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教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学科之一。随着课程教学的进一步优化和改革,它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绘本读物与语文阅读教学充分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本文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绘本读物;低年级;语文阅读;融合
引言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就语文学科教育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阅读兴趣和参与度不高、阅读的书籍相对较少等是比较典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更新,可以将绘本这一元素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并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绘本读物的概念讨论
绘本也被称为图画书,其内容主要以图画为主,再配上少量的文字,以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绘本读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图画为载体的绘本,这种绘本通过画面的内容讲述一个故事;另一种是以图画和文字为载体的绘本,学生在欣赏精美的图画时借助书中简短的文字,能够对故事内容有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运用这种绘本进行学习也更有效。阅读绘本的过程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保持专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情商。
二、绘本读物与当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
(一)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品读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识字量比较有限,因此教师通过对图画的解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赏析时,不应该只让学生欣赏插图或者只对其中的文字部分进行阅读,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图画和文字。
以《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为例,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现小蝌蚪的变化历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小蝌蚪的一生有哪些变化,以此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每一只动物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小蝌蚪的插图,并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體会小蝌蚪快活的心情。教师讲到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并让学生对比课文的第一、第二幅插图,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出现的变化。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小蝌蚪的妈妈有四条腿,是宽嘴巴。”最后,教师展示鲤鱼、乌龟的图片,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她长什么样子呢?”教师利用图片能引导学生在品味、解读的过程中捕捉重要的信息。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图片的辅助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熟悉和掌握,这能帮助学生在以后学习到类似的文章时明确学习方向,正确地概括文章所要阐明的中心思想以及解读文章内容,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二)引导学生读图
教师通过绘本读物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文这门学科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图片内容进行解读。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仔细分析和观察图片的细节,然后通过联想等方式,利用图片的相关内容呈现完整的故事,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春夏秋冬》的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的情景;在此期间,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图画,然后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创编故事。这能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文字的解读,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读图的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读图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在之后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1]。
(三)引导学生充分领悟阅读的内涵
阅读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用心领悟,对绘本读物中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教师在进行绘本读物的教学时,要为低年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和感受其中的内涵。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绘本读物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融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探究相关的阅读内容,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更多绘本中的知识,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2]。
以《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为例,本篇课文的学习难度相对较低,但文中的诗句却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文中描述的关于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等内容不能完全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感知这些植物具体的形态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分析不同的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具体方式是什么;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植物妈妈的形态特征,以此让学生对文中的象征意义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了解这些植物的特性,并且能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也可以将有关植物的绘本读物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对其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如果阅读到相关的内容,便能联想到在这些绘本中学过的知识,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四)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课堂的整体氛围相对比较沉闷,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有碍于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又如,教师难以提高教学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学生对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缺乏兴趣。为了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应该明确低年级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实际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关阅读教学活动的安排,使学生能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通过绘本读物的有效渗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3]。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绘本读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而且也能让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内容有新的认识。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期间,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当前在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给予学生正确且专业的评价,并且通过言语以及肢体动作等激励学生,从而为学生搭建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平台[4]。
以《妈妈睡了》为例,本篇课文主要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在妈妈午睡时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母子之爱。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绘本故事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比如《小不点和大世界》,本书主要讲述了小不点的精彩旅程,讲述了大与小、接受与给予的内容,阐明了“家是永远的港湾和归宿”的观点。又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一绘本主要讲述了一只霸王龙和一只小甲龙之间发生的事情,直观地呈现了一个温馨的表达父子亲情的故事。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5]。
(五)与写作相联系
绘本具有诸多特征,比如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等,这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6]。教师利用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时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有目的性地、有效地利用绘本,让学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并且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了绘本内容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改编,同时阐述自己创编故事的过程、结果,以此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7]。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效融入不同的绘本读物,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续写和改编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以《爱心树》的绘本为例,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续写和改编。由于这篇故事读起来比较伤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一个快乐的结尾。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8]。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同时也能为之后的写作积累经验,他们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词汇量、写作技巧等得以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对绘本读物的阅读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而且对自身的语文能力的提升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优化创新,通过有效融入绘本读物和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对相关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9]。
结语
将绘本读物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秉持正确的教学理念,重视绘本读物,选择优秀的绘本内容,将其与当前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分析、品味、记忆更深层次的内容,了解绘本的真正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预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丽.关于小学语文中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
[2]楊梅.巧用绘本,培养低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7):107.
[3]张喜妹.当阅读和写话邂逅绘本—“绘本读写联动”,提高低段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J].教育视界,2016(18):74-77.
[4]王琴玉.基于儿童诗的小学低年段读写绘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语文,2017(06):62-64.
[5]唐范红.牵手绘本,阅读悦美—基于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5):30-31.
[6]杜红芳.变阅读为“悦读”—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绘本阅读[J].华夏教师,2017(06):53-54.
[7]吕志敏,董晶晶.基于绘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思考[J].新西部,2018(08):150-151.
[8]赵凌云.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教学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1):60.
[9]谢立琼.浅议小学低段学生绘本阅读活动[J].学周刊,2019(34):102.
[10]赵向莉.基于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77.
作者简介:张瑾(1979—),女,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先后获得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