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论证思维培养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2022-04-28 09:39沈伟云浙江省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锡纸证据科学

沈伟云|浙江省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科学论证是以科学知识为中介,积极面对问题,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自己的论点,反思自己和别人论点的不足并提出反论点,同时能反驳他人的质疑和批判的高级思维能力[1]。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明确将“基于证据进行论证”作为必不可少的科学实践活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专门把科学论证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

当前的初中科学课程缺乏对科学论证思维培养的要求,教学实践中多是指向对科学结论的理解而不是论证,学生证据意识不足,忽视科学推理过程,“据理力争”式的反驳较为罕见,科学论证思维尚处于隐性渗透之中。因此,学生科学论证思维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若要显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思维,教师就应在学生习得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如教师可在认真学习、研究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科学教学实际,建构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科学论证模式(如图1)。

图1 初中科学的科学论证模式

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主张,然后通过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去寻找现象和数据等证据,并根据科学概念和规律分析推理。教师还要鼓励并引导学生针对主张、证据、推理过程提出质疑,进行反驳,乃至提出新的主张,在推理解释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主张。

一、运用归谬法,辨析前概念

归谬法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它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的论点。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概念前,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对事物形成的一定观点。若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相一致,则可成为新的知识的生长点;若与科学概念相悖,则可通过归谬法,推导出前概念的错误原因,加深对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2],培养科学论证思维。

如在初学电路时,学生会形成“电流经过灯泡以后,会逐渐减小”的前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把2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在小灯泡靠近电源负极的一侧串联2只电流表,测出电流大小。按照归谬法,应是近电源负极的灯泡比前一只灯泡暗、近电源负极的电流表示数小,而实际是小灯泡亮度相同、电流表示数相同,由此可论证前概念是错误的。

又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学生会形成“人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的前概念。教师可让学生在黑暗的房间内观察物体,让学生形成“伸手不见五指”的实践体验。而按照归谬法推断,人眼应该能观察到物体,而实际却看不见物体,由此可论证前概念是错误的,促使学生形成“人眼能观察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导致的”这一科学概念。

在运用归谬法辨析前概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改变错误的前概念,深度理解和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可以培养科学论证思维,发展批判性思维品质。

二、阅读科学史实,领悟科学论证实质

科学史实是初中科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是一部不断探究、论证科学规律的历史。教师基于科学史开展论证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经历科学家建构理论知识的过程,即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增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如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经历了道尔顿实心球、葡萄干蛋糕、卢瑟福行星、玻尔量子化、现代电子云模型等阶段。教师可提供阅读资料,并以视频动态展示卢瑟福行星模型,然后对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论证、批判。

(1)哪个证据否定了道尔顿“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模型主张?(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2)哪个实验现象可驳斥汤姆生“正负电荷均匀分布”模型主张?(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了什么观点?(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4)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说明了什么?(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

又如在探究物体运动的原因时,教师可先呈现伽利略设计的理想斜面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速度变大,从最低处沿斜面向上滚动时速度变小。然后改变实验装置,如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后,小球可以滚动得远一些,把右侧斜面放平时,小球可以滚得更远。在开展实验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

(1)小球在左右两侧的斜面高度一样吗?(不一样)

(2)小球在右侧高度为什么比左侧低?为什么在水平面滚动时会停下来?(小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3)假如接触面是光滑斜面,那么小球将怎样运动?(小球在右侧斜面的高度与左侧一样,在水平面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可告诉学生,早在400多年前,伽利略就是用这样的斜面理想实验,通过科学推理,形成“球不受力作用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证据,并以该证据有力地反驳了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阅读科学史实,学生能领略到经典实验的科学魅力,以及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师可对教材中的科学史实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基于科学家的视角提出主张、开展论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领悟科学论证思维的本质。

三、辩论社会性科学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关系所引发的一些争议性的科学议题[3]。社会性科学议题是学生开展科学论证活动的良好的“问题情境”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证据,形成自己的主张,并在辩论活动中提出基于证据的反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思维。

