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德
[摘 要]新入职教师被安排到边远学校和教学点,不利于新教师成长。新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应先到优质学校淬炼,跟随优秀教师学习。因此,山区县要为每个乡镇建设好一所优质学校,为新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让新教师在优质学校大熔炉里练就教书育人本领,再到边远学校或教学点任教,为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学校;新教师;淬炼;成长
笔者做“新教师培训需求调研”过程中,访谈过十几位中心学校或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长,其话题集中在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与成长。校长们普遍反映,新教师入职的首站非常重要。他们感慨,第一站把新教师安排到教学点或规模很小的学校,无异于是把这些教师给“毁”了。感慨虽然有点自负,但当下普遍先把新教师分配到边远学校、教学点的做法,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不利于边远学校、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却是无争议的事实。边远学校、教学点为什么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一方面,缺少优秀教师的引领,边远学校、教学点的教师要么年龄偏大,经验陈旧,知识老化;要么太年轻,无力指导新入职教师。另一方面,边远学校、教学点人员较少,学习、研讨的环境较差,教师进取意识不足,大多得过且过。新教师身陷此境,没有办法改变,久而久之,就顺从了这样的环境。
边远学校、教学点是山区、农村更薄弱的学校,让新教师一入职就来到这里,很容易导致他们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发展不足,使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难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由此错过教师成长的黄金期。相关研究表明,新教师入职的最初两到三年,是他们一生职业发展的最佳时期。《教师新生活》一书认为,0~3年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初阶段,这时期如果“缺乏学校的支持,不好的学生行为和过多的工作量是对新教师决定是否留在这个行业的关键负面影响因素”。大多边远学校、教学点,学校的支持不够、学生行为习惯不好、工作量过多的现状都是存在的,“在这里,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乐观及愉悦被负面的事务所替代”。[1]这也是我们许多校长认为“无异于是把这些教师给‘毁’了”的重要原因。
理想的新教师成长场所应该是怎样的呢?就应该如访谈的校长们所说,新教师入职的第一站要在相对优质的学校。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晓龙认为,“不妨让新教师先到优质校淬炼”:能让他们感受和学习最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方法,能跟随优秀教师学习和成长,帮助他们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2]
《教师新生活》认为,“学校对于新任教师的影响很大”,好的学校“是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绿洲,在这里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紧密合作,得到专业和个人生活方面的支持,能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能继续发展专业自我意识”。好的学校能培养教师具体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学校领导支持和一个好的领导创造、形成的学校合作文化对新教师职业发展和成长带来的益处;二是领导和管理团队及同事们的良好品质在新教师工作经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三是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绩及对相互支持的教师团队的归属感会有助于新教师责任感的维持。这是山区边远学校、教学点所不能给予新教师成长的因素。
基于此,为了新教师成长,为了边远学校、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了义务教育真正均衡发展,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颠覆传统新教师分配机制,先把新入职教师安排到本地优质学校任教和跟岗学习,在新教师两至三年真正成长起来后,再流动到边远学校、教学点任教,从而带动边远学校、教学点质量发展。
做好这一工作,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县域行政部门,要统筹好教育资源,先在每个乡镇建设好一所优质学校,为新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分配到乡镇的新入职教师全部安排到相对优质学校任教和跟岗学习,其人事关系也放在这所学校。其区域内的边远学校、教学点由这所学校代为管理,选派已培训成熟的年轻教师到边远学校、教学点任教,周期可定位于二至三年。任教期满经考核合格可回到原学校,履行指导新入职教师的职责。以此循环,给边远学校、教学点带来的是良好素质和责任心的教师。在边远学校、教学点任教的年轻教师的人事关系仍在乡镇的优质学校,他们就有目标、有归属感,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办法、有信心。这样就形成了优质学校与边远学校、教学点的良性循环。同时,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协调好县直优质学校与乡镇学校的关系,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选派一定数量教师到县直学校跟岗和挂职学习,促进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实现县域内优质资源同享,从而真正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同一蓝天下的孩子共同沐浴优质教育。
第二,乡镇优质学校或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有些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另一些学校,则很难出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師成长,固然取决于个人因素,但外因的作用也非常巨大。一所好学校,就有一位好校长。与其说教师成长,学校很重要,还不如说教师成长,领导更重要。“有信任度、灵活性、责任感和激情的领导是学校成功的核心”;“如果教师需要达到最好的教学能力,他们学校的领导需要充满公正和支持,思想敏锐并有激情地帮助教师维持他们的责任感”。[3]好学校能给新教师成长创造好条件,有研究表明:(1)校长分享领导力和决策权;(2)坚持不懈为学生和职工学习付出的共同目标;(3)能被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教师集体学习;(4)以实例为基础的同行支持和反馈;(5)支持教与学的环境和人力资源能力。[4]新教师在这样的校长及其领导下的学校工作与学习,当然更易获得成长与成功。
第三,新教师自身,要在优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练就教书育人本领,为肩负提高边远学校或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准备。
新教师有了外在成长的前提,要充分利用良好环境发展好自己。结合经验来看,新教师应具有这样一些因素使自身得到更好成长:
一是热爱。热爱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进入教育这个职业的新教师,确有大部分是真正热爱做教师的,他们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是山区教育的希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热爱,新教师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骨干教师、名师,乃至专家,一切皆有可能。
二是学习。新教师要持续向书本学习,多读教育名著,丰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看他们在课堂上都采用了那些教学方法,怎样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怎样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多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并诚恳表达自己的态度,在交流中提高自身实践知识与实践能力。
三是尊重。尊重意味着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把学生看做独立的个体,学会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的前提是爱,教师的关爱是播种在学生心底的种子,它会慢慢长大,开花结果。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决不能利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力任性批评学生;其次,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读懂他们的要求和想法;最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张扬他们的特长。要充分信任孩子的潜力,放开手,让他们自己走路,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日益完美。
四是当班主任。师生之间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同样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也离不开学生。笔者一直认为,当班主任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新入职的教师要尽量选择当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找到一条既适合学生成长,也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成功的“双赢”。
五是反思。反思对于新教师更为重要、更有必要,要让反思伴随新教师成长,让“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在新教师身上生根、生长,使之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思维指导其教育教学行为。通过二至三年努力,至少把自己练就成合格教师,使自己基本能独当一面,从而肩负起提高边远学校或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任,为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六是写作。写作本来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基本功,但写不好甚至不愿写的教师却不在少数,当然也包括新教师。我们的培训考核是不是因为没有被大多数认为比较合理而不采用呢?著名学者肖川说过,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会写作的教师,往往是一个优秀教师。写作的技巧与教學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新教师培训,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其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新教师自身要通过阅读与实践反思,捕捉写作灵感,养成写作习惯,把自己练就成既能教又善写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3][4]克里斯托弗·戴.教师新生活[M].顾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党晓龙.不妨让新教师先到优质校淬炼[N].中国教师报,2018-11-6.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