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井泰 赵新玲
关键词《论语》 语文教育 价值导向 学习品质
一、研究背景
《论语》是对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思想家孔子,以及其门徒弟子言行记录形成的书籍。在《论语》当中,虽然总体字数不多,但是却有着较为丰富的价值,并对后世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汉代初年之后,就已经成为了学生进行学习当中的必读书目。对于该书籍的学习,也相应的可以很好的对孔子思想以及学习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孔子是我国十分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因此在《论语》当中,比较全面具体的纪录孔子在日常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思想。这对于当下青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有效对自身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理念,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相应的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品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也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较强的教学针对性,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工作而言,由于新课改的全面深入,使得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将学生始终当做学习当中的主体对象,因此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才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教学的合理性以及效率性。
二、谦虚严谨学习态度的价值导向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秉承着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往往会直接决定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态度,以此学习态度的提升和培养,成为了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当下学生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关键,成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其这个问题进行考量的过程中,《论语——为政》当中,就对其有着一定的探讨以及分析,提出“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对这段话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基本上是从《荀子——子道》的背景下出现的话语。其中文章记载,子路身穿盛装来参见孔子,但是孔子看见子路之后,却对子路进行了一顿批评,于是子路就更换了服装进入,但是服装的颜色始终比较鲜艳,因此孔子便对子路说“故君子知之日知之,不知日不知,言之要也”。从上述的对话当中,可以发现在《论语》当中,对“知”这个问题的谈论环节,是整个话题当中的重要破读,也是一种对于智慧上的考量。孔子的一些话,对于任何的学习过程,始终都需要保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保持学习过程中的坦诚和谦虚,需要谨言慎行,不能随便夸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因此,从现代化的教育角度进行分析,就是一种需要始终秉承着4"较为谦虚的学习态度,这样才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不能妄自菲薄。
在孔子的教导当中,让人们可以明白为了学习到“真知”,就需要始终保持着一个较为谦虚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教师保持一个恭敬的态度,这样才可以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内容。一旦在教师面前始终保持着盛气凌人的状态,或者显示出一些对知识的鄙夷和不屑,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成为了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需要保持一个诚实、谦虚的态度,这样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任何时代当中,鄙夷知识、自欺欺人都是一种不可取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需要始终保持着一个较高素质的心态,同时引导自己虚心学习。特别是对于还在成长期的学生而言,更加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较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一个学习过程中保持谦卑的态度,可以很好的扩展自身的学习视野,也相应的提升自己的学习知识水平,避免出现知识接受狭窄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则是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从《论语》着手,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思维,并对学习有着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特別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对国学以及语言问题的学习,以此十分看重教学过程中的合理性。要教师可以对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有着较为全面的认知,这样才可以很好的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三、养成自觉主动学习品质的价值导向
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大量的门下学徒,同时优秀的学生也比较多。其中在对“为学”的讨论中,就发表出了大量的意见。例如,在《学而》当中,就提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理论。在这样的意见当中,提出的好学的标准上,是需要学习者要避免对生活以及饮食上的过分追求,同时在办事效率上比较快速,并且保障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始终谨言慎行,因此需要虚心向他人进行请教,以此养成一个虚心的行为习惯,进而可以修正自身的行为习惯。
在这样的理论当中,虽然看似与学习本身无关,但是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主要强调的是学习需要保持一个良好心态,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感受,这样才可以推动自身的学习效率。一旦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温饱和享受,就会导致丧失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也相应的会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从孔子的角度看待学习,就是一种在物质层面上过于温饱,就会导致精神层面上的缺失,进而逐渐丧失学习的意志力。
而在鲁哀公向孔子进行请教的过程中,问众多弟子当中谁人最好学,孔子则提出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讲述他具备着“不迁怒,不二过”的行为态度,并不会随便发怒,同时也不会将远期转移到与事件无关的人或物上面,同时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学习品质与好学的标准对应。
对于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而言,由于各方面的都在发育当中,因此就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学习问题。特别是在不迁怒的思想上,可以很好的引导青少年的成长,这样便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的品质以及修养。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这样的教学引导方式十分重要,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保障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l生作用,帮助学生全面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深层次的角度看待学习本身,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也相应的符合了现阶段的新课改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弱点,并集中进行弱点的解决以及优化,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四、理想为奋斗目标学习的价值导向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挑选了《论语十则》当中的文章,其中有关曾子的两个文章当中,就对其做人的标准提出了曾子的看法,这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积极的引导作用。现阶段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吾日三省吾身”的话语当中,了解到对于学习和做人,所形成的基本标准内容。在曾参所提出的反省自我的方式上,主要是为了能够在替人办事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不尽力的情况。在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诚实的情况。而在接受教师的教育之后,是否对知识点有不复习的情况。特别是第三条,是对现阶段青少年进行学习所起到十分重要引导的内容。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思维逻辑方式,以此引导在课下环节,可以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以及学习。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教学针对性。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论语当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效率性。
曾参的观点中,提出做人不仅仅需要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还需要做一个努力学习热爱学习的人。而我国著名文学家朱熹也指出,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重点是在学的环境上,因此只有后保障将学习成为人们的重要途径,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品质。
“传”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习”则是学习之后对自身造成的有利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做人做事的道理进行教学,而曾子所提出的做人做事的标准,则是需要不但的对教师所提出的标准进行时刻的反思,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到自己所具备的品质,并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解决,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水平。
对于现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处于初中阶段的学习进程中,一个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标准,可以引导学生顺利的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未来教学开展中,始终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思维习惯,这样才可以自己处理好各种学习当中的困难问题。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中学阶段的教学开展中,始终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教学内容。其中在《论语》的学习过程中,则可以很好的起到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学习、自我反省的学习思维,促进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