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凌云
摘要:本文将从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这两个方面讨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语境和语言结构是顺应的内容,本文将结合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对语言、语体和语码等方面进行选择,包括声音结构、词汇、句子、篇章等。笔者会在理解文化负载词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词句或改变句型与词序,使译语准确,易于理解。
关键词: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中国的未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年一度的两会将讨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外交等事宜,而两会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就成了外媒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中外媒体的提问,總理代表中国做出最明确、坚定的回答。而总理的回答会通过译者的现场口译进行全球全程直播,将中国的声音传到世界各地。因此,每年记者招待会上的口译也会受到格外关注。记者招待会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对译员是个不小的挑战。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独特词、文化内涵词,它深深打上了某一语言社会的地域和时代烙印,是表示某一种文化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的词(词组)。这类词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只存在于某一种文化中,在另一种文化中是空白的”。正是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文化负载词往往是跨文化交流和翻译的障碍。本文将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讨论翻译文化负载词的策略。
二、顺应理论
国际语用学会(IPrA)秘书长Jef. Verschueren 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1999)一书中详细地提出了“语言顺应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Vershueren 的顺应理论是因为语言三个特性即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人类语言是可以选择的,口译的语言要选择才能合适地表达原语意义。协商性则要求口译的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转译原语,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下做出的选择,使译语合适现场语境、双方的可接受性等。顺应性是指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原语的语言结构成分,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重点讨论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方面。
1.语境顺应
维索尔伦把语境划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也即是上下文语境,在做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对口译员要求亦是如此。口译员在进行口译活动时不能“听”文生义,而是要联系上下文,根据前文所述的语言语境的特征,利用各种方式选择译语来顺应语言语境,准确而又清晰地用目标语传达源语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译员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必须考虑到语境因素,确定文化负载词在该语境下的正确意义,然后再进行翻译。
原文: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
译文:We have repeatedly said that we will not flood China's economy with liquidity. We didn't do it then. We will not do it now. But the current unusual time requires extraordinary measures. Just as water is important to fish farming, sufficient liquidity is important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excessive liquidity will induce fraud in the marketplace where some people may attempt to muddy the waters and fish for arbitrage. We must ensure that the measures taken are well focused and write a precise prescription to get ourselves out of the current hardship.
大水漫灌是农村灌溉农田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大量的水灌溉农田。但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这里显然不是讨论农田的灌溉方式,上下文讨论的是中国政府在经济调控这方面采取的政策,大水漫灌的意思就是往市场里“放水”,注入大量货币,刺激经济。联系上下文,泡沫在这里指的是过度的投资引起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使得国内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导致虚假繁荣的一种假象。如果译员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时忽略了语境,直接按照表面意思翻译,听众就会不明所以,沟通就会收到阻碍。由此可见,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员须根据语境确定好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含义之后,才能准确无误地将其翻译出来,从而形成有效的沟通。
2.语言结构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是指语言结构以及结构构成原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包括四个方面的选择。一是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二是话语建构成分的选择。该选择过程具体体现在语法的各个层次上。三是话语和语段的选择。这类选择包含言语行为和语篇类型的选择。最后一个则是话语构建原则的选择,其既包括句子的组织,也包括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以及其他诸如信息结构、句子顺序和主题结构等的选择。由此可见,译员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要从不同的维度出发,从各个层面顺应目标语的特点,将文化负载词准确而又流畅地翻译出来。
原文: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到达基层。
译文:The increase about deficit and funds raised from the issuance of special treasury bonds for COVID-19 control will all be primarily channeled to primary level governments to help them carry out their work, even provincial governments will be just passers-by to these funds.
“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中国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但是外国读者对这个词并不熟悉,如国直接字对字的翻译,很可能会影响意思的表达,所以译员在这里将其比喻意义翻译了出来。中文多短句,不同的语义通过一个个短句子表达,而英语不同,英语喜欢把很多信息都集中到一个句子里,一个句子离可能包含主句,定语从句,宾语从句,插入语等等,从而形成一个个长难句。在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时,我们也要具备这样的思维,在保证不出错的形况下,将中文的短句处理成英文中的长句。比如上述例子,原句由三个短句构成,而译语里只有一个长句。这就是中英文结构上的差别之一。
三、结语
中文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两者在结构,逻辑,文化意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顺应理论对翻译文化负载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可以充分利用顺应理论的理论原则,从语境、语言结构两个方面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和译文措辞,表达中国立场,讲好中国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紧张,本文选取的案例非常有限,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