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雅萍,范丽群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滋生了形色各异的网络流行语。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手机网民规模达9.32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庞大的网络空间环境和用户为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新词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不仅丰富了原有的语言词汇,也反映出网民的心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甚至成为时政新闻和外交用语。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推动了一些日常使用的流行语被广泛接受,已由非正式用语逐步转为正式用语,并进入官方、媒体、外交等语用体系。以往为了彰显外交的正式性和严肃性,中国外交发言更多地运用一些“官话”、“套话”,语言内容表达较为单一。某些外交辞令被长期且高频率使用,如“我们注意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的报道”、“我们将继续关注……”、“高度重视”、“坚决反对”、“强烈不满”、“严正交涉”、“两国友谊”、“和平发展”等。这种老套的表达方式并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近年来,外交发言风格产生了新变化,呈现出幽默、风趣、接地气的态势,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网络用语也被用在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现场“回怼”外媒记者提问。如何翻译新词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一个重要课题[1]。
网络流行语“甩锅”一词近几年在外交发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近几年由于中美之间各种摩擦,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些持有偏见或居心不良的美方政客发表不实言论、刻意抹黑刁难中国。为了捍卫我国的正当利益和话语权,外交人员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对外媒记者提出的问题,频繁用“甩锅”一词进行霸气回怼,坚定捍卫我国的权益。何为甩锅、以及在英语语境中如何表达“甩锅”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认知方式与流行传播息息相关。“甩锅”一词的流行,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活中逃避责任,向外推卸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网民常用戏谑调侃的语气表达不满与无奈;另一方面,外交部官方高频用“甩锅”一词进行回怼,坚定捍卫话语权,也对该词的流行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甩锅”是典型的网络流行语,其由来可追溯到“背黑锅”。“背黑锅”意为主动把黑锅推给他人,让别人替代自己背黑锅;而有关“背黑锅”起源的典故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说古时有一盗贼乘夜入室盗窃,无奈被盗人家家徒四壁,盗贼翻找半天并无所获,于是拔去菜刀和铁锅。谁知此时主人猛然惊醒,奋起直追,盗贼背着锅仓皇逃窜。过后主人返回家中,到灶台上一看,锅居然还在,原来盗贼背走的是锅上结的黑壳,也就是说黑壳替锅被偷了。后来“背黑锅”演变为承担犯错责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51页将“背黑锅”比喻代别人承担过错或罪名;泛指受冤屈。“甩锅”一词作为网络流行语开始传播可追溯到2011年9月,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中》的“甩锅局”[2],在游戏中的意思是自己的发挥正常,输掉游戏的原因在于队友,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并未收录“甩锅”一词。
隐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又称暗喻,是对两类不同的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对,从而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讨论其中一类事物的行为。隐喻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5]。在“甩锅”一词中,“锅”是始源域,通过映射过错或责任,形成“过错或责任是锅”的概念隐喻。
表1 锅的隐喻映射
隐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类比的相似性[3]。“锅”原指厨具,制作材料坚固、沉重、耐高温,但在传播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新含义。“甩锅”这一网络流行语中的锅不是厨具“锅”,而是具有厨具“锅”的特点之一——“沉重”,进而引申为背负的责任或需承担的祸端。“甩锅”一词描述了非常具体的行为概念,映射出推卸责任的抽象概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概念隐喻。“锅”语义的隐喻机制中,“甩锅”是人的行为映射,原指人用手把沉重的锅扔掉、抛弃的动作和人不想承担责任,转而寻找替罪羊,把责任祸端转嫁出去的行为,是两个不同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过程。如:刊登于2020年3月26日环球时报-环球网的文章标题《美国黑人被“甩锅”的经历并非只有黄热病》;公众号大思兄的视界2020年7月15日的文章标题《为什么美国要甩锅?》,这些都反映了“甩锅”的行为像推卸责任或过错的隐喻。
认知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概念映射形成的抽象概念。隐喻则是人类通过其在某一领域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经验的活动[4],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5]”。
百度百科中对“甩”的解释为抡、扔,如甩手、甩开膀子;衍意有两种,可为“抛开、抛去”,例如甩卖、甩闲话、甩包袱;又可用作虫类下卵,例如蚕蛾甩子儿。“甩”这个动作是人类共有的肢体活动方式,是人类的亲身体验。“甩锅”等同于“推卸责任”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来源于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即锅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在网络游戏中的背锅局,多次“背锅”的游戏队员被称为“背锅侠”;而在己方游戏失败后,强行拉队友出来背锅的行为则称为“甩锅”。这种把自己犯错却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的行为被称为“甩锅”。自疫情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消极应对策略,防控不力,导致其国内疫情疯狂蔓延,然后他们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妄图把天大的“黑锅”甩给中国。美国政客的行为与网络游戏中强行拉队友背锅的行为极其相似。
