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疗法及功效

2022-04-24 04:11周展河
医学概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针灸推拿睡眠障碍失眠

摘要: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由来已久。在中医学中,失眠即是“不寐”,从古至今诸多医家对不寐都有着深入的探讨与论述。不寐病因有很多,但多以情志、饮食等内伤病因为主,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胃、肾密切相关。不寐有虚实之分,但虚证尤为多见。因此,在治疗时,应分清虚实,辨明脏腑,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同时佐以安神之品,并积极配合心理治疗。通过不断总结前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医对不寐的治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整体审查、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针刺、推拿等特色疗法对不寐进行治疗。这些疗法均各有特色,能够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是治疗不寐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对失眠的中医疗法及功效进行总结综述,以期促进失眠的中医治疗发展。

关键词:失眠;睡眠障碍;中医;针灸推拿;治疗

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成年人失眠的发病率约为10%[1-2]。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影响日间功能(如发生认知能力下降、疲劳、情绪障碍等)的清晨觉醒是失眠的主要临床症状[3]。现代医学有关失眠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对睡眠觉醒的神经生理、失眠的诊断分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不小的进展,对失眠的发生发展机制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4]。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主要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具有心理行为资质的人员较少和依从性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是多以药物治疗为主[5]。但有研究显示,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失眠会增加死亡风险[6]。在中医中,失眠即“不寐”,在《内经》称“不得卧”、“目不瞑”。自古至今,医者多从阴阳失交、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五脏六腑失和,或邪扰心神等病机论述失眠。临床上应用中医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安全性高[7],本文就对失眠的中医疗法及功效进行探究。

一、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即中医所称的“不寐”,亦有被称为“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卧不安”者,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8]。不寐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常会给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妨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而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由来已久,历代医家对不寐均有详细的论述。

二、失眠的病因病机

古往今来在传统医学诊疗下治疗不寐时古今众多著名都医家极其重视注意补益人体心脾[9];同时因为人体脾胃与其他四脏相互影响,故治疗不寐病时一定要与五脏六腑相互兼顾,特别是五脏六腑的精气血精液往往互相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产生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辨证论治思维。

(一)感受外邪

感受外邪可导致不寐的发生。当人体受到外邪侵扰时,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气血失衡,脏腑经络失养,神不守舍,进而发生不寐。人与天地相参,五运六气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四时邪气亦各有不同,因此对人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凌燕[10]等认为,外邪均可侵犯人体,如风、寒、热、暑气等等,客于人体脏腑经络,从而引起脏腑功能失常,气血经络失和,最终导致不寐的发生。

(二)情志失常

中医认为,五脏与五神相互对应,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魂、神、意、魄、志,并且又和怒、喜、思、悲、恐相互对应。因此,情志的异常和波动都会使得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常,从而发生不寐,如《类证治裁·不寐论治》云:“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中医对于失眠一病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相应的论述,《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其病机为阴阳失交导致的阴不纳阳与阳不敛阴。在中医藏象理论中心居上属火、肾居下属水,人体健康的生理状态下,心肾得以交通达到“水火既济”,使得肾水不寒且心火不亢。若心阳亢胜或肾水过于阴寒导致心火不能下降于肾同时肾水不能上滋于心,则心肾不交,出现不寐、怔忡等一系列症状。《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编著)中云“阴阳互藏其宅……肾火守于下,心火守于上,而三焦火之道路,能引二火相交”。心火属君火,肾火属相火,心火为一身之主宰,肾火主阳气之根。心肾之火不安则可认为其心肾阳虚,心肾同属少阴之经,阳虚寒化易出现“但欲寐”,达到精神困倦焦虑的状态。燕燕[11]等认为,恼怒、喜极、思虑、悲忧及惊恐等五种因素均可引起不寐,情志失调则损伤五脏,耗伤阴精,精血不足则阳无以入阴,致使心神不安,引发不寐。王晓强[12]等认为,五脏若耗伤精气,则神失所养,或有邪气侵扰五脏,神亦有不安,致使五神不能安守其所对应的五脏之中,从而导致不寐的发生,并具体划分了五神损伤所致不寐的类型,如魂伤气郁致不寐、神伤气散致不寐等等。

(三)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胃失和降,阳气浮越于外,从而导致不寐,如《内经》中便有 “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经典论述。胡霞[13]等认为,饮食不节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同时,引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也会造成不寐。贾海骅[14]则对饮食不节进行了论述,具体探讨了饮食不节的内涵和可以划分的类型等等。

(四)年老、病后体虚

年老之人精血衰少,久病之人亦伤及阴精,以致营血亏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如《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徐波[15]等认为,产后亦可出现不寐,是因产后气血亏虚,气血不足则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阴不能入于阳而导致的。

