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玲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渐渐意识到,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亟待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所以本文立足幼儿园教育,将幼儿园数学教育领域作为切入点,展开教育活动研究,希望能够发挥出学前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在增强数学活动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培养其数学学习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关键词: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
引言
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为了增强其趣味性,让幼儿在“ 玩中学,学中乐”,主要对增强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学习借鉴优势,思考不足,从启示中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在数学理论基础上,提升游戏设计合理性
数学理论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仅仅依靠理论教学,很难让幼儿掌握数学学习的真谛。但是幼儿的数学学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在理论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实践性内容,便于幼儿理解。比如使用水果或糖果作为数学学习的载体,教师可以依托于之前已经准备好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让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把数据和游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简化了数学学习理论,还能够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的基础是数学游戏化知识的前提,掌握了数学理论才能够对未来学习有更好的帮助。但是数据理论的传授不一定需要直接地解释理论,而是应该找一些具体的案例,利用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首先接触到这一理论知识,并且进行自我分析,而后再加入一些新的理论点缀,让幼儿能够明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如果幼儿做到了心中有数,那么游戏就会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的存在价值,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更好地体现。
例如,在游戏“单双数”的具体环节中,教师为了能帮助幼儿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可以采用在游戏区域内放置操作纸,纸上有画有数,结束后要求幼儿根据不同的点数判断单双数。教师也可以设置奖惩措施,回答错误过多的学生不能得到小红花。由于幼儿掌握的汉字数量有限,因此教师可以提示其在判断的时候用三角形代表奇数、用圆形代表偶数。这样幼儿在画圈圈和画三角形的时候,就能够学会不同符号的用途,而且自己拿起笔画答案,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把数出来的数字放在桌子上进行评选。哪一组数出来的数字正确率最高,哪一组就成功。小朋友们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心满意足,觉得单双数的判断也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教师趁机给幼儿讲述单双数的概念,以及使用的具体意义,从而能够不断地加深幼儿的印象,并渗透单双数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必要性。
二、依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制定有效的游戏活动策略
对于幼儿来说,千篇一律的游戏活动难以提升其兴趣,同质化的教学模式将会阻碍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针对数学这一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幼儿教师一定要保证游戏常变常新,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各个阶段不同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对幼儿个人能力的提升有更显著的意义。幼儿教师设计不同的游戏,常常是秉承从简单到复杂的设计原则,因此,幼儿的年龄阶段需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幼儿教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游戏,提前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喜好,以及该阶段幼儿在数学学习方面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提高数学游戏的针对性,由浅入深地提升幼儿的数学学习意识,更好地帮助幼儿接受数学知识内涵。
比如,幼儿教师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形状认知,常常在设计黑板报的时候就加入一些形状的概念,还可以在黑板报的一个角落利用教具做成益智区域,让幼儿在生活中慢慢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立方体等等。教师可以把不同颜色的纸板设计成不同的样子,然后要求学生们记录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如,红色的正方形、白色的圆形、绿色的长方形等等,将这些游戏材料准备好之后,适当地投放在幼儿园内的不同区域,每一种形状和颜色的呼应,对幼儿来说都是一件很有趣的玩具。幼儿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和记忆不同形状,而后以快问快答的形式,要求幼儿能够快速地解答幼儿教师手里的形状,并且鼓励孩子们自己分析每个形状的特点。教师在两秒钟左右,手里拿出一个新的教具让幼儿回答,每次幼儿都能答对。而后教师又让幼儿主动地思考哪些形状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孩子说圆形是自己的饭盒,有的孩子说方形是自己的书本。幼儿教师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幼儿学习形状的积极性,而且更愿意和教师玩这种快问快答的游戏。
三、依据幼儿教学内容,选定具体游戏策略
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以游戏化的教育为本质,引发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常常在游戏中学会知识,这是幼儿阶段的心理特点之一,幼儿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必须要结合每堂课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趣味性教学,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同时也加强了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深度。由于现代幼儿接触到的知识层面比较丰富,因此幼儿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游戏活动,否则可能会引发幼儿的厌倦。为了能够让幼儿在合理的游戏活动引导之下不断地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煞费苦心创设了一系列合理的游戏情境,并且尽可能地将这些游戏情境设置成幼儿比较熟悉的内容。根据幼儿教学内容的需要,幼儿教师还会使用很多不同的教育手段,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具引发幼儿的积极性,有时幼儿教师还会用一些糖果或饼干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教具,使得幼儿头脑中的数学概念印象更深刻。
四、結合幼儿个体差异,选择最合适的游戏内容
幼儿数学活动的游戏化教学不仅依托于教学内容本身,而且还要立足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尽可能突出幼儿的个性化特征,比如,利用男生和女生的不同之处作为数学游戏的关注点。或者按照幼儿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的不同,设置两种不同分层的数学问题。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才能够让幼儿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幼儿个体差异带来的互补性将会增强其团队协作意识,这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充分了解幼儿特点的基础之上,帮助幼儿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到,由于每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同,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布置数学探究项目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幼儿自尊心和上升空间的差异,从而能够定下不同的游戏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爱护的。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应依托于游戏化的教学特色。在现阶段为了推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进程,一定要努力激发幼儿的学习潜力,降低其在理解数学定理时的一些难度。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拓展其数学思维,为下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帅惠琴.增强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156.
[2]朴东实.“有趣的魔法”——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6):174.
[3]林爽.探析增强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51.
[4]帅惠琴.增强幼儿数学活动趣味性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