某个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并使用,源于它是某种群体情绪的发泄,且使用热度越高,使用范围越广、频率越高,引发的关注就越多。年轻人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相较于传统文化与历史事件,当代年轻人对正在发生的国际事件、国民生活、流行文化更感兴趣,比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生动、表达新奇在年轻网民中引发自发使用并自觉传播的行为。“甩锅”一词生动形象,充满了画面感、趣味性,有很强的表现力,能迅速引起受众的共鸣。从构词方式上看,该词为动宾结构,符合中文构词方式,又有“背黑锅”和“甩闲话”等汉语固有词汇的构词基础,便于大众的理解接受和二次传播。
政治等效是外交翻译的基本准则。杨明星于2008年[6]首次提出“政治等效”原则,认为外交翻译应使译语实现与源语相同或等值的交际功能,目标是传达出原文的政治内涵。外交发言人是国家外交部设立的新闻发言人,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代表一国政府,通过回答外国记者提问的方式,就国内外某一事项、行为,向国际社会传达中方的立场态度,或者说明国内某事项的真实情况,或答疑解惑、驳斥谬误等,作用重大。外交发言的主要目的是捍卫话语权,带有明显的政治诉求,又与对外政策、国际形势以及国际关系密不可分,其政治敏感性是外交翻译最突出特征,特别是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稍有不慎可能擦枪走火,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外交发言中“甩锅”的翻译应遵循政治等效原则。“甩锅”一词的翻译实际是一种外交隐喻翻译,外交隐喻虽然是特殊的隐喻,但是依然属于外交翻译范畴,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为外交实现政治目的是其天然使命,翻译策略应为其政治目的而服务,即译文应准确、忠实地反映源语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和政治语境,并使译文达到与源语等值或相似的效果,因此是否实现政治等效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
翻译策略受到受众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认知差异上。对外话语的传播受众既有政府人员也有普通群众,由于中外文化、信仰、意识形态等的差异,对隐喻的认知也有差别。某一文化中的喻体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有对应的喻体,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有共同或部分相似的客观物质基础,但也不排除找不到对应喻体的情况,“甩锅”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外交发言的语境中,发言人面对的既有本国人民,又有外国记者和媒体,还有与本国人民相同文化背景的海外华侨,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民众和政府人员,这些不同受众群体对“甩锅”一词的认识可能存在差异。
翻译策略反过来也影响受众对译文的认知。受众对译介内容的接收有四个层次[6]:(1)了解所传播的信息;(2)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说;(3)同意或同情;(4)信服。由于意识形态、文化形态的差异,外交发言中所使用的中国文化特有的名言名句、文学典籍、古诗词、成语等,如果采用直译法,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文化外译中去,在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外国听众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领悟话语所要传达的意象,无法感同身受,甚至产生误解,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肩负着使网络新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功能的任务,涉外翻译是特殊的翻译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因而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更为困难。
对隐喻的翻译是英译中最特殊的问题之一。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人类都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所以在隐喻对应映射关系中也存在着相似、部分重叠,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情况。比如,雨后春笋(spring up like mushroom after rain)、山脚(the foot of the hill)、用光明(light)与黑暗(dark)来象征善与恶。所以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目标域语言文化是否有相对应的喻体,映射关系是否对等,也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外交发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翻译应实现政治等效效果。
直译保留了源语文化中的喻体,一定程度上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但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直译可能造成对译文理解的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一个原因是受众对文化的筛选和接受的过程需要时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翻译本身需要考虑形势与内容的关系。翻译过程中,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形式与内容无法同时兼顾时应把内容放在首位[7];换言之,宁可牺牲形式也要尽量保证译义贴近源语。我国学者许钧曾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义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8]。Eugene Nida 也指出“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可理解为“翻译即译意”[9]。历史上science 和democracy 两个词刚引入中国时音译为赛先生和德先生,显然这样译文并不具备实际的意义,也不符合汉语二字构词的方式,给译入语受众带来沉重的认知负担,人们单凭这个译文无法与其实际内涵联系起来,阻碍了“头脑搭建”这一意象映射,无法理解也难以记忆,这个直译词无法融入到汉语语言体系中。之后改用意译法翻译为科学,不仅体现了实际内涵,而且符合汉语的构词方式,便很快被大众接收并融入到了汉语语言体系且延用至今。由此可见,直译既要思考译词本身的文化特点,也要保留其原本的译义,在外交发言中两者都要考虑。
对于喻体同时存在源语和目的语的情况,直译既保留了喻体的内涵又保留了喻体的形式,是最为理想的策略。“甩锅”对应的直译是throw the pot,但是在外国文化中pot 并不具备责任的语义,其受众无法将pot的意象与责任的语义联系。若采取直译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能导致国外受众产生理解上的歧义,甚至是误解。《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存在两个相似的喻体,其中一个为carry the can,译为背黑锅;另一个为pass the buck,译为推卸责任,现分别举例说明。
