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林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2022-04-26 00:39李玲李栋浩王秀丽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学科发展公共管理

李玲 李栋浩 王秀丽

摘 要:公共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四大分支之一,对新时代的中国和未来的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学科,但我国大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农林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及发展瓶颈,探索在保持地方农林院校特色的背景下,如何从整合学科组织、提炼学科方向、推动科研教学创新、加强政产学研多部门联合四个方面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创新型管理人才。

关键词:农林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运用包括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1997年,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首次在管理学门类下增设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这标志着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发展起步。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也在急速增长,彰显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蓬勃生命力。然而,我国大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农林院校公共管理学科仅南京农业大学(A)、中国农业大学(B+)、华中农业大学(B+)、福建农林大学(C+)、湖南农业大学(C+)、江西农业大学(C)、华南农业大学(C)、东北农业大学(C-)等获得C-至A的结果。

一、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现状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省农林院校有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这些高校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河南省农业发展增速变缓,农村用地利用低效,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农民保障、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战略目标的实现。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急需熟悉农业事务管理且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源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目前涵盖土地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2个二级学科(专业)。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1993年经原河南省教委批准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土地资源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二级),同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河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于2004年创立。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是学校在2018年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2个二级学科(专业)共同组建的,2021年获批河南省教育厅公共管理学位授权点,开始重点立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9人,建有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郑州市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先后为社会培养近2000名本科生和10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在90%以上,考研率在40%以上。

學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高层次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目前设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公共资源信息化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4个学科方向:第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主要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修复、整治等方面开展研究;第二,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主要在城乡自然和社会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第三,公共资源信息化管理,主要在公共信息快速采集、更新、识别、信息系统建设、政策决策支持等方面开展研究;第四,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主要在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公共治理、知识产权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开展研究。

近年,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核心课程建设年活动、“三听一评”活动,实施“课程论证”制度、“3+X”教学模式改革、大学生科研助手计划,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依托“三鹰计划”形成阶梯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建设三类型、多模块、开放式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组织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技能大赛36组次,获奖17组次,为公共管理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教师获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1人次,其中获省级教学大赛奖3次;1名教师获得“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2名教师获得“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二、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瓶颈

河南省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缘结构、科研方向、学术氛围主要以农业、林业及其经济管理为主。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随着省级重点学科的立项建设,整合学校资源,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立足河南农业大省的地域特色,注重服务意识培养,在公共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农村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打造了比较坚实的学科基础与专业特色,为河南省土地资源科学配置、合理利用与统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河南省培养了大批土地管理专业人才。公共管理学科在河南农业大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发展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时间短,力量分散且薄弱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2018年获批立项建设,在河南农业大学学科建设规划体系中是以骨干学科为建设目标的培育学科,建设时间尚短。同时,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土地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学科方向目前分别在资源与环境学院和文法学院,基本上属于各自独立发展,属于拼接式学科组织。学科力量分散,缺少高层次的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目前6名教授均属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无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团队,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学术梯队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弱。

(二)学科方向提炼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初期,根据专业特点分别设置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公共资源信息化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等4个学科方向,主要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主,学科方向设置过多,提炼不足,特色不明显,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内涵核心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增长迅速,但学科师资队伍增长速度较缓慢,生师比较大。学科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省级教学团队等方面的指标均为空白,在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赴境外学习交流活动、境外学生到校学习交流等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为空白。此外,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中申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难度较大,无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仅有土地资源管理为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三)学科构成不平衡,科研实力不够

公共管理学科作为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策分析学、管理学(组织管理理论)、心理学等为一体的新兴社会科学学科,其自身理论体系、理论建构还不成熟。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该学科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做出调整,将土地规划专业和土地管理专业合并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将其归入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类别之下。河南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农学、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经济学、资源学、信息学、工程学与管理学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有别于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其他几个二级学科。

在学校公共管理学科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师资与项目占全学科的三分之二以上,教授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别建有省级、市级科研平台(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侧重于土壤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然而,社会科研创新不足,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等项目多年存在空白;缺少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缺少研究生教育教学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及资源共享课程,高水平、高被引论文较少,专利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或应用比例低,研究生教学案例积累不充分。

