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的作用分析及理论支撑研究

2022-04-26 12:59马军宁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作用

马军宁

[摘   要]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加强对课堂导入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的理论支撑包括兴趣—动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因效应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

[关键词]课堂导入;作用;理论支撑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4-0049-0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而言也是如此。道德与法治课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在中学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教学具有非知识性传授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有注重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而要达到这一效果,课堂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它是任何其他环节都无法替代的。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新的起点,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它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功利主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的作用分析

(一)吸引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对事物的一种关注,若是它被分散,这种关注将不能持续,从而影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初中生由于年龄小,较贪玩,心智还不够成熟,刚上课可能还沉浸在课间活动所带来的兴奋之中,所以难以快速地进入课堂内容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其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正如李如密教授所说的,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打在学生的心上,紧紧扣住他们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若是我们能够在课堂之初,就以精彩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以良好的互动情境感染学生,就能使他们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二)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开启智慧的钥匙、探究未知的启动器。根据心理学定义,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需要基础上的,通常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喜好或者关切的情绪。兴趣是人们认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若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和好奇,他便会积极参与其中,去探究、追求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学习最大的驱动力,是促使人们探究未知的关键因素,若是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则将会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求知欲的满足。

道德与法治课因其理论性、德育性强而不讨学生喜欢,甚至成为某些学生心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他们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基本都是上课时画一画,下课后背一背,考试时编一编。学生形成这样的态度固然是课程本身的德育属性使然,但也和授课教师经常性的理论說教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互学和探究性学习。若是我们能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开展游戏活动,或尽量选择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教具,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习,岂不是两全其美?

(三)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中心,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展开的。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能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向,使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从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是学习没有目标,便如瞎子摸象,这样的学习必然是盲目的,更谈不上高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将要实现的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导入的核心在于“导”,而最终目的在于“入”。因此,教师在创设导入情境时应带着明确的目的,通过开展一定的互动活动,使学生明白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从而达到“入”的目的。因此优秀的课堂导入设计不仅能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探索,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

(四)连接新旧知识

子曰: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经常复习那些学习过的知识,可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句话如今在教育界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被广大师生推崇。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类学科,各单元框题的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是不可割裂的,它们相互作用,承上启下,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设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千万不可割裂前后各单元框题之间的关系。课堂导入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良好的导课设计能将新旧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通过知识的前后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融洽的课堂氛围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评价一节课的核心指标,因为它可以促使师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配合更加密切,进而实现教师高效教学和学生高效学习。好的导课设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助于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在具体的课堂导入过程中,鲜活的素材、高超的驾驭手段、丰富的肢体语言、创新的导入方法等,都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地置身其中,从而主动、积极、愉悦地学习新知识,探求新世界。

新课改所强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三维目标中最难实现的,而良好的课堂导入为此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课堂导入能够通过互动情境的创设,以生动诙谐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学习状态,产生知识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的理论支撑

(一)兴趣—动机理论

兴趣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所以一个人只要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对该事物产生集中而持久的注意力,展开丰富的联想和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要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主动聚焦该内容,并且积极地去探究和学习。这种以兴趣为前提的学习,不仅会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而且能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满足感,从而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发展的心理倾向,它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主要有三大作用:第一,激发行为。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动力,它使有机体快速进入活动状态,提高唤醒水平,集中注意力。第二,行为定向。动机使有机体有选择地进行某些活动。第三,维持行为。动机使有机体保持适当的行为强度直到选择的活动得以完成。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具有相同之处,两者都可被视为引起学习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动力。课堂导入则正是利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突出表现为在没有任何外在帮助的情况下,儿童能够依靠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另一种是可期望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自己不能够独立完成,但是在指导者的帮助下可以完成任务。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期望的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

从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把握他们真实的学习状态以及潜力,这样才能做出最佳的教学设计,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要“备学生”。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緊紧地围绕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切不可过高,更不能过低,应恰到好处。教学内容一定要让学生感觉有点难度,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可以理解,但是通过教师的帮助以及和同伴的合作探究也能够掌握。这样便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去积极探索和发现,促使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更高的知识水平。

(三)首因效应理论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第一次接触某一事物时所产生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其以后对该事物的评价和判断。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这也是好多教师特别在意“开学第一课”的原因。这种首因效应的影响不是短暂的,更不是间断性的,它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

把首因效应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导课设计,因为导入是课堂的第一环节。课堂导入如若设计得精彩,就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其注意力,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课堂导入如果设计不佳,给学生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会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以消极和应付的心态去对待接下来的课堂活动,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推进也是极为不利的。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显性德育课程,以说服教育为主。因此,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印象是刻板、严谨、无趣,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印象是讲道理、说空话、基本没用,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印象则是上课画画、课后背背、考试编编。学生之所以产生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有课程本身属性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则是任课教师的原因:他们墨守成规、死板说教,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等,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因此,改变课堂,要从良好的导课设计开始,从转变教学方法做起。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指出,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潜能,教育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发挥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潜能。师生是平等地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参与,而且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都成为受益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方法,还包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探究情境,使他们能置身于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

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探究素材,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互动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发现,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在所有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环。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不仅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而且是现实教学的需要。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这可以拓宽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构建系统的课堂导入理论体系,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科教学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可以引起一线教师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引导他们对导课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思考,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提升自己的导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落实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作用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