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眉珍
【摘要】议论文的本质是说理,议论文写作的任务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事理说服你,使你相信,从而按照作者所说的观点去行事,进而依从作者所写的主旨来有所作为。所以,文章必须以逻辑事理为根本准则,顺应人心,合乎逻辑,遵从事理。在写作指导中,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为抓手,帮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锤炼语言,建立行文逻辑结构。基于此,教师需要优化写作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逻辑和安排结构的逻辑,训练成熟的议论文结构,循序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本文就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做一些思考,并总结可操作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议论文 逻辑 写作 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169-0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师“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1]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趋向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并设计典型任务—明确任务指令,增强写作针对性。笔者认为,学习议论文写作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习“想”,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转变写作教学理念,优化写作训练方法
作文就是把自己所见到、所听到、所思考的人、事、物、景通过自己的笔写成词、句、段、篇,从而用它来向读者介绍、抒情、言志、明理。作文过程中有无“自觉”意识是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志,什么是写作的“自觉”意识呢?通俗地说,就是作者能通过大脑思考,并明确为什么这样写的原因,大至立意谋篇,小到标点符号,均经过比较取舍,选择自以为最佳的方案,而不是信笔写去。议论文是讲道理的,道理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要学会抽象思维。传统写作教学关注的是“写”。写作、写作,一起步眼睛就盯在“写”字上。这有什么不妥吗?我认为这是不当的,因为道理还没有想清楚,叫我去写什么呢?又该怎么写呢?学生作文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无从落笔。思维不知该从哪里起步,因为没有思维起点,自然也就没有写作思路。一般地说,考生面对考题,第一个任务是审题、立意。事实告诉我们,同样一道作文题目,不同的人审题,会得出差距很大的结果。有人只看到表层,获得很肤浅的认识,立意也就没有任何深度可言;有人很聪慧,得到的见解很深刻,确立的中心论点也就很有见地。因为想得到才能写得到,想得好才能写得好,想得有特色才能写得有特色。
在議论文写作中,“想”居于主导地位,“写”是为“想”服务的——把所思所想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思维的指引下学习写作。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就高考作文试题而言,上海师大附中余党绪说:“近几年有一个变化有目共睹:命题倾向于引导学生就社会、文化、人生的某个现象或问题发表具体的意见和看法。从审题角度看,这对考生的抽象与概括、比较与思辨的思维素养要求较高;从写作角度看,则要求考生在思辨性的过程中表达批判性的意见。这样的写作涉及知识,涉及价值观,更涉及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批判性与思辨性。”[2]素质教育中的智育和以往教育理念中的智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创新性的强调。突破思维定势,发挥想象能力,才能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
二、确立论点关键在分析与概括
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第一个任务是分析题目材料,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开思考,有效保证议论文立意的准确性。动笔写作之前,我们总要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只有把道理想深、想透,写议论文才能把道理说深、说透,这实际上就是所说的逻辑。什么叫逻辑?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与规则。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培养学生深入分析、收集、处理阅读文本的能力。朱光潜先生曾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语言跟着思想感情走。”在写作指导中,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为抓手,帮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建立行文逻辑结构是关键环节。写作中的逻辑实际上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逻辑,或叫遣词造句的逻辑;二是谋篇布局的逻辑,或叫安排结构的逻辑。[3]
议论文说理重在思维,说理首先要注意思维的圆通性,做到观点显理性,论证合角度,说理有分寸。许多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其他观点,尤其是相反的观点并非“绝对错误”。议论文论述的往往是局部的真理,重在自圆其说。要从合适的角度论证自己所持的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性。比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论证前者要侧重外因,从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证后者则侧重于内因,从人对环境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展开,内心越强大的人对环境的“免疫力”越强。而说理有分寸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力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性,不断然否定其他合理的观点,避免说“过头话”。[4]
议论文说理重在思维,其次要讲究思维的严密性。写作议论文,概念明确清晰,推理符合逻辑,论证才有力量。田丰《无悔无怨方能无憾》论述奋斗的人生“无悔、无怨、无憾”:“无悔,就要做正确的事”;“无怨,就要正确地做事”;“追梦无悔,奋斗无怨,结果必然令人欣慰而无憾。无憾,正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懈努力。”不仅阐释了“无悔”“无怨”“无憾”的含义,还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意明确、清晰,推理符合逻辑。季羡林《有为有不为》开头解释概念:“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这样明确了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写作的角度,从而确立鲜明的观点,才能写出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内容集中的说理文。
此外,充分的素材积累是写作游刃有余的前提之一。在确立论点后通过搜索自己大脑的素材储备,找出能够恰切证明自己论点的名人名言、事理分析、现实事物和人物事例等。思考的一般范围为备考的优秀作文、背诵的名句名篇、必读的名著作品、积累的史实素材和最近的新闻事件。在立论上,应切合现实热点,旗帜鲜明,独到深刻,积极传递正能量;握住时代的脉搏,聆听时代的旋律,捕捉时代的信息,才能写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
