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菡悄,沈 磊
(淮南师范学院 a.教育学院;b.金融与数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2]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建设培养新人的重要使命。因此,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诉求。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意见》明确要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涉及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高生源质量、丰富培养模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师范生是高等院校中研习师范类专业学生和毕业生,以毕业后在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为就业目标,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
然而,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缺口大。仅学前教育中,按教育部幼儿教师与学生1∶15的比例推算,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总数276.31万,在园儿童4 713.88万,[3]缺口达37.9万。随着“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实施,我国教师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在严峻的现实背景下,提高师范生从教数量、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由Ajz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假定个体行为受个人意向的驱动。该理论从态度着手,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4]构成“态度-意向-行为”的理论模式。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下,个体的行为主要受三大变量的影响:行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的程度,是对行为结果的一种主观评估,包括个体对执行行为将产生的可能性结果的认识。主观规范指个人在决策时所面临的重要个体或团体所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周围所处的各类环境对行为决策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对某项行为的难易度的感知,是对行为的促进或阻碍因素的知觉,包括对将进行的某项行为中,个体能感知到的积极或消极因素。通过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本研究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维度定为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考虑到现实中个体行为态度与实际行为并不一致,[5]有学者提出态度并不能预测行为。[6]鉴于大学生处于思想活跃的青少年时期,态度的变化性较大,因此,在现有的计划行为理论态度-意向-行为三大模式基础上,本研究增加“就业准备”这一调节变量,将从教意愿和从教准备作为师范生职业选择的测量指标,其中从教准备是师范生做出从教行为的起点。最终确定从“态度-准备-意向-行为”四方面构建研究框架(见图1)。
图1 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理论框架
其中,(1)行为态度,指师范生对从教行为的态度,即大学生对成为教师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是师范生对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所持有的赞同或不赞同的主观评估。(2)主观规范,指师范生在选择教师职业时受到的来自各方的压力,主要涉及社会、家庭和高校等方面。(3)知觉行为控制,指师范生对成为教师难易程度的个人感知,是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促进和阻碍其顺利入职教师行业进行控制的认知行为。(4)从教准备,是个体为实现从教愿意付出的热情和努力程度,是高校对师范生开展的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师范生毕业后进入教师行业的具体计划和有效准备。(5)从教意愿,是师范生对专业认知和教师职业认同的综合表现,结合计划行为理论,进一步确定从教意愿是师范生成为教师的可能性,是对毕业后成为教师的一种憧憬和意愿。(6)从教行为,是师范生在毕业时或毕业后入职教师行业的真实选择和事实结果。
师范生从教意愿是师范生从教行为的前提和准备,研究发现其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7]而这种认同感随着师范生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加深而上升。[8]大体上师范生从教意愿受职业现状、经济水平和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9-10]现有文献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多集中在农村从教意愿、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和农村特岗教师从教意愿等方面。研究发现,(1)师范生农村从教意愿缓慢上升,但持续农村从教的意愿低。[11-12]其中,职业前景、薪资待遇、生存环境、[13]生活条件、子女教育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14](2)免费师范生群体的职业认同较高,[15]且受到政策、社会促进价值观、家庭、[16]工作量、职业认同[17]等外部因素的影响。(3)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较高,受离职意愿、工作满意程度等因素影响。[18]
综上所述,师范生从教意愿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体特征、经济收入、发展空间、工作性质、价值实现等因素都影响着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维度出发,测量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将从教意愿和从教准备定为师范生的职业选择。为进一步了解师范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提出三大假设:
假设1:职业价值观显著预测师范生职业选择。
假设2:不同背景的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准备存在差异。
假设3:从教准备在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1.师范生职业价值观测量
研究借鉴舒伯《职业价值观量表》,编制师范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评估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最终标准,即了解师范生为何选择或放弃教师职业。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指导下,对《职业价值观量表》加以改良,其中,物质报酬的测量借鉴职业价值观量表中内在价值观维度、工作环境结合职业价值观量表中外在报酬维度、声望地位改良职业价值观量表中外在价值观维度、成就实现取自职业价值观量表中内在价值观维度。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各条目的重要性”在5点李克特量表上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该条目是越重要的择业标准。研究中,对三维度开展信效度检验,显示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931(行为态度)、0.888(主观规范)、0.914(知觉行为控制),揭示数据的内部一致性高;KMO统计量分别为0.802(行为态度)、0.851(主观规范)、0.862(知觉行为控制),样本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卡方显著性均为0.000,解释率都在57%以上,解释力较好。
2.师范生职业选择测量
根据构建的框架分为从教意愿和从教准备两大指标,从教准备,分为专业知识准备、实践技能准备、就业能力准备三个维度。从教意愿,设置两个选项:愿意和不愿意。
