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2022-04-20 14:42胡欣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教育有效教学

胡欣

摘要: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语文是其中的重点科目,对学生们的成长影响非常大。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工作并未达到预期。因此,教育部门在提出双减政策之后,语文教师就要在方法层面展开创新,促使学生们更好地投入进来,逐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并对于具体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教育;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引言:

对于语文课而言,一直都是小学教育的基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语文科目涉及的内容有很多,知识点繁杂,小学生普遍觉得记忆难度较高。若教师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自然很难令人满意。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就要在方法层面予以深入研究,持续调整,以此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利于学生的成长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自身性格仍然不候成熟。基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教师会选择强行传递知识,并在课后布置大量作业。尽管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提升,但却对性格培养没有任何帮助。究其原因便是学生的状态过于被动,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情绪,思维变得固化。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们的学习任务会有所减轻,压力也会减少,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而做到全面提高[1]。

(二)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减负工作并非只是单纯降低学生身上的负担,而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以此提高自身学习能力。通过长期努力,学生们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身学习水平也会达到更高层次。

(三)响应教改模式

在应试教育弊端持续显现的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努力,研究出一种适合当前教育模式的新方法。因此,双减工作的最大价值便是在帮助学生减少负担的同时,对其学习能力展开培养。如此,教育工作就能响应教改的模式。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

现如今,由于市場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会参考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优先考虑一些可以直接在工作中利用的课程,而对一些应用难度较大的课程有所忽视。在这些课程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语文。由于语文知识缺乏实用性,很多企业都用不到这些知识。因此,学生们对于该科目就会有所忽视。为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变态度,明白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适当引导,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个人志向和基本情操的部分,以此进行引导,从而明白虽然语文知识或许在一些工作岗位上无法得到应用,但对于自己的正常学习、书籍阅读以及内容获取都会有着诸多帮助。如此,学生们的个人态度就会有所转变,不再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一项任务或者负担,而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工具,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全面提升个人水平。

(二)将课堂教学变为“乐园”

小学生普遍天生活泼,思维极为灵活。而语文教学也十分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完成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模式,不再将授课作为知识传递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字内容和真实情感的途径。由于小学生普遍爱玩,游戏教学就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其更好地投入进来。

例如,在对课文拼音知识学习的时候,如果教师强行要求学生们进行背诵,效果自然很难令人满意,而且还会引起学生们的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这些拼音编制为一首有趣的儿歌。之后,每组学生派一名代表上台,与其他同学分享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大家通过学习之后,自然能够加深对拼音内容的认知,提升记忆的效果,同时还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2]。

又如,在对课文《负荆请罪》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再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对课文原有的故事重新还原,完成对话交流。一些能力较强的小组,还能对故事重新改编,以自己的方法进行表达。如此,学生们就能深入到故事之中,从人物出发,体会其中渗透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得教学工作变得更为有趣,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三)优化课堂作业

作业是帮助学生完成复习和知识巩固的重要统计,可以实现阶段性总结。但是,在双减政策提出来之前,普遍教师设计的作业都以书面作业为主,提供一个练习册,让学生完成。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成绩,但却对兴趣激发没有任何帮助。为此,教师就要转变态度,优化课堂作业,以此对学习成果起到验收的效果。

例如,在完成课文《景阳冈》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减少书面作业的占比,而是让学生回家搜集一些有关于《水浒传》的相关故事,了解相关人物。之后,在次日的课堂中,大家可以轮流上台,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和人物,发表个人看法。大家相互聆听之后,自然会对《水浒传》有着更深的认知,从而也会对我国经典古籍产生好感。即便没有教师的要求,也会自主阅读,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能使得个人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四)注重方法的培养

在双减背景下,教学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提升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单纯依靠教师自己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就要尝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展开培养,促使其掌握正确的方式,从而能够自学。

例如,教师可以基于课文本身,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毕竟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接受能力都有区别。为此,教师就要结合其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着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此,未来学生们就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之下,小学教育工作理应积极创新。特别是语文科目,教师理应在方法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如此,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达到更高层次,进而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帮助。

参考文献:

[1]钱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9):2.

[2]罗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00(002):00066-00066.

[3]胡喜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7):1.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小学教育有效教学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探究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