如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下册第74页“光污染”条中指出:“大城市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烈的镜面反射,使局部地区气温升高,同时强烈的反射光使人双目难睁,影响车辆行驶和行人的安全。”

学生阅读了这则材料后,一下子就对玻璃幕墙产生了负面的认识。那么玻璃幕墙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呢?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要求学生通过采访建筑师、查阅资料、实地踏勘等方式搜集资料,论证自己的主张。

正方论证:(1)玻璃幕墙的质量比其他建筑材料轻;(2)在玻璃中添加某些微量金属元素,可吸收红外线,使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室内温度;(3)玻璃的不同颜色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能提高美观度;(4)抗震能力强;(5)维修与更新较为方便……

反方论证:(1)烈火中玻璃容易破碎,防火能力弱;(2)粘贴的结构胶容易老化,导致幕墙掉落;(3)气温骤变使玻璃热胀冷缩,易破碎;(4)结构胶施工技术对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5)易造成光污染……

又如教师可结合“日本核废水排放入海”问题,提出“核能发电利弊”的社会性科学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

反方论证:福岛核事故告诉我们,一旦核反应设备损坏,会引起放射性物质泄漏,而且放射性废料较难处理,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就如日本核废水排放入海,会使整个海洋受到污染,影响海洋生态平衡,使海洋生物有了放射性。这是因为放射性物质易致癌致畸致突变,对生物的遗传基因会造成很大影响。此外,核能发电热效率低,排放大量的废热到环境中,会造成较严重的热污染。

正方论证: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能减轻温室效应;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同样功率下,核燃料的消耗要比化石燃料少得多。同时,我国的核能发电安全防护措施非常严格。更可喜的是,2021年5月28日,中科院建成了有“人造太阳”之称的核聚变实验装置,突破亿度百秒记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实现核聚变发电。

社会性科学议题一般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就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容易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其主动搜集资料证据、开展辩论,进而形成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培养了搜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科学论证思维的发展。

四、开展探究实践,提高分析论证能力

科学论证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学生参与科学论证活动,能够增强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深化对合理使用证据的理解,提高逻辑论证能力[4]。分析论证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在探究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的数据,都需要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科学结论。

如“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是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必备条件。为了论证这一结论,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寻找证据。在满足“电路闭合”“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两方面条件时,该导体相对于磁场静止,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据此证据可论证“导体静止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当闭合开关,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斜向上或向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而导线平行于磁场方向运动,也即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由此证据可对比分析论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切割磁感线运动”。然后通过导线静止而磁体运动,来进一步充分论证“切割磁感线运动是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必备条件”这一主张。教师可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有哪些影响因素”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案,寻找证据等来证明结论,当然也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论证思维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需要拓展实验探究对于发展学生科学论证思维意义重大。如在学习电路短路时,教师可呈现小实验:取一张锡纸,剪成两端宽中间狭窄的一段纸条,接着把锡纸的两端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发现锡纸燃烧。根据此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锡纸的两端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时造成了短路,电流变大,产生的热量增多,锡纸的温度升高,达到了锡纸的着火点,锡纸发生燃烧。此外,这个实验现象也可作为证据,来论证燃烧发生需要“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这一条件。对于这个小实验,教师可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如有学生提出问题:“锡纸的金属是锡吗?”教师不用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可布置成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开展实践探究。

学生主张:(1)可能是锡;(2)可能是铝。

实验方案:(1)把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里,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根据锡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可知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因此,这一实验证据还无法判断锡纸的金属成分;(2)把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里,滴加氯化锌溶液,发现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论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排在锌的前面,锡排在锌的后面,能与氯化锌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明该金属是铝。

该拓展性探究实验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理念。

探究实验是训练学生科学论证思维的优良素材,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白”,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搜集证据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当然,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拓展探究内涵与外延,开展科学论证的深度学习活动。

五、结语

科学论证思维是一类高阶思维,它能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引导学生用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初中科学学习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基础,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适度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论证教学,及时评价并改进论证教学,促进学生科学论证思维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锡纸证据科学
点击科学
锡纸吐泡泡
科学大爆炸
如何把锡纸变成厨房好帮手
百变锡纸画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