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祝栽
【摘要】政治是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全面认识到政治学科的育人作用,明确其在树立学生法制意识、培养学生法治素养中不可取代的育人功能,以此为根据促进学生的健康积极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的融合策略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制教育;教学策略
政治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是学生今后顺利融入社会生活的有效前提,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治学科具有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关联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法治教育等多种专题教育类型,其中法制教育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延伸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法治素养,进而成长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社会公民。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明确政治教学的这一鲜明价值,并积极探索其融合教学策略,将法治教育落于实际。
一、整合教学资源
对人教版高中政治的教材展开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涉及法律的知识或内容,那么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在政治教学中融合法治教育。考虑到这些法律相关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较晦涩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无法达到有效的法治教育渗透,对此,教师还需要找到教学内容中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节点,将其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开展融合教学,以便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在法治教育中学有所得。
以人教版必修二第四课第二框举例,在学习“权力的形式:需要监督”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村民小刘认为村长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不太恰当,但是考虑到两者的地位“悬殊”,怕自己提出异议后遭到村长的打击报复,所以就选择了闭口不言。接着,教师请学生分析一下小刘作為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适当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确保学生处于正确的方向轨道。经过认真的分析与讨论,学生认为小刘作为一名公民,具有国家法律规定的监督权,这也就意味着,当“政府”在工作时,公民有申诉、批评、控告、建议、检举的权利。反过来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也是公民的义务。
在以上案例中,小刘尽到了义务,却没享受权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小刘对“政府”提出建议是公民权利的行使,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此外,在我国,公民使用权利的途径是透明且畅通的。因此,小刘不仅可以提出建议,还可以在村长不采纳的情况下做出相关的检举或 控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不仅懂了法、知了法,还学会了守法,掌握了行法,法治素养得到了无形的提升,教学效果得到了保障。同时,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中,把常见的生活经验转化为可用的法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魅力,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
为了促进法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必须要创新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式。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课本中的所有知识,教师往往采用文字叙述或图文并叙的方式,无论是形式和方式都略显单调,会让学生产生政治学习枯燥乏味的错误认知。因此,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而达到法制教育融合的目的。
以必修一第五课第二框举例,在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节时,为了达到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说讲式授课模式,选择情境创设将知识变得生动且有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通过不同角色的代入让学生深入情境当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法律情境案例中《老王的退休金》中的角色:老王在公司干了三十几年,临退休了,公司领导却以发展困难为由意图取消老王的退休金,但老王认为这是合同里的内容,公司应该履行。在这个情境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别站在老王和公司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领会到角色的真实想法,并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老王是否有享受退休金的权利”,然后要求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新时代的劳动者”所具有的更多权力与合同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法律效用。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让学生之后的工作就业更加有保障,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凸显法治素养的实效性。
三、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教师看到了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作为课堂质量的有效保障,高中政治教师应看到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教学优势及其对政治教学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助力作用。那么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并达到良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形成较高水平的认知,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政治教学、融合法治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图文并茂、音频俱佳丰富法律知识的展现形式,刷新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固有认知,提高学生参与法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之后法治素养的不断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法治教育有效融合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先整合政治教学中的法治资源,再创新政治教学的方式方法,后科学应用信息技术,进而达到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的转变,使法治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政治课堂学习中。此外,教师应不满足于此,积极探索其他的方式手段,让法治教育的融合策略更加完善,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梅荣.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法治教育的尝试[J].安徽教育科研,2020(05):16-17.
[2]卜新国.发挥学科优势 塑造法治精神——高中政治渗透法治教育的教学案例分析[J].好家长,2019(4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