(四)与政府、公共管理组织衔接不紧密,缺少公共管理话语权

一方面,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大多数从事理论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普遍缺乏在政府、公共组织等相关部门的从业经历,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对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等内容研究不深、不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另一方面,学校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与迅速发展的行政体制改革存在部分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缺少与政府、公共管理组织等部门的深度合作,无法有效完成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精神等培养目标。此外,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相关管理部门多提供技术服务,在行政机构、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上缺少话语权。

三、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近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本由政府负责的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需要移交给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这对公共管理人才有着极大的现实需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课题组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探索:

(一)整合学科组织,优化学科布局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着眼于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交叉学科,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社会多元化的实践矛盾,提供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需要吸收融合各种学科知识和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可探索联合或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如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策法规办公室等学院或部门的师资、科研、实践资源,打通学院及二级学科的壁垒,实现学科共通与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居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有关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国土资源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节约集约用地、存量土地盘活、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质量提升、土地产权管理、土地资本运作、土地法律制度、土地整治与修复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也迎来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可以此作为学科发展的突破点与增长点,同时根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对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服务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二)加快學科团队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集中发展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行政管理、农村发展与政策等3个学科。根据学科方向定位,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强化合作,凝聚力量,塑造特色,经过5~10年建设沉淀,形成稳定的、具有“三农”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打造满足河南省战略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快学科团队建设,调整学科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及学缘结构比例,增加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人员比例;根据学科方向拟订教师培养计划,引进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物或优秀团队,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平台,遴选学科带头人与方向带头人;鼓励教师出国研修以及在政府、企业及公共管理部门锻炼,培养学科骨干人才。

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创新型管理人才。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依据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拓展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覆盖面。依据市场需求拓宽专业方向,设置专业内容模块。按照“双强双需”的培养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以此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提升科研教学创新,积极申报学位点

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努力增加该学科的科研项目,在国家级项目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被引代表性论著及标志性成果、科研奖励等方面有所突破,提升科研创新的前瞻性和领先性;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积极申报学科教育教学项目,将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是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专业课程与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建设学科实验室及学科基地,加大“三鹰计划”与科研助手的覆盖面,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师的研究项目中,提高师生的研究水平和动手能力,加强技术服务及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位授权点的层次与数量,学位授权点的层次和数量也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争取从知名高校引进1~2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教授,以其带领专业建设,提高专业知名度,力争在3年内补足短板,积极申报并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四)政产学研多部门联合,增加公共管理的社会服务话语权

政产学研多部门联合是指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4个不同类型的主体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意义。政产学研联合的重点在于协调政府、学校和企业3个方面的力量,通过政产学研结合办学、政产学研结合育人、政产学研结合就业和政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发展中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公共管理部门的多部门联合,如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資源部门、社科院、农科院和各类土地整理机构、房产企业等,依托学科优势,把握社会公共治理热点,发展“三农”智库,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智库、农村发展智库、乡村振兴智库、高质量农业发展智库等,积极参与政府、企业的项目申报、投标或决策,服务于乡村振兴、农村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复垦整理、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增强组织协调、政策规划能力,强化公共管理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衔接,从技术服务话语权为主向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话语权并重转变。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自立项建设以来,形成了初步的学科方向及学科团队,拥有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态势良好,社会需求强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存在建设时间短、教授人数少、科研创新弱、管理服务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河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要多方面整合学校内外、学院内外资源,联合相关学科与相关部门,优化学科布局,加快学科团队建设,积极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公共管理的社会服务话语权,在保持地方农林院校特色背景下,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茂盛.解读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与方向[J].华章,2014(24).

[2]薛澜,彭宗超,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2002(2).

[3]胡伟艳,蔡银莺,彭开丽,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5).

[4]黄崴,陈武林.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沿革与现状审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3).

[5]喻燕,卢新海.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0(1).

责编:初 心

基金项目:2020年河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科教双融合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多维联动培养模式探索”(编号:XJG2020[21]-022);2020年河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地籍管理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编号:XJG2020[21]-070)

作者简介:李玲(1973— ),女,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李栋浩(1990— ),男,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王秀丽(1983— ),女,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学科发展公共管理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