《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晋西北兴县的调查资料在山西省档案馆被岳谦厚教授、张玮教授偶然发现,整理编纂《“延安农村调查团”兴县调查资料》(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
五、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启示录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论最基本的原则,要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一定要先正确地认识具体国情,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的一个基本认识。?张闻天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整风运动的号召,去晋陕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向群众学习的谦虚精神和从实践中求真知的科学态度对农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状况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查结束后,张闻天撰写了《出发归来记》,总结自我思想的改造,对调查研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他指出,由于过去只局限于同各界人士谈话,很少接触底层民众,从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长久以往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只有亲身实践,接触群众,才能解决真问题。?
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对今日中国的发展仍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上,张闻天认为,第一,要从实际出发,打破教条的囚笼。他指出:“我们的工作必须从客观的实际出发……真正做一个唯物论者,对客观的实际只能有这样的态度,不能有别的态度。”?张闻天在《出发归来记》中指出:“客观的实际,并不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我们的不理会或不承认而消极退休。……可见,我们主要的不是从书本上接受马列主义,而是从实际经验中,从错误中把它接受过来。”?他从调查研究中发现,只有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后,才能将马列主义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第二,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调查研究是决定一项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张闻天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在实际行动上能够把这个工作当作自己一切工作的基础,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唯物论者,他的整顿三风才算是有了实际的成效。第三,调查研究是转变审查工作作风的重要路径。张闻天认为,要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使从事领导工作的干部认识实际,从实践中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
结合具体实际,张闻天总结了一些有益的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调查研究要着重典型。张闻天举例说:“比如我们调查边区的农村,我们不必调查边区的每一个农村,我们只要调查一些典型的农村就可以了……如果能够真正把几类典型的村子调查清楚了,那对于边区的农村也就能得到具体的了解。”第二,提倡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张闻天提出调查事物时,首先应当将其分解为各方面、各部分,把这些方面、这些部分加以分析与综合,得出各个方面、各个部分的规定性,然后加以全面的综合——这就是认识这个事物的整个思想运动的过程,也是从模糊的、笼统的具体印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明确的、充满丰富内容的具体概念之认识过程。第三,加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查研究。张闻天指出:“一个领导者如果他对于当前的具体情况没有精密的调查研究,他就无法提出正确的任务。”张闻天的晋陕调查从调查类型上看,属于改造型调查,服务于革命的方针政策,因此其开展的社会调查,也具有革命的特色。
从调查研究对象上讲,晋陕农村调查高度重视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考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国情资料,也为研究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嬗变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张闻天基于深入调查的前提下提出一系列切中肯綮的论断。如他对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提出“发展新式资本主义”,要人们认清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必须利用资本主义以加快发展生产力,符合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经过历史的检验也是十分科学的。他对地主阶级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他的一切行动都服从于他的地主经济的利益。他对农民的一切剥削,都是认为当然的,无容置疑的”。与此同时,地主阶级也表现了他善于经营和生活节俭的一面。张闻天作出的高论,至今仍有重要的资政功效。
回顾张闻天的晋陕农村调查,包括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土地的占有与使用、地租、土地的典押与回赎、租率变化,各阶级租进、伙进、典进与租出、伙出与典出土地的变化,同时调查手工业、文化教育、政治环境、役畜、肥料、种子、农具、人口与劳动力变化、村政权、公粮、摊派、田赋、商业、合作社、党员、支部等,可以说真实具体地反映了乡村社会面貌,深刻证明了只有通过长期深入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最终发现求解方法,得以破解难题。张闻天领导的晋陕农村调查的政治意义与理论价值不言而喻。其调查范围之广,调查时间之长,深入程度之深,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调查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调研。晋陕农村调查为延安整风提供了富有特色的成果,为检验党的总路线和政策提供了全面客观的资料,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晋陕调查后,张闻天始终坚持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言行,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宝,一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推动事业永续长青的强大精神动力。
[注释]
①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327-332.
②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下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59.
③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M]//张闻天文集(第3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12.
④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下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62.
⑤延安农村调查团.关于牲畜、肥料、种子诸问题:任家湾[A].山西省档案馆藏,档案号:A141-1-116-3.
⑥延安农村调查团.高家村役畜问题调查[A].山西省档案馆藏,档案号:A22-1-16-2.
⑦岳谦厚,张玮 辑注.“延安农村调查团”兴县调查资料[M].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193.
⑧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22.
⑨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341.
⑩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375.
?张培森.张闻天研究文集[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96.
?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下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79.
?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414.
?张闻天.米脂县杨家沟调查[M].人民出版社,1980:24-25.
?张闻天.米脂县杨家沟调查[M].人民出版社,1980:31.
?覃采萍.张闻天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8:206.
? 张培森.张闻天研究文集[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5.
?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198.
?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31.
?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191.
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34.
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38.
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37.
李金铮,邓红.论抗战时期张闻天主持的晋陕农村调查[J].抗日战争研究,2008(01).
张闻天.米脂县杨家沟调查[M].人民出版社,1980:24-25,31.
张培森.张闻天研究文集[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300.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覃采萍,张闻天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8.
[3]张闻天文集(第3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4]《回忆张闻天》编写组编.回忆张闻天[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5]马文奇,周环等著.张闻天经济思想研究[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张闻天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5.
[8]程中原.张闻天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9]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上、下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0]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11]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下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12]岳谦厚,张玮 辑注.“延安农村调查团”兴县调查资料[M].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3]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14]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学习出版社,1996.
[15]裔兆宏.历史的选择——张闻天在延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6]程中原.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17]吴介民.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8]中国统计学会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研究组编.毛泽东论调查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
[1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M].人民出版社,2022.
[20]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N].人民日报,2023-3-20(01).
[21]马文奇.张闻天[M].北京出版社,1993.
[22]许佳君.张闻天与毛泽东思想[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
[23]张培森.张闻天与二十世纪的中国[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24][美]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M].陶岱 译.新华出版社,1988.
[2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6]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