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2022-04-15 03:52徐庆龄
文教资料 2022年18期
关键词: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徐庆龄

(湖北科技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心理委员是班级里一个特定的班委职务,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在班级内专门设立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班委成员的制度”[1]。该项制度是西方国家的“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新发展,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产物。[2]从2004年最早在天津大学设置“心理委员”这一班委新角色[3],到在其他高校迅速推广这一制度,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心理委员利用其年龄、时空优势深入同龄学生群体,已然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基础力量,是高校“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中重要的一环,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他们协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老师和院系心理辅导员为同学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在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以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心理委员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绝大多数心理委员是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下,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者,作为班委中的一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短板和问题,影响着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切实提高心理委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委员工作现状

2021年7月对某省属高校234 名心理委员的调查发现,有65.4%(153 名)心理委员是基于对心理学感兴趣而担任心理委员,有85%(199 名)是希望能为同学服务,有11.6%(27 名)是为了好玩或者被指定。对自己的职务非常了解的心理委员只占到22%(52 名),认为自己具备心理委员专业要求的只有16.7%(39 名),基本具备的有72.6%(170 名),有10.7%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不具备或者不清楚有哪些专业要求。在心理委员培训全覆盖背景下,仍有10.7%(25 名)的心理委员表示没有参加过培训,有32.1%(75 名)的心理委员认为针对这一职位的激励措施不到位,有65%(152 名)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缺少能实际操作的知识与技能,有58.1%(136 名)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缺乏必要的指导,有59%(138名)的心理委员认为同学们对心理委员这一职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不高,有21.4%(50 名)的心理委员认为同学遇到心理困扰时会向自己求助,有9.4%(22名)的心理委员认为这个职位形同虚设。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心理委员工作队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心理委员胜任力不足;制度建设不健全,在心理委员的选拔、培养、激励等方面有欠缺之处,这些都影响了心理委员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心理委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角色意识不强,职责定位不清

角色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4]。角色意识是指个体对所承担的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并自觉扮演的心理行为。角色意识不强或者模糊,会影响角色行为的履行。心理委员队伍中仍有少数人为了好玩或者被指定而担任心理委员,本身对这一职务认同感不高,那么就更不谈在任职期间能好好地履行职责。

一般而言,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在于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心理疏导和危机预防四个方面。然而实际上,在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委员主要作用于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部分,日常工作内容就是观察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同学,填写周报月报表,其他部分涉及较少,以至于同学们对心理委员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观察者”或者“告密者”这一角色上,心理委员在很多班级所处的地位比较尴尬,甚至形同虚设,没有办法正常地开展工作。

2.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胜任力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工作,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也要求具备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助人技巧,有专业胜任力。而心理委员基本上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为此,心理委员都需要接受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助人技能的培训。但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往往人手不足,日常事务繁忙;另一方面学生课程学习繁忙,其他各项活动多,占据了大量课余时间,因此想抽出合适的时间对心理委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显得尤为不易。

心理委员胜任力包括七个因素,分别是组织能力、自我认知、工作动机、团队合作、性格特质、工作态度和专业知识[5],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同样非常重要,但在心理委员的选拔、培养、考核等过程中这些部分往往容易被忽略。

3.选拔和考核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设有班级心理委员这一岗位,但是选拔、考核和激励过程普遍存在随意、不规范的问题,制度不够健全。选拔随意,会有部分心理委员基于能力、动机甚至本身心理健康状态,其实并不适合担任这一职位。缺少规范的考核和有效的激励,会让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不能激发他们创造性的动力和工作热情。

4.学生对心理委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

心理委员来自学生群体,深入学生群体,理应可以更好地被同学所接纳,然而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向班级心理委员的求助率不高,部分同学对心理委员甚至心存疑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在面临各种心理困难时,大学生一般首先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先求诸己,后求诸人;在寻求他人帮助时,更倾向于向关系亲密的人求助,只有当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向专业人员求助的概率才会有所增加。[6]二是对心理问题有不合理的认知,害怕被贴上有心理问题的标签。三是对心理委员专业性存有质疑,担心他们不够专业,不能帮到自己,同时害怕心理委员不能对自己的问题保密。

二、有效发挥心理委员作用的对策

(一)进一步厘清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

詹启生在其研究中提到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应该是自身心理健康维持的示范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心理危机问题学生的发现者,同学心理健康维护的支持者。[7]这一角色定位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与职责,不仅仅局限于危机预防与干预方面,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拓展了心理委员的工作思路。

作为自身心理健康维持的示范者,心理委员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通过榜样的作用引领和促进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要宣传两部分的知识,一是日常心理援助资源信息,包括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服务信息,地址、电话、求助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等;二是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推送一些科普文章、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心理主题班会、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二)注重对心理委员的科学选拔

