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1 00:13:22隆柔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情景教学小学数学

隆柔情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老师们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小学数学老师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应把“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持续的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优化,以生动的情境教学法代替填鸭式、灌输式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数学;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督促他们主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从而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形式的情景进行知识传授,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趣味性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时期数学教师习惯性以知识灌输的方式展开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导课堂,课内学习氛围沉闷、枯燥,学生们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知识的理解始终停留于表层,数学核心素养始终难以提升。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师所创设情景中每名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并且深化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提高实践应用水平。

(二)提高教学开放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教学形式都受到了限制,教师墨守成规,没能及时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内涵的机会,学生的思维逐渐产生了固化,看待问题角度单一,解决问题不会举一反三,在此形势下情景教学法在课内呈现出了开放性特点,教师在此过程中自动扩大教学范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问题、实践研究的途径,强化整体教育效果,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保障。

二、课堂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教学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学生们在兴趣的驱动下能自然地分析知识内涵,还能开动脑筋,将自己的主观思想融入其中向教师提出问题,从而保证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为此新课改下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以生活实际为主要素材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他们在课上依旧是“教”大于“学”,忽视了学生的學习状态,无法保证他们在热情、积极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引入大量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实际生活分析数学概念,使学生们在回忆生活点滴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其间亲身经历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感受到数学原来就在身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事件产生的原因,并逐渐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景展开实践教学,首先在PPT中呈现多幅图片,如操场中学生的奔跑的身影、老奶奶在窗边剪纸、数学教师拿着三角板授课等,还原最真实的生活情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们提问:“图片中哪些地方有‘角’?你对这些角度有什么了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教师自然渗透课程知识,明确各个角的名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轻松游戏情景,深化学生数学意识

小学是数学教学的启蒙时期,学生必须在产生浓厚数学意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各个理论的内涵、熟练掌握公式的运用方法。在此期间教师应该结合教材进行游戏情景的创设,改变教学现状,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们在身心放松状态下学习知识,在游戏中产生数学意识,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忽视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他们未能明确师生课堂关系,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既无法融入课堂,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展开针对性的课程改革工作。首先,明确核心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及发展需求,拒绝对知识进行格式化讲解,将数学概念、定理融入多元游戏活动之中,从根本上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证他们在进入状态下能够享受数学的快乐,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转换学习态度,在兴趣的基础上对未知问题主动探索,乐于接受新概念,逐渐形成数学意识,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在游戏中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主观观点,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知识探索空间,从而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大胆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提高游戏教学的挑战性,此间学生们能够真正实现在玩中学,达成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同时所有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掌握数学学习规律,明确知识的实践用法,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三)讲述趣味教学故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时期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他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能自然产生探索欲望,数学教师在授课期间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趣味故事,引导学生们在听讲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最终在集体讨论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

保留灌输式教学思想的教师未能将创设故事情景视为正式的教学环节,他们认为讲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学生的身心而非进行知识讲解,导致对各类趣味故事的应用效率始终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依然停留在原始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重新设计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数学故事进行描述,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索兴趣,逐渐深化他们的学习欲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两点,第一,必须保留故事的趣味性,高度还原故事中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在课内营造活跃、轻松的氛围,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保持学习热情、展示积极态度的前提下完成知识内涵的探索任务;第二,还必须把握好时机,适当地设置悬念,也就是对故事进行留白处理,省略部分过程或结果,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空间,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迫不及待地探寻问题的答案,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故事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探索能力的提升。科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动画的形式将故事完整地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进一步深化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实现理想化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小学时期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期间,应该有意识地转换教学策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创设多元化情景的方式构建新式课堂,师生在课堂内以平等的身份交流互动,达成寓教于乐的目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由被动化为主动,发挥出积极性,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全力以赴完成实践任务,强化整体学习效果,为他们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4):6+8.

[2]魏智龙.小学数学课堂巧用激励策略提升教学效率[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2021:572-576.DOI:10.26914/c.

[3]张登越.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3):68-70.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情景教学小学数学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新时期辅导员做好育人工作的几点体会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6:23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有效创设“情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