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阳
摘要:劳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实践手段,劳动教育在培育高尚人格、全面发展的学习者方面有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开展范围小、内容单一的现状,国际教育领域结合“讲好中国故事”思想内涵丰富劳动教育的创新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国故事;实践途径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目前,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存在范围狭窄、内容和手段单一、趣味性不强、师资匮乏等问题,各校都在因地制宜尝试新的劳动教育手段。而在国际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存在一种通过文化浸润实践手段开展劳动教育的新做法,其课程形式更为多样,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一、劳动教育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
“讲好中国故事”是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其核心在于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厘清。
1.劳动教育迫切需要提升文化内涵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劳动被定义为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简而言之,劳动是一种社会实践。而实践,永远是人类认识社会、认识真理的基本途径。相对于纯粹的哲学思考、语言交流、知识传授,劳动是更加本质、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的一种学习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将劳动教育简单定义为“田间劳作”“家务劳动”,以至于劳动在学校教育领域功能弱化、范围缩小,甚至成为“文化课”和“文体艺术活动”的对立面。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意见》重点强调了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地位,劳动教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更加强调身心和手脑的交融互动,在“综合实践”“社会实践”等领域不断扩充。因此,如何寻找更加具有文化内涵的劳动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
2.“讲好中国故事”最有效的途径是劳动实践
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故事”的主要文化根基,在国内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育人的核心理念。但是,“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课堂和活动中同样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抓手。
文化融合最自然、最高效的途径是实践。由此可见,文化和劳动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不可将之完全分割。在当下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将传授知识和动手实践分成独立的两部分,这并不利于整体性育人。因此,以“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丰富劳动教育内涵的做法有了内在的需求驱动,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被教育者实践创造出来。
3.“讲好中国故事”扩充了劳动教育的师资力量
以“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劳动教育的另一个可行性要素是可以结合文化元素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师体系比较成熟。一般学校都拥有专职德育教师,此外各科教师和班主任都可以广泛参与进来,极大地扩充了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以东北育才学校国际部为例,近年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在引进外国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力求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来减弱文化冲突、引领文化融合,从而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的多元共赢。通过动手实践,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可以迅速找到课题内在的逻辑,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效果。因此,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劳动教育的内涵从普通的动手实践进一步扩展到文化实践,让劳动教育拥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劳动实践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美食节目、手工视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究其本质,就在于“动手实践”,将文化外显为可见、可嗅、可以模仿借鉴且具有普适价值的实践活动,其成功之处也依赖于“文化实践”。因此,在具体课程设置中,学校可以增加传统劳动课程的比重,还可以深入挖掘各学科,尤其是传统文化领域的多样性实践。
1.挖掘节日资源,丰富劳动体验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俗与风俗的集中沉淀,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学校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如春节写春联和福字,清明节吃青团、踏青、扫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推动开放办学。例如,在中秋节,东北育才学校国际部开展题为“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全程贯穿劳动实践主题。语文教师以中秋节为契机,让学生将與中秋相关的民俗文化、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制作成宣传板,在中秋品鉴会的现场分组进行古诗吟唱。几位家长现场教学生制作冰皮月饼,最后学生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装到月饼盒里,送给教师、同学和家人,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外籍学生也充分感受到中秋文化中动人的情感。
2.聚焦文化遗产,拓展劳动范围
在活动设置上,需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设置由感知体验、动手操作到文化交流的具有层级性的活动课程。例如,东北育才学校国际部近年来逐渐开发了书法、陶艺、茶艺、剪纸、武术、中国结、国画、脸谱、篆刻等一系列中华才艺体验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的同时,激发兴趣,体味中国文化的魅力。外籍学生每周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写毛笔字、系中国结,他们学起武术来像模像样,对如何泡茶也有一定心得。
另外,学校还与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民间艺术家们走进校园、走入班级,为师生带来别开生面的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如皮影戏、苇编、捏面人、画糖画……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劳动中,外籍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是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手来实现的,这种方式更加直接,让他们在丰富劳动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开展校外实践,深耕文化浸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走出校门亲历实践的内容,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认知,促使他们内生劳动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国际部每年春秋两季的“传统文化浸濡之旅”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背上行囊,踏上文化浸濡修学活动的旅程,将语言和文化教学延伸到博物馆、名胜古迹等社会大课堂中,延伸至北京、西安、南京等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中。在西安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学习兵马俑的制作。在兵马俑制作工厂,学生完整经历了“敲泥—取泥—揉泥—按压—脱模—精修—成品”关键的几步,他们纷纷感慨说:中国传统的陶俑工艺太复杂了。揉泥和按压是个技术活,泥入模太多,难以脱模;泥入模太少,又难以成型。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劳动课程,深受外籍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结束语
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收到更加显著的育人效果。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行促知,在增强劳动实践技能、提升育人品质的同时,其内涵和外延都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
[2]王光宇.文化传播视阈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7).D5E22696-D42E-48DC-AA78-FB18A7C9E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