(五)劳逸失调

劳倦可分劳身与劳心,劳身太过则伤精耗气,精血内耗,心神失养,神不内守,从而导致不寐。劳心太过则伤及心脾,心神不安而引起不寐,如《景岳全书》云:“凡人以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此外,过劳可致不寐,过逸亦可导致不寐的发生。过逸则安稳少动,致使脾虛气弱,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不寐。

(六)体质因素

不寐的发生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体质强、弱所导致不寐的原因则各有所不同,如《景岳全书》中便将体质分为“素盛”和“素弱”,并针对两者病机的不同提出了具体治法和方药。王晓秋[16]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平和质的人不易发生不寐,而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的人则更有可能发生不寐。

三、失眠的中医治疗及功效

(一)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

临床上治疗不寐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四诊合参,明确患者所属的证型,加以辨证施治。在治疗时,可参考书籍和指南中列举的常用方药,如《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17]中建议,肝郁化火证方用龙胆泻肝汤,胃气失和证方用保和丸,瘀血内阻证方用血府逐瘀汤等等。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处方进行加减。又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故在遣方用药时也可适当结合参考五运六气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药物的加减,从而更为全面的把握疾病,更好的进行治疗。有学者提出对于亚健康颈肩劳损而心脑供血不佳,或营卫不通的失眠患者,用升陷汤配伍桂枝葛根汤加减;对于中焦脾胃不和、少阳枢机不通的失眠患者,用升陷汤配伍小柴胡汤加减;对于上热下寒、肾阴虚阳亢失眠的患者,以及失眠治疗后期巩固时气机已基本畅通的患者,用引火汤配伍升陷汤加减。大气固,阴阳通,神机宁,病药针芥相投,是以服之辄效如浮鼓。

2.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贮存简单,服用方便,减少了中药的煎煮过程,因此有部分患者会选择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不寐的中成药有很多,临床疗效也较为显著,如枣仁安神胶囊、百乐眠胶囊、解郁安神颗粒等等。枣仁安神胶囊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不寐,朱晓芹[18]等通过Meta分析证明,枣仁安神胶囊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百乐眠胶囊具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不寐,石效荣[19]等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百乐眠胶囊可以使患者的睡眠时间延长,并使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治疗不寐的疗效较好。解郁安神颗粒具有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用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所致的不寐,任君霞[20]等对解郁安神颗粒的服药方法进行了具体研究,说明不同的服药方法会对治疗不寐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侧面印证了解郁安神颗粒治疗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二)针灸治疗

临床上治疗不寐还可以应用针刺、灸法、推拿等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在辨证的基础上,可作用于人体的经络与腧穴,以通调全身气血,使得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治疗失眠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关元、三阴交四穴,针对不同分型病症患者还应注意下针不同的配穴,比如阴虚火旺型失眠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后多梦且易醒的症状,应配以太溪、大陵、肾俞、心俞;心脾两虚型失眠除了睡后易醒,还有心悸健忘的表现,施针时就应配心俞、脾俞、足三里穴位;肝郁化火型失眠常见头晕头痛的症状,对此应配肝俞、大陵、行间三穴;痰热内扰型失眠有厌食嗳气的临床表现,配丰隆、足三里、内关;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遇事易惊且常易多虑,故而配心俞、胆俞、阳陵泉、丘墟进行治疗。

刘聪[21]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对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患者进行针刺五输穴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董小庆[22]等通过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综合分析灸法治疗不寐的穴位和治法,其具体穴位可选百会、三阴交、神门、足三里、内关等等,具体治疗方法则可选用灸法配合中药、灸法配合针刺等等,并发现灸法不仅治疗不寐临床疗效确切,且与其他针灸疗法合用时,可以提升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使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是中医特色非药物治疗方案之一,既避免了中药汤剂口服的不便,又同时具备易于操作的特点。现代研究也表明耳部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以及淋巴管分布,通过这些通路,耳廓能够与机体其它部分发生交流联系[23]。而从脏腑辨证角度而言,不寐的病位在心,心主神明,神安即寐。肾精亏虚的患者由于肾未有充盈的精气,无法上荣于心,致使心肾失交,而不寐[24]。在研究选择的穴位中,神门穴为心经原穴,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皮质下调节大脑皮质和神经系统,加强心穴镇静安神作用[25],小肠经与心经互为表里,加之小肠穴可以营养心脉。同时,肝穴与肾穴可以补益肝肾促进心肾相交,脑干穴与交感穴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共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使用王不留行籽对相应耳穴的按压和刺激,能够通过增强对皮部穴位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通畅,从而活血通络、调节脏腑、阴平阳秘,从而改善患者失眠状况[26]。

