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 与法同行

2022-04-17 11:38:44顾焕娟杨帆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家校联动生涯规划新高考

顾焕娟 杨帆

摘   要:新高考政策下,家校联动、合作共育是现实教育所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家校间应该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应就学生的生涯规划达成理念共识,构建“学习互助小组”;应转变沟通方式,基于学段确定共育主题,并逐步推进,从而在共享、互助、合作、互学中,形成良性互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高考;生涯规划;家校联动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9-0043-02

一个国家要赢得未来,首先要赢在教育,而赢在教育,首先要打好基础,其中,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教育。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的专门立法。由此,家庭教育进入有法可依的轨道,而家校联动也需要依法合规进行。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家校共育既是时代潮流又是现实所需。因此,家校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打造“1+1>2”的育人成效,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入不竭动力。

一、家校联通新路径——构建学习互助小组,深入交流合作

新高考对学生而言是一场考验和挑战,对学校而言是一场新的探索,而与此同时,新高考也为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推进家校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机。近几年,家校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畅通与紧密,学生、教师、家长以 “学习互助小组” 的形式加强交流与连接,携手互助,互促互育。此外,学校为家长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和专业的知识引导,为他们提供交流和互助的平台,解除了家长们孤军奋战的焦虑和无助。因此,相较于以往功能单一的家委会,学习互助小组更有凝聚力和指导意义,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分享经验、交流困惑、提升学习力。

二、家校互育新探索——结合生涯规划理念,促进家校共育

众所周知,中学时代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要引领学生及家长了解生涯规划知识,使其明白生涯规划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关键。首先,家长需要主动积极地接受、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能越俎代庖,或加以阻挠和限制。其次,家长需要明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双向互动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为此,学校要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在家庭中的动态,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构建成长共同体,共享成长经验。

三、家校沟通新转变——基于学段确定主题,分层渐进更新

高中阶段家校沟通的重点要围绕学生学业规划进行。在此过程中,家校应指导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树立规划意识,从而为未来求学和就业寻找方向。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在每一个学年段所面临的规划重点不同,家长的规划能力也不同,因此,这就需要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基于学段确定交流主题,分层推进、不断更新,帮助学生及家长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

首先,高一阶段。高一阶段应着重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意识,提升选择能力。教师需通过解读高考改革的核心理念,使学生掌握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方法,从而为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奠定基础;针对选科这一关键任务,重点讲解选科的重要性以及选科的原则;结合当年大学录取情况分析各类选科难点及与之相对应的破解方法。

其次,高二阶段。高二阶段需着重帮助学生养成自立观念。教师需通过对大学及其专业的了解,为学生确立升学目标;需针对升学目标制定、校准、落实一系列的学习方法;需通过对新高考下各种升学路径的介绍,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初步规划适合自己的升学道路。

最后,高三阶段。高三阶段需重点帮助学生自强笃志。教师在此需向学生介绍备考阶段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调整身心状态、掌握学习方法,并抓住各种升学路径的关键节点,落脚于志愿填报;需选择一些真实案例和经验做法让学生直观真切地理解选科方向、制定升学目标,以及填报志愿等环节的重点、难点及相关方法。

四、家校育人新格局——长远规划小处着手,实现资源置换共享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那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当是学校及教师的重任所在。因此,校内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仅需要补充理论知识,还需要开展实践来检验、校对、调整个人对自我、对社会、对职业的认识;需要广泛吸纳家长智慧,充分调动家长资源,整合各类信息,形成资源置换共享;需要助力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社会实践、研学调查,充分验证自我兴趣与职业体验的契合程度,从而在实践中观察、感受真实的职业情境、职业内容,进一步调整自己的选择方向。

参考文献:

[1]陈   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金   晶.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

[3]何宝平.推广和普及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基于生涯规划教育促进中学生成长发展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8).

[4]孙海波.深入學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J].中国考试,2020,(01).

[5]胡建春,王   晨,詹海生.终身教育理念与生命价值观的哲学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21,(02).

[6]冯   添.家庭教育“第一堂课”,国家社会共同支持——聚焦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二审[J].中国人大,2021,(16).

猜你喜欢
家校联动生涯规划新高考
浅谈家校联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29:30
生涯规划在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4:02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54期)2016-07-18 07:19:53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7:01:20
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