3.人口学变量
包括性别、政治面貌、独生子女、户籍所在地(详见表1)。
表1 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问卷设计框架
为方便研究,对本科层次的师范生实施问卷调查。研究中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徽省现有的4所师范类本科院校开展问卷调查,共计调查2370名师范生。其中,参与调查的男大学生741人(31.27%),女大学生1629(68.73%);中共党员222人(9.37%),共青团员2023人(85.36%),民主党派7人(0.30%),普通群众118人(4.98%);城市学生604人(25.49%),乡镇学生332人(14.01%),农村学生1434人(60.51%);独生子女553人(23.33%)。
本研究力图验证前文提出的三大假设:一是验证职业价值观能显著预测师范生职业选择。二是检验不同个体特征背景的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上的差异。三是验证从教准备对师范生职业选择的调节作用。以职业价值观为自变量、职业选择为因变量,构建以下模型。
模型(1)表示在不考虑调节效应情况下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简单回归模型:
Y=a1+b11x1+b12x2+b13x3+ε1
模型(2)是考虑从教准备后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迭加回归模型:
Y=a2+b21x1+b22x2+b23x3+c24x4+ε2
模型(3)是考虑调节效应后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交互回归模型:
Y=a2+b21x1+b22x2+b23x3+c24x4+λx1x2x3x4+ε3
其中,Y是师范生从教意愿;x1、x2、x3、x4分别表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从教准备;bi是自变量的主效应,ci是调节变量的主效应,值显著大于零,表示该因素越高的师范生从教意愿分值越高,反之,则越低;λ是调节系数,必须显著才表明调节效应确实存在。
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共同构成本研究的计量分析模型,能完整的反映出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体现出这种影响机制的影响程度。为此,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检验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分析步骤为:首先,分析检验不同身份背景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差异(假设2)。其次,以职业选择为因变量,以性别等人口学指标为自变量,分层依次放入职业价值观三维度,检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职业选择的显著影响(假设1)。最后,对调节变量开展回归分析,以判断从业准备的调节效应(假设3)。
师范生从教不仅是解决教师缺口大、质量低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师范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渠道,更是实现高等教育对接社会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过程。为了解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本研究针对师范生设计“毕业时你是否会选择从事教师职业?”问题,选项设置为“愿意”“不愿意”。统计中对两选项赋予量化值:不愿意=1 ,愿意=2,开展均值处理。显然,平均值越大,师范生从教意愿越强烈。研究显示师范生从教意愿值为1.70(69.79%的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30.21%的师范生选择了不愿意)。可知,有三成师范生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师范生从教意愿处于中高水平,出现下降趋势。[19]师范生是教师的重要来源,提升师范生从教意愿有利于确保师资后备力量的充足有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为此需进一步探析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以增强师范生的从教意愿。
变量间相关性系数的比较见表2,可见,各大变量间的相关性均显著。首先,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4),表明职业价值观间存在一定的共变趋势。其次,从教准备与从教意愿和职业价值观三维度均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表明从教准备值越高,对师范生从教意愿和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程度也越高,为假设3的验证提供前提。最后,从教意愿与就业准备和行为态度的相关性最大。变量相关性矩阵表明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间存在着多重相关,需要进一步明晰变量间的结构关系。
表2 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3对不同个体背景特征的师范生在成就实现、声望地位、工作环境、物质报酬上的差异开展了探析。总体上看,成就实现是影响不同师范生群体从教意愿的最大因素;声望地位系数出现负数,表明当前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并未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广泛认可。不同背景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表现在:性别差异。四大指标都能显著预测男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可能性,而声望地位、工作环境对女生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成就实现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政治面貌差异。成就实现和物质报酬是影响中共党员学生从教意愿的主要因素;四大因素对共青团员学生选择教师职业均产生影响;声望地位和物质报酬显著预测普通群众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两大因素的影响系数高,尤其是物质报酬的影响系数高达0.952。可见,不同政治面貌的师范生做出教师选择的原因差异大。成就实现、声望地位、工作环境、物质报酬均显著影响着独生子女学生选择教师职业,且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较高。相比而言,声望地位和物质报酬对非独生子女从教意愿的形成不显著。可见,不同背景的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存在差异,假设2成立。
表3 不同背景师范生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观多层回归结果对比
在分层逻辑回归方程中,第一步,使用人口指标变量回归职业选择。该项指标共计解释因变量21%的变异(R2=0.210)。性别、政治面貌、独生子女三大背景变量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女生、党员和非独生子女的从教意愿高于男生、非党员和独生子女,假设2成立。第二步,控制人口学变量值,加入职业价值观回归职业选择。共解释因变量58.3%的变异(R2=0.58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维度对师范生职业选择有显著的正相关,其中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最大。即对教师职业越认同,教师职业的发展前景、社会声望越高,师范生选择从教的可能性越大。可见,职业价值观能显著预测师范生职业选择,存在预测效应,假设1成立。第三步,考虑从教准备对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调节效应,将从教准备作为调节变量加入职业价值观回归职业选择。共解释因变量72.3%的变异(R2=0.723)。在从教准备调节变量的影响下,职业价值观三大维度对职业选择依然呈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行为态度指标成为影响师范生职业选择的首要职业价值观维度,其次是知觉行为控制指标。从教准备作为调节效应指标,系数值0.556,显著性值0.000,见表4。因此,从教准备对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模型的调节效应存在,假设3成立。
表4 师范生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观模型的多层回归结果