(三)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法,通过刺激穴位,帮助人体缓解郁气,使气血充足,平衡阴阳之气,从而产生镇静、催眠的作用,因此推拿治疗的大多数穴位都在头部。推拿治疗所选择的穴位包括:太阳、头维、率谷、百会、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安眠、风池、肩井、三焦俞、大肠俞、心俞、膈俞、命门、中脘、天枢、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鱼腰、神门、四神聪等。具体推拿手法可以被分为:推法、抹法、拿法、扫散法、擦法。根据不同的失眠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医者要灵活操作推拿手法和配穴具体方式。专家研究通过对131例失眠患者的回访,统计到在所有失眠患者中临床治愈率占90%,通过推拿治疗有效率占96%。杨涛[27]等对推拿治疗不寐进行了系统评价,从而探讨推拿治疗不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发现推拿治疗不寐临床疗效较好,且未出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四)其他疗法

除了运用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治疗外,临床上在治疗不寐时还可选用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拔罐刮痧、音乐疗法、药浴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与方法;或者也可将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联合应用共同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王芳[28]等认为,穴位贴敷有刺激穴位的作用,并可以使药物由表入里,进而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张晓哲[25]对应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发现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临床上失眠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西医治疗失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证据证实,但长期应用却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依赖性等风险,且骤然停药可能会出现药物戒断反应或反跳性失眠。而中医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且改善失眠的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Ai H ,Wu X ,Qi M , et 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Active Compoun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uenza Virus by Virtual Screening[J]. Interdiplinary ences Computational Life ences, 2018. 35(2):204.

[2]Yu J ,Yue-Jin J ,Xiao-Lin Z . Discussion and prospect on the knowledge of insomnia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5,12(6):16-21.

[3]Singh A ,Zhao K .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Neurobiology, 2017, 135:97-115.

[4]邱菊,粟胜勇.中医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02):82-84.

[5]王凤珍.中医对失眠治疗方法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5(5):303-304.

[6]汪兵.中医对失眠的认识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2(14):18-19.

[7]胡海天.談談中医对失眠的認識和治療[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10):29-32.

[8]耿百乐,胡昕,田军彪,贾海忠.失眠症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6):26-28.

[9]李碧飞,杨宗保.针灸治疗失眠症的古籍配穴处方探究[J].中医药通报,2020,19(04):16-19.

[10]周清辰,杜广中,岳公雷,田鸿芳,赵吉平.不同刺激量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6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20,61(15):1334-1338.

[11]凌燕, 刘树林, 冼绍祥. 失眠的中医病名研究[J]. 中医学报, 2015, 30(12):3.

[12]燕燕, 郑洪新, 李睿. 情志"致"不寐与情志"治"不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9):2.

[13]王晓强, 王晓雷, 王惠芹,等. 以中医"五神"学说结合情志理论探讨失眠证治[J]. 江苏中医药, 2018, v.50;No.544(08):9-11.

[14]胡霞, 张波. 不寐的病因病机浅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3):3.

[15]李玉波, 梁媛, 郝改梅,等. 气郁的产生,病机演变及临床表现[J]. 北京中医药, 2019(5):4.

[16]谭爱华, 宋子瑜, 石和元,等. 李时珍对健忘的认识及《本草纲目》治疗健忘的药物特点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7):3.

[17]赵亚楠, 吴文忠, 刘成勇,等.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总结[C]// 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20.

[18]佚名.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6, 3(1):18.

[19]朱晓芹, 王博龙. 枣仁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 31(2):6.

[20]石效荣, 刘义升, 李艳江,等. 百乐眠胶囊用于失眠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2022(9).

[21]任君霞, 杨立波, 王保群,等. 解郁安神颗粒不同服药方法对失眠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6):3.

[22]独家能, 刘聪, 郝旭亮,等. 生理性失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014(029):37-40.

[23]董小庆, 黄琴峰, 谢晨,等. 艾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规律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

[24]容欢欢,聂莎,梁韬,陈炜钰.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01):174-176.

[25]马秀利.针灸治疗失眠有效护理分析[J].保健文汇,2020(01):10-11.

[26]钟林晓.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8):1066-1067.

[27]胡晗,袁瑞丽,李慧珍,史楠楠,樊新荣.中医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36-37.

[27]楊涛. 关于"失眠"和"神经衰弱"[J]. 家庭用药, 2021(12):1.

[28]王芳, 汪卫东, 张容瑞,等. 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9):5.

周展河 性别:男 民族:漢 出生年月:1960.10.02 籍贯:中国台湾

学历:碩士 毕业院校:上海中医药大学 现有职称:退休医生

单位名称: 科技人文研究院 邮编: 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猜你喜欢
针灸推拿睡眠障碍失眠
针灸推拿联合牵引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针灸推拿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探析
基于能力本位构建《针灸推拿》课程的思考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