三、锤炼语言,写好核心段落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鲜活亮丽,历来受人重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毛泽东说,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语言是文章的外衣,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才能让读者领悟其中的深意。古人云“着一字,而境界大开”,说的是锤炼语言的重要性。而议论文写作中锤炼语言首先是锤炼逻辑。在说理时,因说制宜,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事实论证等方式,使论证合乎逻辑;当然,还需注意用词分寸,在追求“深刻”“严谨”的同时,努力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主张。从写作角度而言,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各种推理形式和关联词的运用上。从语法意义而言,关联词能够有效展示不同分句间的关联作用,使句子之间呈现结构相同、意思大体相近、环环相扣的关系,是各种推理形式的语言轨迹。[5]
其实,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教师一旦引导学生带着审美的眼光深入到议论文的内部,就会发现议论文原来有着美不胜收的天地。读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我们常常会被它那特有的逻辑美、理趣美和情感美所打动,在审美思维中受到启迪,感受到力量。审美思维有力地激发学生去进行理性知识的内化,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有人说毛泽东的议论文是力与美的结合,正是这个原因。因此,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注重议论文关键词句的分析,通过体会词句含义、引发联想,对形象材料加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扩大到哲理的追求。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其实也是一篇微型的议论文。可以训练学生从四个层面展开单段论证:段旨句(分论点)+引用(现状、原题材料内容、自己对段旨句的解释、原因等)+几个例证(排比例证或者正反例证,案例要精简,分析要贴近段旨句)+结论(点回主旨、涉及对策)。段落内部,层次之间,首尾之间,过渡转换,要努力做到语段内部通畅,段落之间严密,整篇文章圆合。
【示例】唯有基础打得好,人才能行稳致远,出类拔萃。【段旨句】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高斯,19岁一夜破解一道困扰数学家两千年的难题,被誉为“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以及“人类的骄傲”。【事例句】靠的是什么?是他“能够在脑袋中进行复杂的计算”的天赋,【分析1】是他“将芜菁的内部挖空里面塞入棉布卷当成灯来使用,以继续读书”扎实打下的基础。【分析2】一个好的开始,对未来的学习极其重要。【分析句】在学习时,踏踏实实,不浮躁,不盲目自信,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结论句】打好基础,你将看到过去这种努力给你带来的美丽。
这就是比较成功的议论文段。前面总说,中间有据,最后有理,理据结合。合乎逻辑地写好核心段落,恰切地证明论点,这样的议论文才是言之有物的。
四、纵向设计好议论文结构
在结构上,思路需清晰明了,谋而后动,先设定说理逻辑框架,再落筆行文。
1.命题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组块:用一定的方式简明扼要地提出论点,约50字。第二组块:用名人名言或事理分析,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约100字。第三组块:用一定的事例描摹约150字,加上紧扣证明论点的事例分析证明你的论点,约100字。第四组块:写法一,用排比,再列举三个或三个以上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让你的论据具有普遍性,约100字;写法二,联系自我实际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做,约100字。第五组块:照应开头,收束全文,发出号召,约50字。
2.材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组块:引——恰当地引用材料;第二组块:提 ——提出论点,文字简练,观点明确;第三组块:议——即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第四组块:深——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第五组块:联——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历史人物、故事,联系现实生活;第六组块: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
3.任务驱动型议论文的复合式结构
第一组块:拟亮标题。宜采用关键词+观点的模式,即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的核心意义,形成观点后组合成题。第二组块:简析材料。第一段一般就开门见山:简单地引述材料、简洁地分析材料、简短地表明态度、简明地提出观点。第三组块:分层阐述。可以展开两到三个分论点,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地去阐述中心论点,这样就能体现思维的广泛性与丰富性。第四组块:深入阐述。这个步骤可横向联系,可纵向挖掘,可反向论证,可辩证补充,多角度、多层次、思辨性地分析问题,体现思维的深刻性与周密性。第五组块:联系现实。文章合为时而著。在行文结束前,应该联系一下现实,尤其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当下,展开讨论,体现文章的现时性与针对性。第六组块:收束全文。干净利落地收束,或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归结论点,或强化论点,或提出希望,或留下思考等。
议论文写作强调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写作的各个环节要合理搭配和组织,以使整篇文章能够上下连贯,首尾呼应。所以在写作中,要巧用过渡技巧,使得上下段语言与逻辑形成一条线,给人一气呵成的逻辑感。强化关联词等过渡语的应用,表示出内容之间的因果、递进、并列、选择、假设、转折、条件等关系,最好还能把表示顺序、指代和小结、总结性的词和词组,放在一段的开头,以表示各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结构更加形象、具体和紧密。如首先、其次、再次、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这样看来、正因为如此、因此、此外,总之、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等。
五、结束语
学习议论文写作难在要具备熟练的思维模式,难在要能吃透题目内容与要求,难在要将思维模式与题目内容有机融合,从而产生写作思路。为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在思维的指引下学习写作,教会学生面对题目抓关键、明限制、定中心。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论点集中,避免论点转移,这样才能获得认可与高分。指导学生注重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一定要注意全文布局的严谨美观。
参考文献:
[1]吕静.“思路类积累”与“认识类积累”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2016(6):65-68.
[2]狄马,余党绪.学生阶段培养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受用终生——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教学”的对话[J].语文学习,2014(10).
[3]李节.语文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周建设教授访谈[J].语文学习,2016(6):17-20.
[4]张琼华.高中议论文辩证思维教学刍议[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4.
[5]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J].语文建设,2016(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