引导师范生从教不仅与千万家庭息息相关,更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政策要求。研究发现仍有三成以上的师范生不愿意从事教育事业,甚至表示放弃教师职业和行业。为此,了解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师范生从教意愿,甚至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离开教师职业尤为关键,有助于为教育事业吸引、录用和留任优秀师范生策略上的调整与改进。图2总结了本研究对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关系的影响机制。
图2 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
图2绘制了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机制,可知,在不考虑“从教准备”调节作用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师范生职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是0.439、0.135、0.380。具体而言,在行为态度维度上职业认同和职业区域越符合师范生期待师范生的从教意愿越高;在主观规范维度上,物质报酬和工作环境得分越高的师范生,更有可能选择教师职业;在知觉行为控制上,声望地位和成就实现评价越高的师范生有着更高的从教意愿。进一步分析不同特征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发现师范生在以职业价值观作为判断标准做出职业选择时存在差异。成就实现、工作环境、物质报酬对男生的影响高于女生,尤其是成就实现是男生做出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相较于党员同志,政治面貌是普通群众的师范生对物质报酬和声望地位的依赖高。成就实现、声望地位、工作环境、物质报酬四方面对独生子女的影响远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见在进入职场前,不同背景的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已经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理论分析框架,并将“从教准备”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从教准备对师范生职业选择具有调节效应。分层回归结果显示从教准备的调节系数显著,表明调节效应存在。即当师范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就业能力上做出越充分的准备时,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将被加强。研究显示,在从教准备的调节作用下,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均显著作用于调节变量,而通过调节变量,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力上升(通过从教准备的调节,职业价值观对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系数达0.556,见图2)。师范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被证实能增强师范生从教质量,[20]或许是因为专业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师范生的专业认可和职业认同,就业能力的提高也能增加求职成功率,使得师范生建立了职业自信感和就业成就感,这可能就是从教准备发挥调节作用的缘由。
师范生是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和毕业生,以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为就业目标,是基础教育师资的预备力量。研究显示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成就实现、声望地位、工作环境、物质报酬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师范生从教意愿,必须在全面把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施策,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协作,引导更优秀师范生入职教师职业,真正实现“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结合研究结论,有以下思考:
吸引更优秀更专业的高级人才从教是建立教育强国的首要条件之一,但教师流动机制僵硬、晋升体制僵化、教育不公平时常发生这些都影响着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调查显示超过三成师范生有放弃教师职业的倾向,如何吸引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选择教师行业,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能在较大程度上预测师范生做出从教选择,具体而言,职业认同和成就实现对从教意愿的影响最大,教师职业声望地位未真正建立对师范生职业选择产生消极影响。现实中我国教育改革往往存在重物轻人的投入缺憾,如何进一步打通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渠道是吸引师范生从教的关键所在。为此,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身份地位,建立教师的专业身份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强化教师个人发展。首先,要盘活教师队伍配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其次,畅通教师晋升通道。实施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参考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修订评价标准,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评价机制,接受监督监察。真正做到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针对从教准备的调节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就业能力上的学习和准备,从师范生培养质量入手,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培育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四有”好老师。首先,开展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台建设。国家和地方有关重大项目充分考虑教师教育院校特色,在规划建设方面予以倾斜。推动高校有效整合校内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依托优质中小学,开展师范生见习实习、教师跟岗培训和教研教改工作。其次,开展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本专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鼓励支持高校自主设置“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衔接,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鼓励高校针对有从教意愿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师教育课程。
物质报酬和工作环境作为影响师范生做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重视。为吸引优秀的师范生从教,一方面,要创新和规范教师编制配备,各级政府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在优化编制结构的同时,采取多形式多元化创新方式增加教师总量。严格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另一方面,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针对偏远地区,要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对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做到省域内教师待遇标准一致,并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