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看重薪资与个人价值

2022-04-27 08:43:30廖睿灵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6期
关键词:薪资职位毕业生

廖睿灵

近日,重庆市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商贸流通类专场)在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举行。与此不谋而合,“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日前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开幕,吸引了大湾区内超2万家企业、100余家高校共同参与。

近期,全国多个省份及高校陆续发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引起各界关注。高校毕业生流向了哪里?他们择业时看重哪些因素?哪些职业更受毕业生青睐?

看薪资更看重个人价值

提及择业标准,薪资往往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智联招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薪酬福利是多数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动因。在大学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选择“薪资福利”的比例达68.5%,同比扩张7.7个百分点。同时,看重“落户、补贴等人才政策”的占比也有上升。

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的张智威现供职于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提及择业标准的重要性排序,他将“薪资待遇”置于首位。“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想趁着年轻时多努力挣钱,积攒一定资本、人脉等,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张智威说。

还有不少高校毕业生表示,薪资虽是衡量一份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相较于薪水,自己更重视能否在职场中实现个人价值。

“我首先看重的是一家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好的平台往往能提供较好的职业成长环境;其次看岗位的上升空间;最后才考虑薪水。”毕业于新疆大学的段飞如今在北京市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他认为,薪资水平取决于高校毕业生的学历背景、个人履历等硬性条件。刚离开校园进入职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议价空间有限,因而在择业时应该更多关注职业发展前景。从外交学院毕业后,徐昊铭成为湖北宜昌的一名选调生。在他的择业观中,实现个人价值占重要地位。“我是宜昌人,投身家乡的建设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这里提供的人才政策也很有吸引力。”徐昊铭说,选调生须在当地驻村工作2年,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新职场人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个人的职业成长大有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薪酬福利等硬性条件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追求,“达成工作和生活平衡”也是不少高校毕业生择业时的心声。智联招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应届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有34%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工作和生活平衡”,占比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报告指出,这表明年轻求职者在追求成长的同时,更青睐人性化、合理的工作制度。

“一份薪水高但工作过于饱和的职业和一份工作节奏适中、待遇合理的职业相比,我更愿意选择后者。”段飞表示,自己和身边不少同事都更倾向工作之余有闲暇时间培养业余爱好,“有空享受生活,对于缓解工作压力十分必要。”

看好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在上海读了4年书,对这座城市很有感情。这里工作机会多,文娱生活也比较丰富,不少同学、朋友都在上海就业,所以毕业后我也选择留了下来。”陈雨是华东政法大学2021届毕业生,提及留沪就业的原因,她这样说。

和陈雨一样,在一线城市就业是不少高校毕业生心仪的选择。据58同城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在参与调研的大学生群体中,期望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达35.45%。具体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是大学生优先选择的就业城市。

据《人民日报》报道,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招聘岗位增长较快,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调查显示,面向应届生的校招岗位有62%来自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其中,新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达3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应届生就业的主力军。从大学生的本地就业留存情况看,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应届生留存率均超过60%,二线城市次于新一线城市,留存率达到44.6%。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小朱入职太原理工大学,成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是山西临汾人,太原离老家很近。我就职的太原理工大学是省内排名较靠前的高校,所以选择在这里工作。”小朱说,相较人口密度大的北京,自己更倾向于在节奏相对适中的城市生活。

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帅看来,一线、新一线城市之所以持续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因为职业发展空间大,“这类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多,随着青年人工作‘换手率’增加,一个城市的产业多元化、职业多样化和岗位供给的丰富程度,将决定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吴帅分析。此外,在社会交往层面,这类城市的生活品质、活力、交友圈以及休闲文化娱乐配套服务较受年轻人青睐,因而愿意在此就业。

IT互联网行业吸引力大

除了地域,高校毕业生流向的行业同样备受关注。智联招聘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是毕业生最期待从事的行业。从近期多所高校披露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受到较多毕业生青睐。

北京大学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该校高校毕业生中,有26.36%的本科生和24.76%的硕士生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占比均为该学历层次中最高。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按不同学历统计,本科生和硕士生选择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最多,分别为240人和1075人。

“高校毕业生青睐IT、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一方面与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数字职业的技能魅力和较高的收入待遇。”吴帅说,相比传统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复劳动,智能制造、数字金融等更能引起年轻人的从业兴趣,工作更新潮、收入更高、时间相对更自由等,对年轻人有较大吸引力。

从职位选择来看,研发/技术类职位是更多高校毕业生首选的职位类型。58同城的报告显示,大学生首选的职位类型中,研发/技术类职位占26.54%;其次是技术支持/测试类职位,占23.03%;办公职能类职位排名第三,占比19.52%。据分析,首选研发类职位的主要原因是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往往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薪资有竞争力。而技术支持/测试类职位有一定的薪资水平保证,也能深入接触核心业务,并且应聘挑战性低于研发岗位。

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目前,教育部已启动实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专场网络招聘活动,提供各类岗位,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就业能力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多个机构的监测显示,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一大批就业机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吴帅认为,数字经济领域就业潜力大,但目前人才供需匹配度不高。缓解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高校毕业生角度讲,要注重提升数字素养,适应未来更多综合性、融合性的岗位。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应做好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强数字领域的职业启蒙、认知和体验等,提供专业化的数字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薪资职位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领导职位≠领导力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8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近代史学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5:22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
海外星云 (2014年22期)2015-01-19 09:34:28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