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互文理论视域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活动,在群文阅读中升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设置议题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具有议论性、开放性的题目;在设置组元的时候,要展现出主题性和语言特点;在组织探究活动的时候要促使学生获取经验,进行迁移应用。教学实践中,基于互文视域展开语文群文阅读,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又能增长学生的群文阅读本领。
关键词:互文理论视域;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2-0020-04
互文理论认为群文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限度的、半封闭的、课程形态的互文阅读。在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互文性,采用选文组元的方式,促使学生展开比较分析,让他们提升阅读效率,在不同文本的迥异风格中体会其中共同的内涵与意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互文理论的视域设计群文阅读的活动,设置合理的议题,设置开放的组元,促使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把握文本的内在价值,继而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真正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升华。
一、 精选议题,调动探究思维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给学生遴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课题,这样才会让学生在付出之后取得收获,反之则不仅浪费学生时间,更导致学生不明就里,无所适从。同样,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给学生呈现科学有效的议题,将学生引入富有价值的思维进程中,引发学生积极探究,为高质量教学奠定基础。
(一)议论性,聚焦有效话题
互文理论认为群文阅读的议题可以是某种现象、概念、观点或者命题,也可以是某种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或者而思维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大家围绕这些议题展开探究活动,促使他们找到值得分析的关键点,触发学生深度融入议题,积极构思相互分享。教师在设定议题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选择具有可议论性的题目,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让大家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生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进行自主建构,形成知识体系,这样的话题才是有效话题。
在学习《太空一日》等科学探索主题的作品时,教师发现学生对太空探索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太空探索实际上是人类向未知世界挑战的表现,所以应该支持这样的行为,但是也有人认为人们在太空探索的过程中,也将垃圾投入到了太空中,造成了环境污染。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给他们推送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报纸上和太空探索有关的新闻,也包括《三体》等科幻类作品中的选段。学生要在自主阅读之后结合书本的内容展开互动讨论,说说太空探险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并各自说出自己的证据。这样的议题具有一定的议论性,而且能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时候积极倾听各方面不同的声音。最后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既要看到太空探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对地球的保护等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太空探险。由于群文阅读的主题具有可辩性,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让不同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认知展开充分的辩论,所以大家的活动积极性都很强,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佐证自己的看法。
议题的选择对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而又具有思辨意义的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辨欲望,从而让课堂沉浸在活力与生机之中。互文理论认为设置议题展开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作品的“召唤结构”,要选择一些议题,让学生接触到文本的意义空白处,这样的话题更具有可议论性,能促使学生提升交流效果,他们的辩论会更深刻,也能更好地读懂文本的主题思想。
(二)开放性,表达独到见解
高效而具有生机的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充满灵性,而保守狭隘的课堂则会封闭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故步自封,视野受限,犹如井底之蛙。互文理论认为在展开互文阅读的时候,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设定议题的时候也注意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文本,展开群文阅读,还要促使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样才能活化课堂,真正点燃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多种不同的探究角度,又或者和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联系。这样能让学生冲破思维的束缚,提出独到的见解。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展现友情的作品,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更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展开探索。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了《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展现送别、友情等主题的作品,然后引导学生各自提出自己对友谊的看法。为了让学生的看法更多样化,教师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角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如:“既然喜欢和朋友在一起,为何还会有那么多展现离别的诗歌呢?”“究竟有哪些事物,能够让一对朋友永远分开,再也不相见呢?”“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看法更为开放,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想法:“我的好朋友要去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读书。我不愿意和他分开,但是我也不愿意让他和父母分开。所以我只能牺牲我们的友谊,让他离开。所以朋友的离别,总是为了对方好的。”
开放性课堂才是最具活力的课堂,在开放性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会真正凸显,思维才会被激活。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性的议题,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更对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教师要避免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欣赏和思考,充分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看法,避免“一言堂”,在相互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启迪学生的智慧。
二、 巧妙组元,形成聚拢合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更是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恰当及时的点拨,给学生呈现最佳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感悟、对比、分析中升华自己的能力。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基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巧妙组元,为学生搭建认知支架,引导学生步入文本探究的纵深。
(一)按主题组元,比较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的组元就是一组选择好的文本,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则能形成聚拢合力,提升教学效果。根据互文理论,群文阅读的组元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教师可以按照主题选择组元,引导学生对比同一主题的作品在表现情感、表达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是否有异同之处,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展现童年生活的作品,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按照互文原理,推荐学生阅读课外同主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人心中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如教师让学生将《卖白菜》《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课文结合在一起,展开互文阅读,看看不同的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首先可以分析一下作者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童年故事,然后可以分析一下,看看不同的作者对于童年的看法是怎样的,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如有学生提出:“这几篇文章虽然都展现了童年的回忆,但是作者投入的情感却有所不同,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情感是比较深沉的,而《卖白菜》中则展现了一种苦涩的情感,主人公在小时候帮助母亲卖白菜,但是多算了一分钱,作者觉得这让母亲难堪,所以他十分内疚。”同时,学生还发现《我们家的男子汉》就和前者都不一样,在这篇文章中展现了童年的有趣故事,展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番对比分析中,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作者对于童年的印象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倾注的情感也有所差异。
