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仪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或称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下简称特教中心)在推进区域特教工作质量提升和融合教育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自2016年11月成立后,通过组建专职团队、构建理念文化、建立规章制度、明晰定位职能等方式,在特教中心的职能定位、体系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实施了分类进行、层层推进、交叉融合的融合教育发展六大策略(见图1)。为更好贯彻落实《行动计划》“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要求,中山特教中心将坚持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充分发挥特教中心专业支持作用,促进区域融合教育优质发展。
图1 中山市融合教育推进策略示意图
一是强化特教中心作为区域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双重角色,在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下细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文件的落地机制,以保障政策执行到位,从而发挥政策对实践的引领作用。二是特教中心将主动协助做好特殊教育督导的相关工作。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教育督导的引导、监督和激励作用。在区域层面,中山特教中心将继续协助教育督导部门,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体系;将普通学校实施融合教育情况、随班就读学生发展情况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年度绩效考核以及对校长个人的年度考评,压实普通学校实施融合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学校层面,指导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专项诊断试点项目,通过学校诊断有效提升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工作质量,以融合教育为支点实现学校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让融合教育成为普通学校自愿、主动的选择。
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是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山特教中心将积极探索培训、教研、管理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建设模式。一是继续执行分级分类培训。继续依托强师工程项目,开展面向巡回指导教师、特校骨干教师、资源教师和普校特校行政工作人员等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借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教师发展中心的力量,通过在线课程、实地跟岗等方式落实对普通教师必修特殊教育学分的要求,逐渐推开面向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全员培训。二是继续开展系列化、主题化、综合化的专项教研活动,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平台。三是建立完善巡回指导教师和资源教师的选聘、培训、管理(如资源教师“镇管校聘”)制度,加强对巡回指导教师和资源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对普校购买社工、康复机构专业人员入校服务的管理和指导,探索实施特殊需要儿童助教陪读支持措施。
特教中心应当为特殊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提供适宜、优质、高效的特教服务,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服务的标准化水平和便利性。中山特教中心将继续引入医疗康复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细化和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合作项目机制;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特殊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提供更便捷、精准、标准的专业服务,完善特教中心的对外服务模式;根据中山市的市、镇街两级行政管理特点,在现有资源教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镇街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定位、职能和建设管理细则并制定相关标准,建设好一批镇街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继续完善市、镇街、校三级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体系。
健全内部各项制度及机制是特教中心提升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要加强对特教中心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经费使用、重大项目论证等方面的制度及机制建设,提高其决策、指导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特教中心运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有效的内外部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中心履职水平。其中,专职团队是特教中心有效运作的基础与关键,保障了特教中心作为职能部门的持续、稳定运转。专职团队的建设质量是影响中心建设与运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山特教中心将从拓宽视野、厚植情怀、扎根专业、精进业务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团队建设。特教中心成员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既能吸收借鉴特殊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又能结合本地区的特教工作实际,为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融合教育发展道路贡献智慧;特教中心成员还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专精于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项目上能独当一面的业务能力,既能发挥好专业引领作用,又能发挥好组织引导作用。
作为区域特殊教育资源的高地,特教学校是本地区推进融合教育的天然同盟军和有力支持者。在区域融合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中山特教中心将继续依托好中山特校这一强大的同盟军,发挥好其在引领普校(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教科研工作、打造普特教学科研共同体,打造区域融合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开展普校教师培训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普校师生和家长提供适切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中山特教中心将继续发挥好赋能和支持作用,以国家和省融合教育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市级融合教育示范项目建设扩大项目建设范围,积极发挥好各级各类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升区域融合教育质量。一是以完善工作机制为切入点,指导随班就读学校(幼儿园)建立随班就读工作长效发展机制,建立校内融合教育支持体系,落实普通学校(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主体责任。二是以校园宣导为重点,引导普通学校(幼儿园)开展机制化、常态化、多样化的特殊教育宣传引导,助力普通学校(幼儿园)营造尊重生命、包容接纳、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校风,让普特孩子在包容、接纳、支持的融合环境中共同成长。三是在提炼融合示范校(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牵头制定普通学校(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指引和规范,提升其融合教育工作质量。
随班就读学生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学业评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融合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硬骨头”。因此,中山特教中心将积极探索融合教育课程教学及学生评价改革。一是以通用学习设计理念为遵循,指导带动普校教师开展课程和教学调整,以满足特殊学生及有需要的普通学生的需求。二是发挥好资源教室的“反拨效应”和“联动效应”,在特教中心的整合指导下,普特教师合作建设资源教室特色课程,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宜的个性化课程。三是逐步推进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指导普通学校(幼儿园)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工作,探索、实施随班就读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山特教中心将依托高校特教专家资源,实施成果培育项目,打造高校、特教中心、普特学校、普特教师共同获益的融合教育研究的“学术—实践共同体”。一是发挥特教中心的桥梁作用,积极邀请高层次理论研究工作者,加强对一线实践的研究和指导,共同丰富本土的融合教育理论体系。二是通过成果培育项目库的形式,对各级各类融合教育课题及项目进行指导和管理,提升融合教育工作者研究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成果的汇集和出版,丰富区域融合教育成果。三是通过组织或承办省、市特殊教育教科研活动等形式主动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炼、推广先进经验。
特教中心是推动我国融合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专业力量。在“十四五”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山特教中心将立足地区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在探索具有中山特色的融合教育发展路径中大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