(1)原文When the danger of the enterprise became obvious,one by one Claud's confederates backed out,and left him to carry the can,译为:当企业的危机变得十分明显时,克劳德的同伙们一个个打了退堂鼓,让他一个人倒霉;原文And someone somewhere is trying to make us carry the can,译为:有人想要让我们背黑锅。
(2)原文You must take full blame,don't pass the buck,译为:你应该承担全责,不要推卸责任;原文When the boss was asking who had disclosed the news,the two of them began to pass the buck to each other,译为:当老板问起是谁把消息说出去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相互推卸责任。
此处,can和buck为中性词。然而,在外交发言中的语境中,“甩锅”更倾向于表达外国对中国的蓄意抹黑,因此,外交部发言人趋向于表达强烈的愤慨,在此语境下can和buck的中性感情色彩偏弱,无法传达出强烈的语义,因此不适宜采用直译。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喻,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喻体,译者需寻找相似的喻体,有时甚至需创造一个新的喻体。但是新喻体无疑会加重听众的认知负担,需经历接收信息、搭建意象联系、熟悉意象联系、理解意象联系、认同文化负载内涵的思维认知过程。但从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当某一隐喻习语被一语言群体所认同时,它就融入了该语言系统中,具有约定俗成性[10]。“背锅”在英语中有一个现成的表达“carry the can”,不仅将原文所包含的语义表达出来,而且从词语结构形式上看,两者的构成形式相同,都为动宾结构,符合英语形式和意义的构式规律。根据这个译入语创造出dump/pass the can,由于译出语与译入语的喻体意象部分重合,既减轻受众的认知负担,又实现隐喻“跨域映射”的效果。例如中文的“好久不见”英译为long time no see,中文里原是汉语特有的打招呼的问候语,英语原来并没这个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英语母语者接受并认同了这个表达,这样的翻译使得该表达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并丰富了译入语语言词汇。但是由于目的语对外来的新词汇的筛选和接受的过程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所以对于带有迫切政治诉求的外交发言的英译,直译法应作为辅助翻译手段,谨慎使用。
意译能在短时间内将网络流行语的内在含义转换成等效的目的语,并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听众的认知负担,避免误解,引起共鸣,等值传递政治含义信息。外交发言具有一过性的特征,听众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揣摩发言人的意思,译文肩负减轻听众认知负担,译者应把源语翻译成听众能理解的简明达意的目的语,使其在短时间内领会发言内涵。外交类翻译遵循“政治等效”的原则,需准确、忠实反映源语的政治思想和语境,同时译入语的表达要接受方能理解,双方得到的政治含义信息等值,达到译文与原文相同的效果[11]。外交发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面对某些无端指责和抹黑,我外交部发言人需要非常明确且直接地传达强烈的态度,因此译文也需相应地增加其语义强度。例如针对美国对中方积极斡旋朝核问题的无端指责,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明确指出:“对于美方各种花式‘甩锅’(The US wants to make China a scapegoat.),对不起,我们不想接,也不能接”。
受众对译文的理解就是相关认知域中有关知识结构被激活的结果。王寅指出,头脑中储存的百科知识、感知经验、意象图式、隐喻机制制约心理认知操作过程及结果,这些在人的心智中构成了一个巨大神经网络[12]。针对“美方各种花式‘甩锅’”,外交部网站给出“甩锅”的正式翻译并没有把“甩锅”意译为“shift the blame”,而是转换成西方文化中的喻体“scapegoat”。替罪羊的故事在西方国家早已耳熟能详,该词源于圣经《旧约》中天使命亚伯拉罕用羊替其子以撒献祭的故事。所以把“甩锅”转换成“scapegoat”能以生动的形象快速激活外国受众已有的部分认知,引起受众对“scapegoat”的语义联想:中国如同一只沉默的羔羊何其无辜,并秒懂发言人的心声。
大部分情况下,为了让受众直接明了地理解外交发言的含义,外交部采取了意译的策略。如外交部网站将“我们希望美方的个别官员在这个时候集中精力应对疫情、推进合作,而不是向中国甩锅、推责”,此处的“甩锅”、“推责”英译为“shift the blame”;又比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称揭露中国共产党掩盖病毒的真相一事,用“Shifting the responsibilities”回应美国是在向中国甩锅推责。
翻译的本质是将语言内涵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刘宓庆指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意义,语际的‘意义对应转换’是翻译的实质。在翻译运作全程中意义起轴心作用”[13]。与直译相比,意译的形式更自由,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注重译作的可读性,既保证了内涵的表达又兼顾了受众的接受程度,极大地减轻了受众的认知负担,从而能更好地为特定的交流目的服务。无论是现在或是历史上某个时期内,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意译占主导作用,在外交部网站公布的官方译文中也印证了这一点。笔者查询了外交场合甩锅一词的官方译本,找到22 处甩锅的译文,无一例外运用了意译的策略。由此看来,为达到政治等效目的,当内容与形式不可兼得时,流行语的翻译应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策略。
“甩锅”在外交发言中的高频使用绝非偶然,而是契合了当前外交发言风格转变和网络流行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机。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外交语境下“甩锅”的翻译策略,提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在充分考虑原文与译文语言所属文化的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政治等效原则,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策略。翻译外交发言中的网络流行语不仅体现了语言层面的转换,也涉及了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等层面的再现。在此过程中,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使用起着重要作用[14]。准确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政治内涵,有利于准确且忠实地表达其政治诉求,并传递给目标听众,借由网络流行语的强大传播功能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