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系统梳理大学生“幸福成长训练营”实践项目的实施主题与愿景、实施方法与过程,分析项目的主要成效及经验,并形成理论思考,以期为高校提升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心理资本;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幸福成长训练
近年,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河南理工大学探索实施了“幸福成长训练营”项目,该项目遵从“心理育人”指标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品质养成与心理健康相结合,基于心理资本视角,引入积极心理学方法,着力构建集理论教学、团体实践、咨询服务与预防干预为一体的方法体系。在实践训练中,“幸福成长训练营”项目通过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心理资本,不断增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归属感。笔者对该项目的实施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反思,以期为探索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
一、项目主题与愿景
(一)项目主题
“幸福成长训练营”项目聚焦特殊群体学生心理资本核心要素,以“感悟幸福、发现幸福、突破自我、晒出幸福、成就幸福人生”为主题,旨在通过实施幸福成长训练,教育引导高校青年学子在参与过程中,让他们逐渐树立“自信乐观、积极分享、爱心绽放、感恩宽容”的价值追求,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学会分享和传承幸福的方法。
(二)达成愿景
通过实施“幸福成长训练营”项目,达成以下七个方面的愿景:一是促進参训者自我意识的觉醒,提升参训者的觉察能力。二是促使参训者清晰地认识自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三是提升参训者的积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四是让参训者通过练习倾听,学习尊重,提升其人际敏感度和人际沟通技巧。五是促使参训者在参与幸福训练的过程中学会感恩、知晓责任、学会担当。六是促使参训者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七是促使参训者正确看待挫折,提升自信和抗挫能力,成就幸福人生。
二、项目方法与过程
(一)理论基石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马丁·赛利格曼将幸福定义为五个维度——PERMA,即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沉入其中的感觉(Engagement),友谊、爱情等人际关系(Relationship),生命的意义(Meaning),成就感(Achievement)。“幸福成长训练营”项目组将团体辅导技术与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PERMA理论模型相结合,在调研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特别是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生活情况与幸福指数的基础上,探索实施该项目。
(二)项目实施
项目采取招募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实施契约式管理。项目实施前后要进行对比,对参与幸福成长训练的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活动成效。
前期调研突出一个“深”字,确保项目主题与学生需求高度契合。在正式招募学员组建“幸福成长训练营”前,项目组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关于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7份,回收率为94.35%。其中,男生有153名,女生有64名;文科生有26人,理科生有52人,工科生有139人;来自城市的学生有61人,来自农村的学生有156人;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有49人,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有168人。项目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形成测评报告,发现一部分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一部分特殊群体学生认为自己受心理状况、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因素影响,感觉并不幸福。同时,学生表达了希望通过科学的指导,改善自身现状,提高幸福指数的意愿。
项目设计突出一个“精”字,以确保项目内容设置科学严谨。该项目以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心灵家园”作为主要基地平台,将训练内容分为2个模块、8个具体项目,共计16学时。这样一套完整的幸福成长训练,不仅能够帮助特殊群体学生解决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更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模块1是心理特质训练。心理特质是一种面对情境时,个体具有的直觉而自动化且相对稳定的行为意向,它包含着认知、情感和动力的过程,而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很多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它是可以教育、培养和训练的。围绕这个模块,项目组注重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抗挫力、沟通力与情绪控制力四个板块的心理特质训练。模块2是幸福能力训练。幸福能力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内在的心理修炼,是获得幸福的动力和能量,是创造幸福的软实力,是幸福人生的原动力。在对学生实施幸福成长训练的课堂上,项目组从心理层面和素质层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力、情感力、健康力与意志力四个板块的幸福训练。
项目组依托团体辅导、心理情景剧、电影文本、纸笔练习等心理辅导技术,设计出“发掘自身优势”“充分认识自我”“练就积极心态”“科学情绪管理”“感恩与乐观”“信任与责任”6个训练项目模块。这些模块所起到的作用有:帮助学生在释怀、体谅、真诚、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促使他们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探索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充分体验到归属感与被接纳感;帮助他们跨越沟通障碍,顺利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项目组通过一整套幸福成长训练,最终实现三大成果。一是打造幸福课堂。项目组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幸福成长训练实施过程,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等,对学生开展幸福教育、幸福干预和幸福训练。在课外,参与项目训练的学生开展以教师提供资源为主的自主性学习;回到教室,师生、生生之间以情景体验、辅导答疑、互动讨论等为主要形式,进行充分交流。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你教我学”“你讲我听”的被动学习模式,通过体验教学与案例教学,打造师生平等、和谐相处的新型课堂。二是塑造幸福学生。项目组创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对“意义”“价值”“优势”等内容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感受“抱怨”“自卑”“悲观”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对训练主题进行问题设置,发动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达到互启互促和集思广益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不断体验投入与沉浸,春风化雨般地改变学生的幸福定点,提升幸福阈限。这些方案能够给每个参与幸福训练项目的学生安装“我要幸福”的心锚,并不断激励他们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系统”。三是构建幸福班级。项目组预设“新生活、欣课堂、心成长”“团队见面谈意义”“善用优势促成长”等主题,帮助学生克服长期依赖电子设备、沉溺网络等不良习惯,使他们能够放下精神重担、释放内心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认知、感受、获得幸福。幸福班级还营造民主开放、互助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促使学生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信任的幸福人际关系。
