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爽
摘 要:新时代高校要想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成才,就必须依托党史教育。可以说,做好大学生党史教育是党与国家的建设需要。故此,本文结合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习近平“党史观”及其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先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意义和主要学习内容,指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可行路径。比如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加大第二课堂的开发力度,使之成为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提高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的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3-0125-03
党史教育是思政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助优质的党史教育,能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同时能使学生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实现其更好的发展。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素养丰富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作用。
一、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则是落实这项任务的有效举措。立德树人要求学校培养有着深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保证学生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含有大量的实践价值与理论内涵。提高大学生党史教育质量,能实现“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的有机结合,保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步推进。
(二)有助于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维护
目前意识形态主阵地所受冲击极强。互联网上一些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历史人物、颠倒历史事实、宣扬错误的历史观,使得一些大学生思想出现混乱。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是大学生不够了解党史,未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1]。党史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无疑十分鲜明,通过开展良好的党史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党,汲取历史经验、肯定革命领袖的功绩以及了解历史真相,进而能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始终都在意识形态的安全红线内,从而使其逐步成长为素质过硬、本领高超、政治良好的意识形态工作者。
(三)有助于大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
依托党史教育,利用党的理论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利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各种精神品质、优良作风及光荣传统,引导大学生树立三观的正确,为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潜移默化地输送养分,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树立远大志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正确看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加强历史担当,把个人志向和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牢牢系在一起。
二、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关键内容
(一)党的理论探索史
党的理论探索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理论成果,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这在理论上指导了党与人民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党的理论探索史教育,能让大学生得知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改变世界及中国的,使之对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实践的伟大力量有更深的体会;能使学生了解理论要和实践结合,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并非凭空出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有更深理解,这对大学生理论思维的强化、唯物史观的树立等均有很大裨益,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同时基于党与国家历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成就,理解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二)党的不懈奋斗史
党的不懈奋斗史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史中,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以及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所不懈努力的历史。开展党的奋斗史教育,是为了使大学生能对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坚持、拼搏的历史;引导学生对奋斗史内诞生的种种革命精神展开学习,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能够逐渐使其在生活及学习上养成戒骄戒躁、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对中国共产党奋斗过程中的正反经验做辩证看待,使大学生感悟党艰苦奋斗的本色为何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进而不断向中国共产党靠近,对党的领导坚决拥护,并敢于在新时代下展开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勇毅前行。
(三)党的自身建设史
党的建设史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与发展纯洁性、先进性,不断发展壮大及经受种种困难考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始终不断自我完善、革新,坚持并加强全面从严治党[2]。通过党的自身建设史教育,能使学生清楚了解为何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并对党自身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进而将其在个人学习、生活、工作及品德修养上灵活运用,在奋斗的青春中擦亮人生的底色,实现自身价值。
三、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坚持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这一观点,引导大学生群体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一切实践的主体,是创造社会主义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在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时,学校除了要注重对英雄伟人革命事迹的宣传教育[3],同时还要广泛宣传党的百年历程中,广大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普通群众,并选取其中的典型人物,从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只有认同群众的社会实践才是创造新中国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源头。在此基础上,还要多角度来呈现一些深刻的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其更好地接受党史教育,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群体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要坚持辩证的评价,尤其是在分析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歷史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客观、辩证地进行评价,避免出现用现代眼光对历史人物进行审视的情况[3],不能单纯地将历史进程的功过归咎于个人。
(二)注重在历史规律中明晰历史必然
在大学生学习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究,不能局限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而是要摸清历史脉络,熟悉重点事件与任务,以领悟其中的深刻规律为主,而不是纠结于其中冗杂的历史细节。尽可能用最小的学习成本来推动大学生对党史中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前因后果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其中的历史规律,并对时代潮流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研判,同时也能帮助其进一步明晰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使其在明晰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革命建设的内在必然,明确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必然。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及最显著的政治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从而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注重服务群众、服务现实的学习导向