学生能力的发展伴随着对外界素材的观察、感悟、对比与评价。为此,教师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选择素材,引导学生去判断比较,积累感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教师可以按照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设定主题组元,让学生自主寻找同主题的课内外文章展开阅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提升想象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按语言组元,鉴赏分析
教师还可以按照语文知识设置组元,结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知识和修辞、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互文阅读中整合各种语文知识,提升鉴赏分析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促使学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互文阅读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个需求。
在学习《春》的时候,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此时教师引导大家采用互文阅读的方式,在阅读其他课内外文章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比喻句,然后通过相互比较总结出比喻手法的特点是什么,并展开自主创作。将《济南的冬天》《乡愁》等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归总归纳,说出不同的比喻句如何对应本体和喻体,使用比喻词的时候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最后学生可以总结表格,归纳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提出:“作者可以用‘像、是’等作为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串联起来,让读者觉得描写十分形象化,这样读者就能更好地读懂作品。”如有学生找到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认为这是运用“像”的比喻句,又找到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等词句,认为这里用“是”,表达肯定的意思,和“像”比,意思更加肯定,表达作者的强烈情绪,作者认为“乡愁”就是“邮票”。在群文阅读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他们可以利用互文对照,找到自己文章中形容性不足的句子,用比喻句代替,从而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感悟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阅读教学的灵魂。针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稳扎稳打,采用序列化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学情设定特定的主题阅读项目,并选择各种组元,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鉴赏品读。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借助语言组元,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特质,学生能逐步展开知识的自主建构,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三、 升华共建,深化语言能力
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伴随着感悟、内化、提升的过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升华共建,让学生在体会中达到内化,在分享中得以升华,从而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提质增效。
(一)提取体验,形成最优解释
互文阅读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对比文本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深化语言能力。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取自己和他人的见解,将各种体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最优化的解释。这样能促使学生在分享、聆听和接纳的过程中纠正自己认识上的错误,从而得到正确的解答。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互文阅读的基础上交流想法,要促使他们接纳他人的意见,倾听他人的质疑,并补充他人的观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深化认知。
教师将《动物笑谈》和《猫》《鸟》等课内外文章整合在一起,组织大家展开互文对比的活动,尝试总结文章中的写法,说说作者用何种方法来展现动物的形貌特点。此后教师还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情感,说说作者对动物怀有怎样的情感。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感受,教师让大家将自主阅读的结果拿出来分享。如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猫》一文展现了作者接触到的不同的小猫,并抒发了自己和它们在一起的时候生发出的不同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是具有情感的作品,但是《鸟》则不一样,作者用更为客观的词句来描写鸟,给读者描绘了鸟在形体、声音等方面的特点,但是情感则比较少。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感受,认为《猫》自然蕴藏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但是其实《鸟》中也一样包含有情感,如“说不出的酸楚”等句子,都体现了情感,只是作者的表达方式更为隐晦,所以不能直接让人感知到。学生在交流互动后,从他人的想法中得到了启迪,让自己的想法得以深化,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答案。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不仅是个人展示自我的过程,更是相互思维成功彼此交融的心路历程。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想,总结了阅读方法,此后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分享其感受,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最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归纳,围绕问题的核心提出自己的深刻想法。
(二)迁移应用,融入写作实践
迁移应用也是互文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比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总结出写作方法,然后再对照自己创作的作品,看看有什么值得修改的地方,然后进行写作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读写综合能力。
在学习了《秋天的怀念》后,教师引导大家将其和《散步》等文章结合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并将写作实践活动融合在其中。在互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入手展开分析,看看作者如何选择生活中的琐事进行写作,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在对比后发现《秋天的怀念》中情感比较浓烈,通过生死这样的大事烘托出情感的变化,而《散步》则显得比较温暖,展现的也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情。两者的情感表达虽然不同,但是都具有真情实感。学生在总结归纳后,开始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耐人寻味的事情,然后和同伴进行互动交流,说说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理解和感悟是什么,此后再选择大家都有共鸣的事情,将其融入写作中。如有学生写的是父母在中秋节还要加班,自己本来想等父母回来抱怨一番,但是却发现父母回家后已经累坏了,于是便忍住了没有说。该学生模仿的是《散步》的写作手法,用生活中的琐事展现出成年人承受的负担,同时也展现出了孩子的乖巧懂事。
在互文阅读中,学生从文本中总结出了独特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总结出了更好的写作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创作,思考如何能将这些知识運用到实践创作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提升,影响学生的写作思维,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语文学科是富含独特魅力的学科,作为学生新知探究之旅中的引路人,我们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新知探究的舞台,创设一些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获取新知的同时,更启迪学生的智慧,激起学生的内心认同。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互文理论的基本主张,认识到各个文本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整合不同的文本,展开开放、多元的群文阅读,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通过文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阐释文本,提升赏析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明贵.互文理论启发下的群文阅读策略[J].语文建设,2021(1).
[2]高文长.互文性阅读与群文阅读结合的相关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5).
[3]荣维东,王海芳.互文参照:寻找群文的意义和价值坐标[J].语文教学通讯,2017(1).
[4]赵飞飞.互文性理论在群文阅读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