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晶
(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外交实践中,人文交流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共同构成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1]。在现代国际关系层面,中外人文交流不仅包含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与思想交流,也逐渐成为文化与政治领域的突出现象。因此无论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还是推进国家间的文明互鉴,人文交流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渗透到对外交往的各个领域。
就国际格局而言,中蒙俄三国关系发展对于实现国家富民安边战略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现实意义。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全面深化中蒙俄三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在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的前提下,持续有效的人文交流活动能够实现中蒙俄三国文化领域的交融契合,促进政治互信与经济互助,实现各方利益认同。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中蒙俄三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堪称国家间抗疫协作典范。然而疫情的冲击也使共建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面临新的挑战,亟待升级人文交流路径建立新型的合作模式。后疫情时代,面对疫情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中蒙俄携手应对各种风险,通过坚守高远的战略眼光展开高层次宽视野跨学科的探索,实现学术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以及实践创新的规范性,有助于中蒙俄经济走廊与人文走廊建设的深度融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建构了中蒙俄人文交流模式的全新探索。进入新时期,我国对外人文交流已经从传统的单向沟通模式转变为多向共享机制,这种转变折射出人文交流的对话性、协作性与包容性。换言之,持续有效的人文交流活动能够实现中蒙俄各领域的交融契合,促进政治互信与经济互助,实现各方利益认同。中蒙俄三国通过常态公共外交手段在公关外交、媒体外交、人文外交等领域进行对话,通过危机公共外交手段对重大突发事件、负面国际舆论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风险监测与危机管控,同时充分利用跨国企业、学术智库、非政府组织、海外华人华侨等资源开展民间外交活动,能够有效地营造良好的人文交流氛围,搭建互利共赢的交流平台,寻求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奠定社会根基。事实证明,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蒙俄三国线上、线下的互动频繁,政治、经贸、人文领域的合作并未因疫情等外部因素而停滞,以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活动正在不断深化。
图1 中蒙俄人文交流模式
近年来中蒙俄三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引领战略共识,加强顶层设计,三边合作稳步推进,人文交流领域成绩突出,形成一批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成果。疫情以来,习近平主席与蒙俄领导人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经贸、环境、人文、多边合作指明方向。2020年初中国疫情最严峻时刻,蒙古国前总统巴特图勒嘎作为疫情暴发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甚至蒙古国的官方媒体对于中国抗疫行动同样表现出肯定,几乎没有出现疫情防控相关的负面舆论[1]。中蒙两国外交部长互访,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共识。面对全球疫情,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普京总统共同引领中俄战略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两国世代友好理念,推动经贸、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务实合作,新业态、新动能双边战略合作在疫情中逆势前行,积极推进“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成为共同维护区域安全稳定与国际公平正义的中流砥柱[2]。
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蒙俄三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团结合作共担安危。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三国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在中国困难时刻,蒙俄人民给予了宝贵的支持;当蒙俄深陷疫情,中国人民同样“投桃报李”星夜驰援。作为山水相依的友好近邻,蒙古国政府向湖北抗疫医务工作者捐赠3万只羊,湖北同胞回赠蒙古国人民青砖茶和宜红茶,共同谱写“羊来茶往”的外交佳话,成为两国合作抗疫的一大亮点[3]。此外,在全球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克服困难向蒙古国无偿援助疫苗,为遏制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蒙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中蒙边境口岸“绿色通道”的启动,是保障双边人员与物资往来的必要举措,也是中国在疫情以来同周边建立的首条“绿色通道”。同样在疫情初期来自邻邦俄罗斯的“俄式支援”也温暖了中国人民的心。2020年2月5日,载有防疫专家和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伊尔-76军用运输机抵达武汉,持援武汉抗击疫情。几天后,俄罗斯又向武汉捐赠了总计183立方米的医疗物资。于是在俄罗斯疫情日益严重之时,中国政府、地方政府、中资企业、社会公益基金、民间团体等机构纷纷伸出援手,捐赠了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并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进行技术援助,展现了中俄两国的特殊友谊。