党史学习要重视把握当下,结合实际,积极分析历史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聚焦时代现状,破解现实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反映了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主要问题,理论研究与思想建设必须围绕客观实际。党史教育要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到社会的发展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意志、深化共识、指导行动。学党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要从历史的大视野经略现实、谋划未来,体现了深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历史思维和深厚的历史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不仅镌刻着奋斗的辉煌,而且指示着未来的方向。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启迪思维和方法,从历史演进中把握潮流和大势,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重温党百年奋斗的恢宏史诗,激励广大学子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在未来的征途中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3]。
四、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扎根课堂教学,融入党史教育
要保证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开展成效,就应将思政理论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利用好,在思政教学体系内融入党史教育。抽象的理论与大量历史事件是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倘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仅采用呆板的讲解或是单纯的理论输出,会导致思政课本应发挥的作用减弱,如此一来既难以取得理想的党史育人成效,也会使学生对党史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授课形式及方法的创新,投入更多的思考。一是要在思政课程设计中融合党史教育,遵循“内容为本”的原则,将党的故事讲明白、讲清楚。所以,教师要投入更多精力思考和钻研教学的形式及方法,创新思政课堂,同时要结合党史宣传“讲故事”的原则,在党史的鲜活故事内注入深奥理论,采用学生更易于接受和喜爱的形式,完成党史知识、理论及思想的讲授,促使理论穿透力与吸引力的提升,真正借助党的故事提高思政课教学成效。二是展开思政课课堂教学时,要灵活应用“思政大课堂”与“开学第一课”等途径,进行党史主题教育与研讨,开展“讲、学、融、通”系列课程活动。并且,要注重从学校现有资源与学生具体需求出发,延伸拓展课堂内容,比如借助“学习强国”和“两微一端”等平台,推动线上学习的良好开展,使党史学习效果得以提升[4]。三是在注重思政课课堂的同时,也要用好每门专业课,在各个专业课内渗透党史教育,完成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专业课教师在立足本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前提下,对党史教育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积极探索,旨在本专业课堂教学中灵活融入党史的思想理论与精神实质,将之在人才培养环节中良好贯穿,经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同步作用,保证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育人全程。
(二)利用第二课堂,发挥党史教育辅助功能
既要将党史教育内化于心,也要注重外化于行,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在扎课堂教学的同时,采用“叠加”的方式加大第二课堂的开发力度,将其辅助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使之成为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助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推动党史教育知、信、行合一[5]。首先,加强有关党史系列活动的开展,如可借助班会、团课或党课的机会,展开党史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邀请模范榜样人物、权威党史党建专家、老教授等,组织开展主题讲座、座谈会等;开展党史读书会、红色故事会、革命歌曲比赛、红色经典剧目演出、红色文化展览等活动,使学生对党史的魅力有更深入、直观地体会;依托校内广播、宣传栏、微信公账号、官网等渠道,促使线下平台与线上平台的良好衔接,使学生更多感受红色文化,受到潜移默化地感染。其次,立足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开展专项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作用,带领学生到地方纪念场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情景式学习、沉浸式参观,通过走出校门的方式,打破学生以往的学习束缚,使其对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有更深地感悟,去亲眼看看历史留下的足迹,并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体现党史学习的规范性、仪式性、感官性及即时性。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工作者追求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但切莫进入庸俗化、刻板化、表面化及娱乐化的陷阱,要在敬畏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在党史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要竭力扮演好学生党史教育实践活动中示范者、实施者、组织者及策划者的角色,切莫置身事外,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况,对实践环节做灵活调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以最大程度地调动。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弘扬党史教育主旋律
大学生是目前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受互联网影响很深,如果学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党史教育,很难对他们产生有效吸引力。因此,高校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高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方式,把枯燥的知识通俗化,才能更好地把大学生参与党史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除此以外,教师也要积极运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来开展党史知识理论宣传。以抖音为例,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抖音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App之一,高校基于抖音平台进行大学生党史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碎片化”的时间,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进行留言、点赞、评论、转发,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切实提高党史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但是,高校也要警惕新媒体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首先,新媒体平台海量信息爆炸式的传播,其中不乏虚假、低俗信息,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大学生极易被这些虚假信息所蒙蔽。其次,新媒体的发展会对党史学习的权威性造成一定威胁。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都可以成为价值观输出主体,并且新媒体极低的准入门槛也极易被敌对势力利用,散布一些颠倒黑白的言论,抹黑党的形象及否定我国主流文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最后,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泛娱乐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弱化了大学生对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在党史教育中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找准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的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可谓是正当其时。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党史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让大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党史教育成果转化为学习的“源泉”,实现梦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曹晓辉,娄敬.加强高校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1,23(3):29-34.
[2]宋娜.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的创新路径[J].科教文汇,2021(4):37-38.
[3]刘阳.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因素与路径探析[J].公关世界,2021(14):6-7.
[4]李佳恩.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21(5):33-36.
[5]陈晓磊.加强高校党史教育建构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J].大市场,2021(2):23-23+25.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