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芳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文中试图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与法治》关系、教学现状入手,密切联系“双减”政策及其精神要求,通过课程特征、家校共育、树立榜样、评价激励等四方面的策略,以期实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最终促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道德与法治》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
【中圖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037-03
为切实提升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育人水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良性发展,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小学生学习也转向了能力提升为主。《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上,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为此,笔者结合“双减”政策要求,从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及《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等三方面,论述“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的内在要求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不是降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这既要求各学科教学要提升课堂实效,增强学科教学的实际价值,又要求小学生要立足于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提升实际的学习效果。因而,“双减”政策不仅让教育回归到了学校与课堂,而且还让教育回归了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是围绕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要求。因此,从“双减”政策的本质来看,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又是落实这一关键性问题的重要平台。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落实“双减”精神的关键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其学习成绩的保障,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形成劳逸结合的规律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全面提高课堂学习的成效,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吃得饱”又“吃得好”。另一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成人成才的保障。无数的经验表明,越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习,不仅其学习效率高,而且其整体素养也会不断增强,有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进而使学生摆脱通过刷题或课外辅导来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而上述两方面,恰恰是“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落实“双减”精神的关键。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确立的需要
“双减”政策不止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小学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激趣教学,更要重视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远不止上述两点,但从“双减”政策的要求来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事关小学生的成人成才。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学目标,都立足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把生活学习融入到习惯培养中,因而在“双减”政策落实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非常生活化的课程,其融生活、素养、正确导向于一体,小学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但现实生活中,受传统观念及教学现实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缺乏系统的研究
虽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程会议上对课程价值有很高的评价,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往往是其他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承担,受到其主课教学的影响,很少有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及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上既不能更新手段,也不一定能接轨新时代发展要求,很难达到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
(二)缺乏创新的教学
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甚至是体育学科相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不仅不成气候,而且难入大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前提下,其他学科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改革,但《道德与法治》教学却未见其效,反而连最显著的生活化教学特征也在弱化。在这一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更难以承担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三)社会及家庭影响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失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立足于小学生良好的品质培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智能设备的普及,还是信息化的充斥其中,都时刻影响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上引导小学生要注意养成良好写字、看书习惯,结果回家看到父母双双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久而久之,知行难合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困难。
上述这些问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比较突出的不足,也是这一课程在教学中难以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其教学的规律,尤其是统编版教材,更是根据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与生活现实进行精心选材。小学教师要通过以下四方面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立足课程特征,在生活化教学中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性很强,无论是案例的选用,还是问题的设计,都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课程特点,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探索,特别是重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小学生在教学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增强荣辱感,才能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如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某些生活中简单的道德判断,就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荣辱感,从而引导小学生自觉维护好的,反对不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则要通过立足课程内容,充分准备相应的现实素材,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来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二年级上册《我們小点儿声》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故意迟到了几分钟,站在门后偷偷观察学生的表现。一开始,很多学生即使听到上课铃响了以后,还在大声说话、聊天,但随着几个班干部的带头和劝说,慢慢地开始小声起来,而且学生还在小声讨论老师为什么不来上课或者为什么迟到了。当笔者进入课堂后,全班都安静了下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表扬了大家做得好的地方,并结合观察的结果,从三个点切入了教学:第一,当上课铃响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第二,当教师没来到课堂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办?第三,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看着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讨论,并一致认为:首先,铃声就是命令,即使没有老师上课,也应该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迅速安静下来一边自我学习一边等待老师来上课;其次,老师来或者没来课堂,教室都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我们应当尽可能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不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安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在公共场合要注重保持安静,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礼仪。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教学内容,笔者就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受欢迎的小学生”入手开展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此以后教室里大吵大闹或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一点点培养起来了。
(二)着眼家校共育,在互补性教学中增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止于课堂教学,还有课外教学,即学生的实践学习,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个课堂——课内课外双课堂。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学校或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就从学校教育来讲,人数众多的前提下,教师兼顾起来难度非常大。而家长面对的孩子只有一两个,其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更能贴近生活。因此,着眼于家校共育,使课内课外两个课堂有机联系起来,是增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必然之举。
从“双减”政策的要求来看,作业负担减轻及校外培训逐步退出,更要求家长应当在孩子的教育中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而言,这种角色就是通过与学校、教师共同合作,培育并增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建立起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清单,通过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生活习惯。如从有规律的作息上,通过家校共育,帮助小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使小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在与人相处上,通过家校共育,不断帮助小学生改变其不良行为,帮助其转变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讲道德、受欢迎的小学生,从而使小学生将外在的良好行为内化为自己良好的习惯……在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建立共育档案,通过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帮助小学生在不断激励下增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最终使小学生在互补性教育中成长,在良好行为习惯中真正实现“双减”。
(三)适当树立榜样,在榜样引领作用下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但榜样要具有持续的作用才能使之发挥效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榜样的树立既要贴近学生实际,又要适当。所谓贴近学生实际就是不要盲目追求那些不现实的榜样,尤其是科幻类人物,不具有现实意义;而是要从学生身边的同学、师长中树立,如通过对某一同学每天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进行其他游玩活动的良好习惯,就可以树立为榜样,通过其他同学的观察、模仿,使其他同学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或者通过某一优秀教师或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小学生进行讨论小结,并通过习惯培养的心理定律,引导小学生在坚持22天左右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向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学习,如一直以来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袁隆平、钟南山等人,或者是我们的航天英雄、抗疫英雄等,亦或是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结束,深受大家喜爱的谷爱凌、苏翊鸣等00后偶像,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榜样事迹的分享,引导小学生在榜样引领下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建立评价机制,在激励性评价中助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需要激励才能让小学生长期坚持下来,最终成为习惯。因而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不仅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帮助,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有之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学年目标,设计学年阶段性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美习存折”,把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转换成可行、可评、可操作的序列化的体系。指导学生“美习存折”的管理,适时由班级“会计”汇总,由班级分行“行长”负责公布每个学生“美习”印章,做到适时汇总和表彰。落实“美习存折”的兑换:存满5个“√”可兑换一个“星星章”;存满20个“星星章”可兑换1个“月亮章”;存满5个“月亮章”可兑换1个“太阳章”,而1个太阳章将获得“行为习惯模范生”的荣誉称号。这样一来,就能激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不断升级奖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将“知”内化为“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通过评价机制的建立,学生通过升级奖章既满足了激励性的评价需要,又能在激励机制下不断强化、巩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使良好行为习惯成为学生优良品质的一部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推动了学生更积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激励性评价是小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内在的精神需要,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激励了小学生走向更全面、更优秀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注重家校合作共育,营造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浓郁氛围,并适当树立榜样或偶像进行引领,辅之以激励性评价机制,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有内源性动力,又有外在性的激励,进而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姜淼.浅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28):14-15.
[2]朱万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习惯养成教育分析[J].学苑教育,2020(29):29-30.
[3]纪春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J].华夏教师,202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