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GeoGebra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实践

2022-04-16 14:51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张程艳
中学数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定点结论直线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张程艳

1 问题背景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更能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和实践,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1].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形象直观地显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揭示数学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实验,猜想命题结论”,“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2].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更主动、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在落实“四基”“四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众多数学软件中,GeoGebra作为集代数、几何、数据表和概率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动态数学软件,以其开源免费、功能强大、易于上手等优越性成为众多教师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3].应用GeoGebra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可视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本研究以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学生通过操作GeoGebra软件,在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充分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积累自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经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2 案例分析

2.1教学内容分析

在解析几何单元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对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其中,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使学生在化“动”为“定”的过程中,体会“变”与“不变”的关联、“几何”与“代数”的完美融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解题策略的同时,挖掘问题背后呈现的规律,发展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层面来看,在解析几何定点问题的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对引例的分析,已经基本掌握了定点问题的解决策略.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设置数学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引例背后所蕴含的一般性规律.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看,学生更希望跳出解题的层面,探究问题的本质,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生的认知障碍来看,学生即使知道可以通过改变某一变量去研究定点位置的变化,也很难单纯通过纸笔运算发现运动变化背后呈现的规律.

因此,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借助GeoGebra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大大降低探索过程的难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更加形象直观,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探究、交流、反思的过程.

2.3 学习目标

(1)借助GeoGebra软件自主探究定点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尝试根据所发现的规律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研究问题的方法,积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2.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GeoGebra揭示解析几何定点问题背后蕴含的一般性规律.

难点:能够根据规律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2.5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初探,设计实验.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严格证明了直线MN过定点D(1,0),请大家思考,引例中哪些要素的改变会对定点D的位置产生影响呢?

学生思考片刻,提出猜想,认为改变动点P所在的直线,或者改变椭圆的特征量a和b,或者改变点A,B在椭圆上的位置都会对点D的位置产生影响.

师:请同学们成立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借助GeoGebra软件,尝试探索规律,并填写实验报告.

设计意图: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先分析成因,大胆猜想,明确实验方案,为后续进行自主探究做好合理规划,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

环节二:实验探究,发现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分工协作,通过操作GeoGebra尝试发现问题背后蕴含的一般性规律,并作成果汇报.

(1)动点P所在的直线影响直线MN所过的定点.

通过在水平方向上拖动点P所在的直线(如图1,图2),使直线与椭圆相离、相切、相交,学生发现点D的位置随着直线方程的改变而改变,但只要点P所在的直线方程确定,直线MN就恒过某一个定点.学生进一步探究点P所在直线方程x=t与定点D坐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关系,得出如下的数学结论:

图1

图2

(2)椭圆的特征量影响直线所过定点.

①通过拖动滑动条改变短轴的长度(如图3,图4),学生发现直线MN始终过定点D(1,0),从而得到结论:椭圆的特征量b不影响直线MN所过的定点.

图3

图4

②通过拖动滑动条改变长轴的长度(如图5,图6),学生发现直线MN所过定点随着特征量a的改变而改变,但只要将特征量a确定下来,直线MN就会经过某一个定点.学生进一步探究特征量a与定点D坐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图5

图6

综合上述两组实验,学生最终能够提炼出下述数学结论:

(3)点A,B在椭圆上的位置影响直线所过定点.

学生通过改变点A,B在椭圆上的位置,发现点A,B位置的改变会影响直线MN所过定点,然而暂时没能得到类似上述“完美”的结论.不过这个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非常宝贵,学生在“试误”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有利于锻炼数学思维,有利于形成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可以初步感受自主学习和开展研究的一般方法,为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借助GeoGebra进行“可视化”实验探究,让静态数学“活”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通过操作软件观察问题背后呈现的规律,大胆猜想数学结论,进行合情推理,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发现问题的过程.整个探究活动以自主思考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展开,既有独立学习的过程,又有群体学习的过程,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本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探索,积累科学研究的经验.

环节三:发散思维,提出问题.

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发现的结论,你能尝试从其他角度提出新的解析几何问题吗?

在本环节中,学生根据探索发现结论,小组合作探讨,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现举例如下: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结论“xDxP=a2”,自然地由定点问题生成定值问题.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机会,站在命题人的角度设计新的问题,培养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小结:请谈谈在本次探究活动中你的收获有哪些?还有哪些困惑?

思考:(1)请在上述设计的问题中自主选择1~2个进行严格代数推理;

(2)如果将引例中点P所在的直线x=4换成y=4或者更一般的直线y=kx+b,借助GeoGebra,你能得到类似上述的结论吗?请自主设计方案,完成实验探究;

(3)对于双曲线、抛物线,你能得到类似的定点定值吗?借助GeoGebra,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积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1)应用GeoGebra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使复杂问题“可视化”.例如,在函数专题利用GeoGebra探究三次函数的切线问题等;在立体几何专题利用GeoGebra探究正方体的截面图等;在解析几何利用GeoGebra探究圆锥曲线中运动变化问题等;在概率统计专题利用GeoGebra进行数据分析等.

(2)应用GeoGebra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可以缩短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降低探究难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

(3)应用GeoGebra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从教师的层面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把握数学探究的自主度.如果教师给了学生探究的机会,却采取高度控制的方式,学生将只能做一些低级思维的操作性活动;而自主度适当的活动学生会更主动地调动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涵育核心素养[4].

猜你喜欢
定点结论直线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处理策略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