训练方式突出一个“新”字,以确保幸福训练取得实效。“幸福成长训练营”采取集中与分散同时进行的训练形式。集中训练的基本流程包含学生热身—教师引导—理论讲授—游戏活动—分享感受—教师总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并给予学生较多的活动自由,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除负责讲授部分理论知识外,其余时间主要用于引导、评价、答疑、总结。在集中训练的同时,训练营还采取主题班会、小型沙龙等非集中训练形式,帮助师生之间加深了解与信赖。此外,训练营还建立QQ群和微信群,让教师与学生随时保持沟通联系,并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结果评价突出一个“实”字,以准确把握学生训练效果。项目组从训练内容出发,结合每个学生心理行为成长的实际需求,进行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考核。一是在每次课程进行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二是在每次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在生活中积极与人沟通,融入集体,不断成长。三是在实践环节,组织学生策划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爱心公益、校园环保、骑行野炊等,为他们的幸福人生积累宝贵经验。
追踪建档突出一个“全”字,以把握学生成长脉搏。项目组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入档材料包括学生报名表、承诺书、性格测试量表、课程收获感言、分组才艺展示材料、未来规划畅想书等。通过后续的追踪调查,项目组描绘出学生心理行为成长的轨迹,为改进项目收集可靠翔实的资料。
三、成效及经验思考
(一)主要成效
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共招募了10期学员,推广到河南理工大学工商学院、财经学院、土木学院等15个学院,近4000名学生参与其中,且参与学生人数和规模逐年增长。
为调查了解“幸福成长训练营”的教育实效,项目组加大对参与训练学生的定期跟踪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基层班级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情况。项目组在后续调查中发现,“幸福成长训练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积极且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心理上的,也是实践上的。项目组通过对学生参训前、后的跟踪测试和对比分析,发现他们在自我认知、情感表达、有效沟通、健康管理等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学会了体验幸福、表达幸福、分享幸福甚至创造幸福。
诸多实践表明,实施大学生幸福成长训练实效显著:切实满足了受训学生追求幸福感的需要,纠正了受训学生幸福观错位现象,弥补了学生幸福能力不足;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特殊群体学生的积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提高了其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乐观心态以及感恩心态;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有利于”的工作目标,即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育人质量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推广价值。
(二)经验思考
大学生“幸福成长训练营”主要是团体训练,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参与体验,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明显改善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取得预期效果。项目组由此得出以下经验。一是针对学生个体,实施幸福成长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了心理自助。积极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项目注重引导特殊群体学生挖掘人性优点,找到自身优势,从而帮助他们恢复人性的积极面。训练中,通过挖掘困境中个体的自身力量,可以对学员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二是构建群体关系,实施幸福成长训练,实现了朋辈互动。项目充分利用团体辅导技术和心理动力学的“场理论”,为学生提供安全温馨、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通过探寻自我与积极思考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特殊群体学生实现了在朋辈互动互助过程中的心理自助,有效提升了生活品质和主观幸福感。三是教师转为教练,改变传统育人模式,实现了改革创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带领训练的教师采用多种心理辅导技术手段,通过组建团队、课程游戏、情景短剧、才艺展示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现场气氛热烈,训练效果显著,这是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难以比拟的,值得推广借鉴。
开展大学生幸福成长训练,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是基于心理资本视角,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探索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创新性实践。它更加突出地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预防”功能放在首位,将积极心理学原理与团体辅导技术结合,引导特殊群体学生自我教育,在广大学生中掀起了一场“突破自我、寻求价值、寻求幸福”的热潮。项目的实施,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心理品质,预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發挥了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责编:任 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学研究项目“心理资本视域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20-ZZJH-166)
作者简介:孙玉平(1978— ),女,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