心理委员不同于一般的班级学生干部,通常对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并且专业性比较强。心理委员的选拔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心理委员胜任力的角度出发,选拔出综合素质高、心理状态稳定、组织协调能力好,能理解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委员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保证心理委员的专业性和成长,也为了节省培训的成本,通常这个岗位要求连任,大学期间不随意更换,因此,能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选到合适的人选也非常重要。

1.选拔条件

具体而言,选拔心理委员时,应该考虑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 自身拥有良好积极的心态。班级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维持的示范者,有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遇到挫折能及时调适自己的心态,可以通过榜样作用去引领和带动班级的氛围。② 要有“五心”: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同理心。能乐于助人,班级同学信任度高,同时善于从班级同学一言一行、细微的变化中了解和观察到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③ 要有“五认”:认知、认真、认同、认可以及认识自己。要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认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的认同、对班级每一位同学的认可与接纳、工作的认真负责以及能够合理全面地认识自己。④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心理委员同时还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所以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此选拔的标准和要求,心理健康中心在新生开学初下发给各二级学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宣传,让老师和同学们都知晓。

2.选拔程序

选拔时间通常定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开学将近一个月时间时。此时大家经过20 多天的相处,特别是军训期间密集的活动安排,彼此之间已经熟悉,班主任也已经比较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对适合的人选有大致的印象。选拔可以采取学生自荐、同学或老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定初步人选之后班主任与之谈话,明确其态度与信心,然后与其他班委成员一样通过班干竞选上岗。在选拔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否把好关选好人,班主任对心理委员的认知和态度决定了此环节的工作能否做到位。因此,前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宣传和要求也一定要到位。

此外,因为心理委员的性别特征对其职责行为有重要影响,女生心理委员总体上更善解人意、更细心、耐心和感性;男生心理委员总体而言更理性,在敢为性、独立性、冲动性上占据优势。[8]因此,可以按照性别比例,争取每个班级都能设置男女生心理委员各一名,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更好地帮助到同学。

(三)对心理委员进行系统性培训

心理委员的培训主要分为岗前和岗后两个部分。岗前培训主要是基于心理委员基础胜任力的培训,内容包含日常心理援助资源信息和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具体包括心理健康中心简介,心理委员的素质与职责,心理健康标准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朋辈辅导知识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等。一些需要心理委员掌握的基础信息和知识,可以制作成《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下发给心理委员保存,让心理委员可以时常温故而知新。在互联网时代,培训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比如线上的心理委员慕课学习,线下的讲座、模拟训练、团体体验和个体咨询体验,等等。慕课学习主要可以节省授课教师成本,同时学习者可以自由掌握学习时间。余金聪等人采用“毫末心委工作平台”App(小程序)上的慕课培训课程做的实施效果研究显示:慕课培训是可以提升心理委员胜任力水平的,可以考虑作为心理委员的普及教育课程进行推广。[9]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慕课学习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有对学生监管不足、师生交流互动不够的缺点。[10]在慕课学习结束后,可以通过组织线下的考核、交流、知识竞赛等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

岗后培训主要是基于心理委员能力提升的培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培训内容,比如大一心理委员重点开展新生适应和人际交往方面内容培训,大二、大三重点开展情绪管理、人格完善方面内容的培训,大四重点开展职业规划和压力管理方面内容的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比如团体辅导、工作坊、素质拓展训练营之类,重体验、重操作技能的提升,充分调动心理委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四)规范心理委员的组织管理

作为一个特殊的班委岗位,心理委员的组织与管理上可以实行双重管理[11],即在行政上按普通学生干部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业务上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院系心理辅导员的指导、管理和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心理委员岗位的有序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心理委员和其他班委的联系与合作,帮助心理委员更好地融入学生干部队伍中,加强归属感。对心理委员的指导,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举办案例研讨沙龙,以及参照咨询师的督导机制,将一对一的个体督导与团体督导相结合,帮助心理委员梳理工作中的疑难点,找到应对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心理委员工作积极性,还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出台相关文件规定考核要求和细则,利用心理健康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对优秀心理委员进行评选和表彰,并且从中抽选工作表现特别突出、特色鲜明的心委参加“心理委员成长故事会”,分享自己对心理委员工作的理解、工作经验和成长心得等。通过此表彰和分享,既可以鼓励在此岗位上默默奉献、表现优异的心理委员,也可以树立典型,鼓励其他心理委员向先进学习,共同进步。

(五)为心理委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包括对心理委员工作原则的宣传介绍,使学生对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求助以及心理委员的工作有更合理的认知,打消学生的顾虑,提高他们对心理委员的接纳与认可,提高心理问题求助率。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在全校形成人人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心理委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中重要的基础力量,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人手的不足。同时由于心理委员源于学生、贴近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必须进一步厘清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对心理委员进行科学选拔、系统培训、规范管理、有效激励,加强对心理委员的培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为心理委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心理委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夯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的基础。

猜你喜欢
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图片报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