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辉
受多种因素影响,A股行情越来越弱,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已经常态化。在这种状态下,投资者中签新股后弃购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但令人奇怪的是,新股发行价却仍然居高不下,资金超募也已经常态化。新股破发、中签弃购与资金超募并行不悖,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但三者却能一直相安无事,这说明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失灵了。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新股频频破发也不能阻挡新股高价发行?市场自发调节机制为什么会失灵?这是值得深思的。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隔三差五总有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那些侥幸没有破发的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也大大缩水,过去那种新股上市首日动辄翻倍上涨的盛况几乎绝迹了。按照市场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将发挥自发调节作用,新股发行价会越来越低,逐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新股高价发行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新股发行价仍然居高不下,百元以上的发行价随处可见。本周二上市的1只科创板新股,发行价高达121元,上市首日破发幅度达17.35%;本周四上市的1只创业板新股,发行价更高,达163.56元,上市首日破发幅度达24.62%,中一签亏两万元。
二级市场新股上市即亏,必然会倒逼一级市场,现在是新股发行价越高,中签者弃购的数量也越多,上述2只新股的网上申购弃购率均超20%。还有一只本周五上市的科创板新股,发行价更是高达230元,网上申购弃购率近四成,弃购金额达7.78亿元,但它同时也是超募王,超募资金多达48.31亿元。不过该股还算争气,250元开盘,上下震荡了一天还是挺住了,收盘录得12.86%的涨幅。新股的高弃购率和深度破发,都挡不住高价发行,这种现象显然是很不正常的,说明市场机制根本就没有发挥自发调节的作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按照正常的市场自发调节机制,既然高价发行的新股破发率很高,破发幅度也很大,那么投资者应该会放弃申购,进而导致新股发行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发行人降低发行价,形成市场机制的反馈导向作用。但实际上申购新股者依然非常踊跃,每只新股都需要摇号,而且中签率非常低,中签新股仍然是要靠碰运气的。无脑一键申购仍然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常規选择,只是中签以后才如梦初醒,发现发行价太高了,勉强作出弃购的决定。因此,指望投资者放弃申购新股来倒逼发行人降低新股发行价,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具有新股定价权的网下询价机构为什么不能理性定价呢?这也是让人很难理解的,明明大多数投资者都觉得发行价太高了,好不容易中签了都要弃购,难道专业机构投资者就看不出来吗?难道他们不希望新股发行价低一点吗?为什么要往高处询价呢?像现在这样高价发行新股上市破发幅度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志在必得呢?对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来说,他们要跟投一定比例,实行余额包销,因此发行价越高,跟投和包销的亏损风险也越大。但让他们矛盾的是,发行价越高,超募资金就越多,他们的保荐费和承销费收入也水涨船高,这让他们首鼠两端。
显而易见,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失灵是因为IPO制度的设计还存在某些缺陷,靠投资者无法有效约束。比如让保荐机构跟投,市场风险共担,但因为要在两年之后才兑现,远期风险与眼前利益相比,更容易被眼前利益牵着鼻子走。对询价机构的约束也太少,询价机构如果报价不合理,最多是报价失败,不会受到惩戒。如果对多次报价离谱的询价机构施加一定的惩戒措施,比如取消其一定期限内的询价资格,这才会有一些约束力。对普通投资者,只能依靠现有的三次弃购取消其半年内申购新股资格的办法,不宜加码。
要想对新股定价起到强有力的市场约束作用,应该制定明确的发行失败标准。新股发行因为有余额包销制度,因此发行失败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对包销的“余额”比例应该进行明确的界定和限制,包销的余额比例不能大于发行量的30%。对网上和网下申购应该分别计算,网上申购的弃购比例不能大于50%,网下申购的弃购比例不能大于40%,否则视为发行失败,3年之内不得重启IPO。只有这样,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才会慎重确定新股发行价,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周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