肆虐的疫情严重限制了国家之间的人员往来,于是中蒙俄三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利用远程交流的形式克服地理空间的阻隔,为搭建“数字绿色通道”提出新思想新倡议。首先,国家元首通过云外交的形式保持经常性沟通,锚定三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推进三边关系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其次,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现实虚拟等科技运用,疫情期间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为代表的文化机构将工作重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化身线上文化推广大使,通过在各大社交媒体发布导览,带领俄罗斯民众云游中国,足不出户领略中国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再次,受到疫情的影响,扰乱了很多留学生的返校计划,很多高校将课堂学习转移到线上,通过丰富精彩的“云端”教学模式帮助留学生获取知识,进一步为中蒙俄青年学生搭建学习对话的平台。最后,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邀请来自三国的专家学者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共同探讨“高质量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共赢的新举措新路径”“新时代中蒙俄三国数字经济的实践与经验”等议题,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走深走实走好。
尽管合作抗疫为中蒙俄三国的人文交往指明了方向,但是疫情背景下中国与蒙俄进行人文交流实践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值得反思。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造成严重冲击,加之中蒙俄三国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显著,如果国家间缺少合作共赢的发展思维,相关部门之间是否协作配合值得商榷。第二,当前三国人文交流多以政府为主导,官方色彩浓重,导致民众对于文化内容输出易产生抵触,民间参与力度不够,民间角色并不突出。第三,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不足,对内话语体系和对外话语体系区别明显,很难贴近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面向不同受众实现精准传播,也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人文交流的现实问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气候环境问题、暴力恐怖主义、全球疫情蔓延,为国家间和平发展带来挑战。人文交流是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进行交往的有效形式,更是促进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首先,在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下互学互鉴,寻求中蒙俄文化对话交流的可能是开展中蒙俄经济走廊人文交流研究的首要前提。国家主体间的文化认同决定了开展国际交往的成败,如果一国民众对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认知差异,就有可能造成文明交往过程中出现互为镜像的跨文化障碍。其次,中蒙俄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差距明显,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分别形成了各自的宗教信仰、民族观、文化观与价值观。不同于蒙古国以藏传佛教、俄罗斯以东正教作为主要宗教信仰,中国政府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再次,尽管长期封建专制的历史背景使中蒙俄社会普遍遵循服从权威的集体主义心理,但是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认同。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遵循多元文化认同,蒙古国推崇君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祖先崇拜与民族文化认同,而俄罗斯则倾向于以东正教为主体带有宗教性的东西方文化认同[1]。最后,中蒙俄国家政治体制差异、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意识形态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带一路”的落地以及民心相通的实现[2]。中国政府只有有效利用国际广播阐释自身的发展观、文明观、人权观、生态观以及全球治理观,积极寻找共性文化特征,尽量避免造成“文明冲突”或“文化休克”,才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梳理人文交流的内涵。
民意基础一直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社会根基,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参与推动人文交流合作与发展的进程。首先,当前中蒙俄人文交流机制根据国家自身需求在各自的政策框架下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了人文交流活动的实际效果。事实证明中国与蒙俄当前的交流路径仍停留在由内向外的单向传播,在“文化节”“旅游年”“博览会”“智库高端论坛”等交流活动中政府仍然是主要推动者,每项活动虽有特定的受众,但民间交流不够深入,内外结合的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其次,中蒙俄经济走廊政治、经贸与人文合作的关键在于沟通渠道通畅,而语言文字成为制约中蒙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导致国内民众了解蒙古与俄罗斯的渠道受限,对于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民俗等方面缺乏了解,造成对蒙俄存在刻板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欣赏与习得需要专业化的文化土壤,对国外受众的文化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民众对于开展人文交流的需求并不迫切。再次,我国学者在进行中蒙俄相关研究时多将重点集中在政治经贸领域,缺少对于人文领域的系统性探索。同时一些国外学者担心,由于目前俄罗斯经济持续走低以及蒙古国政策环境的不稳定性,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会使蒙俄两国在经济上成为中国的附庸,因此表现出的合作意愿非常有限[3]。加之西方媒体“中国威胁论”的蛊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间互信度不高。最后,国外民众对于一个国家的认知很大程度是由对方国民素质决定的,官方话语建构的国家形象很容易被个体层面的行为映射所消解。由于我国公民在参与对外交往中主体意识不强,缺少对社会责任的定位,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和声誉的意识薄弱。一些跨国企业在对外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政策法规、宗教信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略社会责任,在当地造成一系列环境、生态、噪音等问题,引发当地民众的抵制。
