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珍 邓江华
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肯定农村农业的重要发展地位,而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发展工程,推动农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着力构建教育新体系,如何补齐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破除“均等化”、“不公平”教育困境,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本文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广州花都狮岭镇农村孩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力求解疑点、破难点、创新点,弥补农村教育的现状不足,振兴农村教育事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教育帮扶;广州花都狮岭
1、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蓬勃发展,但农村教育始终是教育事业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全国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精神,立下中华民族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目标,并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各地积极响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号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总书记也多次在重大场合上,肯定“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强调注重教育脱贫,各地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破除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教育起跑线上这一难题,进一步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全国各地农村地区积极探索农村孩童教育帮扶的新模式,旨在实现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無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还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下,如何让农村教育焕发崭新的面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振兴道路,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时代发展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法之一是加快人才建设,农村教育现状的考量有利于建设新时代美丽农村,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进而优化农村教育发展。据研究发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城乡二元制结构尚未完全破除、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农村陷入日益凋敝的困局、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流失问题依然严峻,而农村的基础教育问题、师资力量问题、孩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等方面也亟待改善、强化。
益燃团队求真务实、因地制宜,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农村教育的发展过程加以研究,以狮岭镇农村孩童的教育为调研实践,研究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资源配置短缺、教育政策弱化、家庭教育缺乏等方面,益燃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网络问卷调查以及国家文件研究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孩童农村教育的帮扶模式的创新建言献策。
3、研究方法
3.1实地观察法:益燃团队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周边农村学校和农村家庭进行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进一步农村学校和农村家庭的教育情况。
3.2访谈调查法:益燃团队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周边农村学校和农村家庭进行走访和访谈,搜集、整理了狮岭镇农村教育展现状的佐证材料,深入了解当地群众对农村教育发展情况的满意度。
3.3文献调查法:益燃团队通过各种数据库和网络开放学术资源的检索,包括相关的文献资料、国家公开文件和地方政府报告,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对比协调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等材料获取关于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借鉴和总结,通过对政策的充分研究,从而获得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4、广州花都狮岭的教育现状
由于历史、民俗、文化底蕴、经济水平等原因,区各单位对教育的重视有所差异,造成了狮岭镇教育的相对滞后,落后于其他广州市区;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现象,农村学校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目前还达不到现有自身等级学校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且有些农村小学还残存危房建筑。
在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中,益燃团队研究发现,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或者不懂学习方法,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传输“读书无用”、“享乐要趁早”等消极观念。同时,狮岭的大多数学生家长是农民或者务工,在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上相对落后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人。尽管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获得高学历,有深厚的知识,然而,对于孩子的学业,仍有三分之一的家长在平时不重视,不关注;还有三分之一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影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心无力,往往因教育方法不当获偏激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有时候家长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法实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4.1农村教育存在薄弱、短板之处
农村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存在“不均”、“短板”浅薄的现状。近十几年来,中国农村由于打工潮的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情况尤其突出。通过调查广州花都区狮岭镇发现:有些村落45岁以下的劳动力几乎都外出打工,居家的长辈缺乏一定的文化教育能力,因此很多学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而导致父母教育、关怀不到位;同时,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受分配不均的影响,以致不少孩童无法接受平等、公平的教育。
4.2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需要被关注
在广州花都狮岭镇地区,有些父母因外出务工而把孩子托付给家中长辈进行抚养,孩子的成长经历只有爷爷奶奶的陪伴。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与关爱,致使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共情能力,心理也较为脆弱,没有父母的教育下,孩子就像一支漂浮不定浮萍缺乏了“根”,也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原生家庭的影响将可能会伴随孩子终身。他们不乐观甚至悲观,缺少了年少的活力与对未来的热情,因为农村教育的尚未完全普及和局限落后,再加上父母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素质与知识上存在很大的“痛点”与“缺口”。
4.3农村儿童的学习模式具有局限性
随着新时代科技的日益发展,新时代的教育往往伴随着“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发展理念,但农村贫困地区并未实现完全普及科学教育理念,导致学习模式仍然处在“落后”且“局限”的现况。以广州花都狮岭镇农村地区为例,当走进一些“留守儿童”的家中,益燃团队发现他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最初的落后学习模式,且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居家的长辈并不具备足够的文化水平来教育孩子,导致循环链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年老长辈输出有限,年幼儿童输入受限。
5、针对狮岭镇农村孩童教育的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5.1补短板——落实教育政策,让每个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加速振兴“精准帮扶”路的建设,打通教育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第一,实施教育扶贫“一对一”精准帮扶,深入分析广州花都狮岭镇农村儿童不同的受教育情况和家庭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帮扶计划,改良“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模式,进行“伙伴式教学”,陪伴农村儿童共同成长,给予他们全方位、多层面服务,为他们打造平等且质优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第二,实施“送教上门”,通过了解狮岭镇农村儿童的想法和学习状况,走入孩子们的家,进行跟踪辅导,实现送教上门,做到给予农村儿童立体教学,增加双方的信任感,提高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设立“候鸟驿站”,开展暑期定期支教活动。
5.2强能力——全方面提升能力,合理调配师资力量
正视农村落后地区儿童心理、素质、知识的“痛点”与“漏洞”— —填补助力“健康发展”为年少梦插上翅膀。第一,不同门类学科(文化+艺术)全方位模式。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文化辅导,纠正学习过程的错误方法,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一对一的模式了解狮岭农村儿童的不同兴趣爱好,组建兴趣班,大学生可利用课余時间教孩子们绘画、唱歌、朗诵、弹乐器等等,进行艺术类的娱乐活动,提高审美艺术能力。第二,推广“互联网+云端服务”,通过网络录播、直播、视频连线形式进行线上教学;与狮岭镇农村儿童建立微信、QQ,利用互联网,进行云端式服务。此外,还可结合自媒体,利用公众号以及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公益传播,鼓励更多志愿者助力农村教育。
5.3兜底线——立体化资助学生,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以大学生的身份发起公益基金,寻找校企合作平台,募集教育基金作为定向帮扶启动资金,呼吁大学生将比赛获得的奖金或是通过拉赞助获得的资金自愿地捐赠给农村儿童作为他们的帮扶资金。兜住贫困线,从学习资金、奖励资金到科技资金等多方面助力农村教育发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人口、五保人口、残疾人口和单亲家庭的儿女,实在无力负担教育费用的,可通过社会公益发起,为他们寻找定向的教育资助者,遵从自愿自主原则实施定点培养——反哺社会的培养计划。
6、结语
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州花都市狮岭镇农村儿童教育现代化建设问题及策略研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资源配置、农村家庭教育等方面做详细分析,有效促进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享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破除均等化困境,进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人才的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培养。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意义是符合现实的和满足未来的。无论经济发展程度如何,教育一定要跟上发展脚步,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守好控好这五线:辍保学防范线、义务教育保障线、教育质量控制线、农村振兴支撑线、思政工作安全线,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后海,韩露,柴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思考[J].教育导刊,2018(05):24-30.
[2]宫长瑞,刘夏怡.论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领导[J].北京教育(德育),2020(06):12-17.
[3]张静静.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D].扬州大学,2020.
[4]袁蔡庭,张锐,田远芳,彭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问题及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1(16):97-98.
[5]张伟宾. 贫困地区教育短板如何补齐?[N]. 东方城乡报,2016-06-30(A02).
基金项目:2020-2021学年训练项目,广州工商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益燃计划—乡村振兴战略下广州花都狮岭镇农村孩子教育帮扶新模式(项目编号:xj2021137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