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霞,卞方云,谢 雯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江苏 扬州 225007)
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现已是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一、病死率居第六的恶性疾病[1]。目前乳腺癌最常用的早期筛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影像检查,比如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但是由于DM影像的重叠,在致密型乳腺中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2-3],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能够明显降低组织的重叠的影响,从而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内部结构与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降低病灶的漏诊率,从而能够尽可能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结果证实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1±11.8)岁,其中非致密型乳腺12例,致密型乳腺46例,所有病例病史资料以及手术病理随访资料完整。
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MAMMOMAT Inspiration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机。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侧乳腺X线摄影检查,常规体位选择双乳头尾位(CC位)及内外斜位(MLO位),曝光时选择好适当的压力值对乳房组织适当加压,然后行OPDOSE曝光模式自动曝光,在不解除压迫的情况下,X射线球管围绕乳房在-25°~+25°的范围内旋转,每旋转2°曝光一次,均采用低剂量曝光方式,通过后处理重建成1 mm层厚的三维断层图像,总层数等于病人乳腺厚度,计算机再自动利用薄层图像重建出二维图像,由此即可同时获得DM及DBT的图像[2]。
由两名具有10年以上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放射科医师单独阅片,诊断中分别对DM及DBT影像中乳腺癌的病灶影像征象及肿块边缘的分叶征、毛刺征进行记录,统一意见后参照2013版BI-RADS分类标准[4]后对乳腺病灶作出分类。将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病例在术前DM和DBT评估为BI-RADS 4B、4C、5类者认定为诊断符合,而BI-RADS 4A类及以下者认为诊断不符合;并将根据乳腺实质密度分类中的ACR a-b类(即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归为非致密型乳腺,将ACR c-d类(即不均匀致密型、极度致密型)归为致密型乳腺。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DM与DBT对乳腺癌肿块的检出率分别为60.3%(35/58)和82.8%(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7,P=0.007<0.05);而两种成像技术对可疑恶性钙化、非对称影及结构扭曲的检出率近似,可疑恶性钙化(27.6%/29.3%)、非对称影(5.2%/5.2%)及结构扭曲(8.6%/6.9%)的检出率在两种成像技术中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中有2例在DM图像中显示为非对称影,在DBT图像上显示为肿块病灶,有4例在DM上显示为结构扭曲影,在DBT上表现为肿块边缘毛刺。本研究中非致密型乳腺12例,致密型乳腺46例,DM与DBT在不同致密度乳腺中肿块及边缘的检出率不同,在致密型乳腺组中,DM与DBT对乳腺癌肿块及边缘分叶、毛刺征的检出率分别为58.7%/78.3%、32.6%/69.6%、26.1%/5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4.079、12.571、8.788,P均<0.05);在非致密型乳腺组中两种成像技术对其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在致密型乳腺组中,DM与DBT对病灶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5,P=0.001<0.05),而在非致密型乳腺组中两者对病灶的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DM与DBT对乳腺癌影像征象的检出结果[n(%)]
表2 DM及DBT在不同致密类型乳腺中肿块及其边缘分叶、毛刺征的检出结果[n(%)]
表3 DM及DBT在不同致密类型乳腺中对病灶BI-RADS分类的结果
目前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筛查和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5]。我国女性主要以致密型乳房为主,但是常规的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影像中乳腺腺体相互重叠,有部分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存在,导致一定的漏诊率或误诊率;而DBT是对乳腺的连续断层摄影,减少了腺体与病灶的重叠的影响,对乳腺癌病灶影像征象的检出率较DM增高,增高了肿块边缘的显示率,对肿块的细节显示更清晰[6]。Helvie[7]报道,DBT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较DM提高了35.6%。肿块的形态及边缘是否可见毛刺或分叶等征象是评估乳腺肿块性质的可靠依据,尤其是在致密型乳腺中,DBT较DM能更清晰地显示致密型乳腺癌的病灶包括肿块、结构扭曲及非对称性影,提高了乳腺癌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8-9]。本研究结果显示DM与DBT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分别为60.3%和82.8%,DBT对乳腺癌肿块的检出率明显较DM提高了22.5%,与Helvie的报道一致。本文中DBT对乳腺癌病灶的显示较DM具有优势,在致密型乳腺乳腺癌分组中DBT对肿块的检出率较DM有明显的提高,对肿块边缘分叶(69.6%)、毛刺征(56.5%)的显示能力亦明显优于DM(分别为32.6%、26.1%);而在非致密型乳腺中两种成像技术对病灶征象的检出无明显差异,认为是与腺体较少对病灶的遮盖效应较轻有关。
本研究中DM与DBT对乳腺癌病灶的BI-RADS分类在致密型乳腺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DBT降低了乳腺组织重叠的影响有关,DBT具有显示更多的乳腺癌病灶及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细节的能力,能更好地评估病灶的恶性程度及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为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性提供了更多可靠的诊断依据,这与黄新玲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认为73%的结构扭曲病灶在DM中不能显示,而DBT能够清晰显示,而另外有23%的结构扭曲病灶,DBT明显优于DM[11-12]。本文中DM及DBT检出的结构扭曲及非对称影病灶数大致相仿,但检出病例病灶并不完全重叠,有2例乳腺癌肿块病灶在DM图像中由于腺体的重叠仅显示为非对称影,而在DBT图像中可清晰地显示肿块的形态、边缘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另有4例患者的乳腺病灶在DM上显示为结构扭曲影,而DBT中则显示为肿块以及边缘的毛刺征,而此肿块及边缘毛刺由于腺体遮盖在DM图像上被误诊为结构扭曲。由此可见DBT对于结构扭曲及非对称性影的检出较DM亦具有一定优势。虽本为中DM及DBT结构扭曲及非对称性影病灶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是这可能与结构扭曲及非对称性影病灶的病例较少或对DM影像的误判有关。
微小钙化常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的唯一表现,出现早于肿块,DM及DBT对钙化灶的检出及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3]。可疑恶性钙化主要表现为模糊不定型、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质及细线样或线样分支状4种,尤其是成簇、线样或段样分布时需考虑恶性的可能[14]。本文结果亦显示DM及DBT对乳腺癌钙化灶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两种成像技术对可疑恶性钙化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检出率相似,有时DBT的准确性可能略低于DM,这主要是由于DBT的曝光时间长和运动伪影都可能影响微钙化显示,且DBT不能整体显示簇状钙化分布和形态,影响定性诊断,但对于钙化灶的评估仍需将DM与DBT图像结合综合观察分析[15],两者对钙化型乳腺癌的诊断均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DBT能显著降低乳腺腺体组织与病变的重叠效应,尤其是在致密型乳腺内肿块的检出率方面较DM更具优势,并且DBT能更清晰地显示肿块边缘分叶、毛刺征,在结构扭曲及非对称性影的显示上亦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了乳腺恶性疾病的检出率,减少了漏诊就误诊的发生,故DBT在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