新冠病毒的肆虐引爆了舆论生态,残酷的疫情背后是国家间话语权的争夺,把握对外传播信息脉络则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事实上当前国际社会的话语体系依旧处于“西强中弱”的局面,蒙俄民众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一部分来自西方传播体系的塑造。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公布的舆情监测数据,俄罗斯主流媒体对于中国报道中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但是在涉及中国军事发展建设时往往带有负面色彩[4]。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西方政客公然将病毒溯源政治化,鼓吹“中国病毒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赔偿论”等荒谬言论,破坏全球抗疫局面。与之相伴,一些媒体沦为谎言放大器,利用自身的话语优势进行议程设置,戴着“有色眼镜”妖魔化中国形象,一方面诋毁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污蔑中国通过疫苗外交来扩大影响。事实证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意味着无法主动设置议题,在国际舆论战中面对诋毁往往容易处于被动,陷入被恶意污名和脸谱化的尴尬境地。另外,外宣部门作为媒体外交的主体,在进行文化传播时采用宣传式的“我说你听”难以触及人心,“只听不说”的传播方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民心相通。因此,面对国际话语沟通困境,中蒙俄经济走廊对外交往中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探索构建中国国际话语的传播体系,是开展媒体外交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及媒体对外发声能力的核心所在。
疫情时期的相互援助是危机公共外交的标准范式,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尽管疫情对全球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危中有机,合作抗疫不仅使中蒙俄的友谊更加深厚,也体现各方同舟共济的决心,共同助力全球疫情走出至暗时刻。在后疫情时代,探索中蒙俄人文交流转型路径,是摆在当前国家决策层与学术界的一大课题,对全面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走深走实走好具有重要意义。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必将逆势而为,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为重塑人文交流模式提供崭新思路,通过创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体制建设,实现人文交流主体多元化、人文交流内容多样化、人文交流路径多向化与人文交流评估多角度。
1.积极落实政府高层外交引领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为多元主体参与到人文交流过程中提供了可能。首先,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发展之路”战略和俄罗斯远东发展战略实现对接,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共建,为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展开奠定基础[5]。其次,实现人文交流主体的多元化,对外交往的行为主体不能单纯停留在国家政府层面,我国海外媒体机构、海外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跨国企业、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团体,学术智库,甚至包括走出国门的游客、海外务工人员都应担负责任使命,充当对外交往的生力军。最后在中蒙俄携手抗疫的背景下拓展人文交流空间,以卫生外交为切入点,围绕中医蒙医养生应对全球健康问题的独特价值,深化健康产业合作发展,推动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将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纳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中。
2.充分发挥跨境民族纽带作用
在中国文化跨国实践中,重点是在多元文化认同下增加文化对外感召力与影响力,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间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体系、宗教信仰差异显著,因此在三国思想文化的碰撞中,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够实现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产生共鸣相互融合。俄罗斯族与蒙古族在中国属于少数民族,在蒙俄两国则作为主体民族而存在,充分发挥跨境民族的纽带作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认同。中蒙俄各民族广泛参与,三国民众分享文化交流成果,逐渐扩大人文交流格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一方面要配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另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将优秀文化内核提炼展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以世界主义为代表的普遍认同话语之下得到肯定。”[6]
1.打造共性公共文化产品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仅是经济与科技实力的腾飞,而且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也逐渐凸显。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下,中蒙俄立足传统民族草原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多元发展。通过政府高层的外交引领,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打造共性文化产品,将人文合作上升为国家项目,从国家层面加强中蒙俄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在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积极探索官民并举的对外交流模式,整合畜牧文化、宗教文化、蒙古文学、民族医药学等资源优势。此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体合作延伸媒介触角,提供国际化的公共媒介产品,为科技创新、艺术展览、影视节目制作、音乐展演、民间创作、图书出版等活动提供交流平台,推进不同地区与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实践尽量避免宏大政治叙事,从草根群体深挖符合中蒙俄文化价值的多元表达,打造为蒙俄民间所接受认可的“文化IP”。
2.丰富对外沟通传播内容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时代诉求决定了对外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一些民众缺少全面了解真实中国的信源渠道,对于中国的崛起呈现出消极态度。因此我国长期以来致力于加强与各国民众的友好往来,凝聚共识消除偏见。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多主体、立体式大外宣传播体系中,有必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文化交流、媒体合作、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学术交往、智库交流、公益组织等领域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实现信息广泛触达,保证中蒙俄数字人文交流顺利开展。国家同时应重视跨文化传播与小语种人才的培养,组建符合新时代国际传播需求的人才队伍,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与分众化表达,与当地媒体、网络意见领袖、专家学者展开合作,富有亲和力地宣介中华文化精髓,实现精准化本土化传播,扩大知华友华的朋友圈。
1.建立健全多元合作模式
