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家校共育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培养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特点,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如果忽略家庭教育必将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合作,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
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中董卿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多数家长只顾赚钱,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更有甚者,直接将学生交给老人,自己只顾自己的安逸或忙于其他事务,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人格的树立。
(二)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它仿佛一座桥梁疏通着问题的两端。沟通在家校共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家长沟通可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家长及时和教师沟通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构建家校共育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转变家长观念
现代教育已不是传统的“课本教学”“教条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灵活性。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师的教,更多的是学生如何学,只有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才能达成教育合力。如学校充分发挥家校联系栏的互动作用,创设开放的教育资讯环境;利用访谈、咨询等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等。
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家校共育网络化平台,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動,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定时开展家长会,实时进行家访
家长会的开展一直是促进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家长会架起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教师和家长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家长会上,教师能够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同时家长也能知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家长会后,教师要实常进行家访,进一步落实好家校共育。根据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情况,从而在学校实施有效的教育政策,进行因材施教,更好地完成家校共育。
总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都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沟通,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陪伴。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学生发展,让祖国之花灿烂绽放。
(作者单位:菏泽市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