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分析

2022-04-25 10:34
健康之友 2022年8期
关键词:穿刺术脑部血肿

李 毅

(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外二科 重庆 405400)

大量脑出血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前者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预后效果较差,难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患者出现死亡的概率超过70%[1]。后者虽然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患者的死亡概率也超过40%。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就需要积极探索对患者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大量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造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高血压所致的大量脑出血患者,共计8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之间。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先入院40例设为B组实施传统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入院的40例设为A组实施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A组男女比例为26:14,年龄41到77岁,均龄50.2(s=5.7)岁;高血压病程为2年到20年,平均病程为8.4(s=2.1)年;发病部位为:2例患者丘脑区发病,4例患者顶叶发病,7例患者额叶发病,12例患者左基底节区发病,16例患者右基底节区发病。B组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42到78岁,均龄50.5(s=5.5)岁;高血压病程为3年到19年,平均病程为8.2(s=2.0)年;发病部位为:3例患者丘脑区发病,4例患者顶叶发病,8例患者额叶发病,11例患者左基底节区发病,14例患者右基底节区发病。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脑部CT检查,确认患者的脑出血部位以及血肿体积,指导患者静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在这个基础上对A组实施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治疗流程为:首先,在患者血肿扩大后的6小时内或者是发病后的6小时到7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手术。在患者进入手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的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需要根据患者的脑部CT检查结果,确认对患者的穿刺点,并进行标记。使用利多卡因(浓度2%)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在确认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进行穿刺。同时,根据患者的血肿体积选择穿刺针(如果患者的血肿体积不超过60毫升,则可以使用YL-1型单针;如果患者的血肿体积超过60毫升,则可以在患者上下极端1.5厘米到2厘米处分别置入一根YL-1型单针),将穿刺针头置入患者的血肿位置后,通过连接吸引装置,将患者病灶处的淤积血液清洗干净,再使用尿激酶(浓度为万U)进行反复的冲洗,在清洗的过程中,对清洗液细致观察,直到清洗液为清澈状态后即可。在为患者完成手术后,注入尿激酶(浓度为2万U),并将引流管关闭4小时,之后再彻底引流。对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确认患者的血肿残余情况,决定是否通过尿激酶进行溶血治疗。

对B组实施传统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流程为:首先,在患者进入手术后,指导患者取正确的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在确认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进行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脑部CT检查结果,在患者病灶距皮层的最近点做切口。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开患者的静脉窦、重要功能区、多血管区以及主要血管区。对确认的切口部位做4厘米长切口,然后进行颅骨穿孔,对患者的硬脑膜做十字切口后进行悬吊。通过探针穿刺后将患者的脑皮质切开,使患者的病灶可以充分暴露,通过注射器将血肿的液态部分抽吸干净,再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半固态、液态血肿进行清洗,对发现的活动性出血点采用电灼止血,在彻底为患者清洗干净血肿后,需要在将明胶海绵贴敷在患者的血肿壁。术后需要为患者注入5毫克地塞米松以及尿激酶(3万U到5万U),保留3小时后开放引流。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受治疗前、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值为0分到3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同时,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脑疝)发生情况。并且,在对患者治疗后,评估对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头疼、呕吐以及昏迷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确认血肿彻底清除,患者的病残程度为0级或1级,具有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幅减轻,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确认血肿大部分被清除,患者的病残程度不超过3级,具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CT检查,确认血肿大部分未清除,患者的病残程度超过3级,丧失生活自理能力)[3]。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P<0.05表明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A组高于B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n/(%)]

2.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n/(%)]

2.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提高。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A组优于B组(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A组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7.6±4.2)分,B组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8.2±4.5)分,两组治疗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提高。A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4.6±2.1)分,B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2.9±2.5)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A组好于B组(t=22.664,P=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我国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这就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是显著提高[4]。该病将会对患者的血管、器官以及组织造成长期的慢性损害,这就使患者很容易会出现多种相关并发症,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脑出血[5-6]。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的大脑出血量超过40毫升、小脑出血量超过10毫升,则被称之为“大量脑出血”,这不仅会提高对患者的治疗难度,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一旦患者出现脑室受压移位变形或者是中线移位等问题,将会使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到90%以上[7]。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病灶损害面积较大,将会引发占位效应,还会造成患者出现继发神经损伤。尤其是血肿不仅会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直接的损害,还会引发患者出现脑组织水肿问题,从而使患者的颅内压显著提高,脑灌注量则会迅速下降,给患者的脑组织带来原发性损伤。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不断的完善,使得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更为广泛。通过微创穿刺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对患者的机体损伤,还可以在患者发病早期尽快进行手术,从而能够缩短对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同时,在对患者施术时,可以采用局部麻醉进行,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全麻并发症[8]。相比常规开颅手术,更加的简单快捷,可以大幅减少对患者的施术时间以及出血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继发性脑水肿症状,还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问题。在对患者施术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纠正患者脑部的占位效应,使患者的颅内压可以迅速降低,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着极其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即可完成治疗,治疗过程的密闭性较好,防止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再加上采用尿激酶对患者的病灶区域进行有效冲洗,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出现后遗症。由于对患者的机体创伤较小,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也更为理想,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更为认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A组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A组优于B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A组好于B组(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

综上所述,对大量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效果的更为理想,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有效纠正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穿刺术脑部血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