中蒙俄三国政府通过建立长期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实现“教育交流”“旅游交流”“文化交流”等主题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完善中蒙俄三国教育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互派访问学者、提供教材设备,扩大教育交流领域的合作。健全文化领域合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开展友好城市外交,夯实人文交流基础。实现跨境旅游品牌建设,务实推进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合作,以“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为轴线设计改造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三边边境城市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切实推进旅游产业的跨境合作[7]。同时积极推动三方数字经济跨境合作,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基础设施信息化与数字化。最后,将中蒙俄智库国际学术交流机制化,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学者作用,深入落实中蒙俄智库合作机构关于共同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倡议,为后疫情时代中蒙俄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2.创新全媒体外交运作机制
习近平主席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8]。在媒体外交的运作过程中,不仅有效发挥本国大众传媒的喉舌作用,同时积极运用他国大众传媒的传播功效,提供信息、影响舆论、塑造形象、设置议程。面对“武汉病毒”“中国瘟疫”的污名化标签,在“抗疫”与“抗议”的夹击下,中国外宣媒体不应裹挟在“对冲式”或“口水战”的舆论反击中,而是耙梳社交网络的传播链条,拓宽信息沟通的传播路径,提升话语争夺的艺术策略,实现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全球化。同时,互联网在人文领域的渗透与融合,让社交媒体成为中蒙俄青年交流的新场域,并且衍生出新型的媒体外交形式,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的全媒体外交格局。中国媒体通过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TikTok、Youtube等深受青年人青睐的网络平台创建账号,用汇通中外的语言表述开展民间外交,收集反馈真实民意,某种程度上既拓展了对外交往的维度,也展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主张。
图2 媒体外交的运作机制
1.完善效果评估与反馈
在人文交流的战略规划与实施中,效果评估作为最终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外交工作的痛点。我国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最终目标是立足中华文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然而推进民心相通是一个长期动态曲折的过程,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常态公共外交活动是否以有效的形式达到既定目标,危机公关外交是否在突发事件中实施正确引导,都成为评估中蒙俄人文交流效果的衡量标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文交流的研究聚焦在“做的是什么”“做的怎么样”“应该怎么做”三个维度[3]。几乎所有中国学者将“应该怎么做”作为人文交流的研究重点,对于“做的怎么样”则受限于在特定环境下时间与空间以及评估对象的复杂性。鉴于此,中蒙俄在疫情防控新常态背景下开展人文交流,除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外,还要制定人文交流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成立合作协调与保障部门,不仅对人文交流的主体、形式、机制、路径等进行自我评估,还应结合目标受众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多管齐下寻找差距,发现弊端及时整改,统筹规划协调解决中蒙俄在人文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2.提升危机管控与治理
全球疫情的爆发,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危机公共外交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公共外交工作的重点。在疫情背景下,有必要探索符合三国文化价值观的人文交流危机控制体系,将我国的抗疫资源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不仅能够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寻求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同时还有助于探寻危机外交的实现路径。第一,中国需要探讨如何推动区域公共卫生合作,与周边国家交流防疫经验共享药物和疫苗研发信息。第二,中蒙俄三国在合作抗疫联防联控的前提下建立人文交流“绿色快捷通道”,恢复人员往来。第三,借共抗疫情的契机寻求建立新的价值链条,通过扩展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路径升级。最后,深入探讨如何形成有效的多边合作与区域合作机制,引导中蒙俄三国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规则体系,进而提升亚洲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有利巩固战略互信,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有必要继续加强战略协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助力打赢病毒阻击战、经济复苏战、民生保卫战以及国际舆论战。
纵观当今国际局势,国际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复杂环境下,中蒙俄三国战略合作价值则显得尤为突出。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构建中蒙俄三国人文交流全新模式,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对外开放的人文格局,寻求与蒙俄在教育、文化、旅游、媒体、体育、科技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是推动三国关系稳健前行的重要途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开展人文交流对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共同创造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融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在疫情保卫战中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做实做大以民心相通为导向的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作为山水相依的好邻居,经贸互利的好伙伴,中蒙俄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频繁的民间往来定能开创“一带一路”开放、多元、共赢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