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会计学专业特色发展路径研究

2022-04-20 19:35张媛
辽宁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会计学专业特色发展

张媛

〔内容提要〕在“大智移云”和新技术革命下,会计职业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摆脱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状,走特色发展的道路。目前,会计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差异化办学,重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校转型 会计学专业 特色发展 校企合作

一、地方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地方本科高校受地域、资金、师资水平等的制约,在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软硬件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与全国性的重点名牌大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普遍较低,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所谓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就是指地方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及内容、师资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引导,逐步推进其转型发展,这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会计学专业如何顺应形势,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已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会计学专业转型发展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需要

在我国现有高校总数中,地方本科院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方本科高校人才的竞争力却不容乐观。据统计,2020年我国共有高校毕业生874万人;2021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达到909万人,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地方本科高校受教学理念、师资水平、教学软硬件条件等的限制,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与全国性高校和重点名牌大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明显的劣势地位。会计学专业属于较为成熟的专业,重点名牌大学在开设会计学专业时主要注重理论的系统讲授,学生科研能力较强,理论基础扎实;而高职高专类院校主要注重学生会计操作技能的培养,如点钞、手工做账、电算化操作等。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必须转型,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凝练特色,这样人才才有竞争力。

(二)会计学专业转型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变革层出不穷。过去,会计学专业教授学生如何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主要培养“记账型”人才。然而,在财务机器人和财务共享中心这些新鲜事物出现之后,会计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低层次简单的记账型人才需求大幅度减少,人才需求模式向高水平复合式和管理型转变。在此背景下,会计学专业如果还按照以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所培养的人才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转型发展是会计学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需要。

二、地方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同质化,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特色

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兴办时间不長,缺乏经验,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一直非常模糊。大多数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都是照搬重点名牌大学或知名财经类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而重点高校基本都属于研究型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一点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上理论类型的课程偏多,注重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讲解,相对来说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缺乏必要的拓展。地方本科高校不考虑自己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盲目照搬,就导致了专业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另外,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地方本科高校没有对地区经济和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未能针对实际需求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专业发展趋于同质化。

(二)课程体系脱离实际需求,无法满足跨界融合的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现有课程体系基本上是由四个模块构成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从课程体系上来看,仍然偏重理论课程,缺乏实践类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课程体系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由于企业对会计学人才的需求已经由记账型向管理型、复合型转变,单纯教授会计学理论知识的课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地方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普遍缺乏管理学、金融学、法学、自然科技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只单纯让学生学习会计直接相关的课程,缺乏新兴分支学科的课程,也很少设置综合性的专题性质的课程,学生无法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掌握会计相关知识,缺乏经济管理的综合能力。

(三)校企合作不够充分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高校普遍重视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兴建了一大批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然而,在校企合作广泛开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企合作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还未深度融合。从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基本限于签订协议、组织师生参观、选派部分学生实习等方式,形式较为单一,合作不够充分和深入。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充分听取合作企业的意见,导致课程体系设计和方案制定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真正作用。

(四)实践教学弱化,体系不健全

会计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模式不能过分偏重理论,必须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要在校园内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赖于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各类实践教学平台。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在这方面存在短板,无法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高校的会计学实践教学基本上限于两种模式:一是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二是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实验。由于校企合作单位接纳能力有限,学生只能分批前往企业实习,很多高校只能给学生提供一次顶岗实习的机会,而且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学生在企业无法真正接触实务工作,往往都是做一些与财务无关的杂事,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帮助有限。一些高校为了节省经费,购买质量不高的实验软件,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使得其不能真正满足现代化教学活动的需要。很多高校的实验软件或模拟实验平台都是针对单一知识点或技能进行训练,综合性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会计相关知识的能力。

三、促进地方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差异化办学

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应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夯实学科基础知识,还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应当在兼顾会计学专业传统特点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凝练特色,实行差异化办学。只有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只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才能明确人才培养职责任务,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以大连财经学院为例,从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基础条件等方面来看都無法与重点高校相比。学校如果以理论教学研究为发展建设目标,显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立足大连的财务外包产业,以培养熟练应用英语或日语的财务外包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凝练和培育学科专业特色,打造学科专业优势。同时,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此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形成用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替代创新学分的机制,逐步提高地方高校会计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顺应时代要求,重构课程体系

随着科技进步,会计核算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会计的核算工作逐步被软件和机器所取代,而管理职能却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专业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会计人员只懂财务不懂业务是不行的,跨界人才是最受欢迎的。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当改革重构课程体系,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将现代职业标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植入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跨界培养的思维。除了传统的会计类课程,适当增加数据处理、现代信息技术、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国际法等方面的课程。此外,对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课程应当合并整合,适当缩减课时。例如,可以考虑将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合并成会计学。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会计专业职业方向设置多维度的选修课程,因材施教。例如,可设置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管理会计师、税务会计等方向,每个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学生在大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

(三)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地方本科高校应当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应用性,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此,必须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充分听取校企合作单位的意见,使得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方案指标评价体系和教材建设方面,也要吸纳企业参与进来。学校与企业应当协同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动态化的协同培养人才机制,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研发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应用型研发,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不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可以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高校兼职任教,或者不定期举办一些讲座,以促进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四)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多层次、宽领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社会需求适应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该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包括:课程实践教学、校内仿真模拟平台教学、企业顶岗实习等。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每门课在课堂教学时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岗位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加真实地感受和深刻地理解。校内仿真模拟平台教学是指利用专业模拟实验软件,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实务操作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顶岗实习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并在某个专业岗位上短期跟班学习。这种实践方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巩固专业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和从事实务工作奠定基础。考虑到校企合作单位日常接纳能力有限的问题,地方高校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录制工作岗位纪录片,让学生不进企业就可以了解财务部门各岗位工作内容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会计学专业特色发展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会计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学校特色发展视角下校长角色与素质探究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