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办园理念下“伙伴”教研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2-04-15 10:01:08武汉市武昌区机关幼儿园李小玲
成才 2022年6期
关键词:结伴园本伙伴

■ 武汉市武昌区机关幼儿园 李小玲

伙伴,是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论语》中谈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要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伙伴互动,不仅是提高自身素养的最好途径,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提升园本教研质量的有效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某些教研管理者对教研工作的刻板管理、教研组织者专业能力不足以及一线教师对角色的错误认知等原因,导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研活动犹如一潭死水。那么,如何才能让教研活动充满活力呢?笔者认为,教研文化的建设是关键。只有当一种制度或模式赋予文化意义后,才能发挥其驱动效应,才能起到引领、感染、凝聚和推动的作用。下面以我园的教研文化建设为例,谈谈我们在“关爱”理念下教研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一、共铸教研理念,打造伙伴团队

教研理念是园所教研文化建设能否到达理想状态的前提和关键。教研工作要做好,需要园所和教师在精神理念上达成一致。无论是幼儿园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需要直面新时代学前教育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幼儿教育主体活动的要求,整合与重构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教研理念。重构价值观和理念,最好的途径就是进行高效的园本培训。为此,我们通过开展伙伴学习型校园、伙伴学习型教研组、伙伴学习型教师等活动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第一阶段,结合需求,找寻伙伴。教师找到伙伴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教育优势,伙伴间运用一切观摩、研讨或校内外教研活动机会,总结收获、分享得失,并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第二阶段,寻找优势,点赞伙伴。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参与备课、听课、研课,互听互评,共同反思,相携共进,全方位进行交流和互相指导,促进同伴一起快速成长。

第三阶段,制定攻略,携手伙伴。教师结合自己的需求,自主组建伙伴小组。每学期根据教师整体情况制定结伴计划,将实施要求层层落实,伙伴携手,结合团队特点和需求制定互助攻略。同时,幼儿园也及时加强教研管理,在管理中建立互助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团队中的伙伴效应,促使教研团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制定教研制度,开展伙伴教研

在教研活动中,无论是教研组织者、执教者还是专业引领者,都有短板或不足的地方,因此就需要团队的同伴互助来共同完成教研活动。

在落实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制度的监督作用是其中的关键,也是推动伙伴文化建设和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以教研活动“大班‘伙伴节’区域游戏的研讨及‘园本教研同伴互助制度’的研讨”为例,我们开展了伙伴同步研究活动,就教研制度和教研活动进行了分组探讨。我园从原有的园本教研组织结构中选取代表,成立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核心小组团队参与教研制度的研讨,原来的机构只是进行教研活动的管理。通过这样的结构调整,两个管理团队形成“伙伴”式的管理合力,使园本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不再是单腿走路,而是两者紧密结合、相互辅助,共同促进教研文化的建设和优化。

【案例】大班“伙伴节”区域游戏的研讨及“园本教研同伴互助制度”的研讨

伙伴一:制度组。由园长、保教干事、教研组长和骨干成员组建园本教研管理组织机构,再从其中选取代表成立我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核心小组团队。对照《园本研究制度体系框架参考图》,将园本教研制度进行重新梳理与审视,负责检视教研活动组的同伴互助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落实,观察教研活动每个环节的同伴互助对象、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情况,分析其互助是否能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

伙伴二:活动组。活动组的成员结构与制度组一样,根据同伴互助制度开展教研活动,帮助制度组验证制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制度组活动组环节一介绍背景同步解说研讨背景对照《园本研究制度体系框架参考图》,重新梳理与审视园本教研制度,制定园本教研同伴互助制度后,梳理出以下问题:1.开展同伴互助时机仅仅在研讨交流环节2.同伴互助的对象仅限教师3.同伴互助的方式单一为此,以课例研究为平台,修改并完善园本教研同伴互助制度,使不同研究群体的教师之间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形成“研究共同体”。制定“园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制度”研究目标环节二确定目标做好准备研究准备制度建设核心小组成员思考“园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制度”的方案。在“幼儿园节日关爱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第二阶段,幼儿在征集的众多节日活动中对“伙伴节”最感兴趣,由此生成了“冬日暖阳伙伴节”系列活动。在活动前的讨论中,幼儿认为“伙伴节”就应该找自己的好朋友一块游戏,或2人或3人或4人……因此,结伴游戏成为其特定规则。结合幼儿意愿,我们设计了“伙伴节”大型主题区域游戏活动。在一度教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不会结伴游戏;有的幼儿游戏之初还有伙伴,但时间一长,幼儿就只关注自己游戏没有结伴游戏了;还有的幼儿游戏过程中一直有伙伴,但没有商议、配合、合作的游戏行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确定了“大班‘伙伴节’区域游戏中引发幼儿结伴游戏的策略研讨”这一教研主题。1.探讨大班“伙伴节”区域游戏中引发幼儿结伴游戏的策略。2.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开放自己,推动教师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形成“研究共同体”。1.知识经验准备。2.互助研究设计引发幼儿结伴游戏策略的区域活动。3.物质材料准备:课例研究观摩录像、ppt、投影、记录纸、笔。

制度组 活动组环节三/四对比观察优化策略环节五总结梳理完善制度研究过程观察“同伴互助”组合形式是否有效。观察此环节教师的研究行为,如:开展同伴互助时机;同伴互助的对象;同伴互助的方式等。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核心小组组长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组织相关人员梳理教研成果,共同完善园本教研“同伴互助”制度。1.同乐——热身游戏“撕名牌”。2.同思——回顾前期研究。3.同研——分析影响成效的原因。4.同构——优化解决策略。研究结果

通过园本教研制度、园本教研活动两个层面的“伙伴”同步研究,教师明确了同伴互助的对象、时机和方式,即同伴互助的对象主要是执教者、设计者、组织者、专业引领者等;同伴互助的适用时机主要在集体备课环节、一度或二度教学反思研讨环节、观察分析数据环节、探索研讨解决教研问题策略环节、专业引领团队商议环节;同伴互助的方式主要有师徒互助共研、教研小组或专业引领团队信息交换、经验交流。基于同伴互助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通过总结梳理,形成了幼儿园《园本教研同伴互助制度》,有效促进了幼儿园教研文化的建设。

三、营造良好氛围,蕴育伙伴文化

教研文化建设想要有好的成效,不仅仅需要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规范教师的行为,逐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还需要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

打造良好的园所环境和研究氛围,是物质保障的重要内容,必须重视。为此,我们以园所为研究主阵地,通过环境的改善和创新设计,创设了温馨的职工书屋、沙龙交流馆、咖啡谈心桌,以对坐、对椅、圆桌的形式营造出一种舒适的、伙伴式的教研氛围,使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加自然亲切地畅谈,分享彼此的教研收获。舒适、温馨的环境氛围和完善的设施设备,都是教师教研科研的保障和助力,能够使教师心情舒畅、心无旁骛地开展教学研究,孕育出彰显幼儿园教研文化特色的“伙伴”文化。

四、加强教研管理,构建伙伴之家

原有的园本教研管理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为园长主抓园本教研的管理,保教干事主管园本教研的开展,教研组长负责园本教研的组织,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活动。由于每次教研活动的教研内容较为单一,教研管理中“教师主体”意识不强,无法形成一种突出教研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文化管理模式。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充分发挥园所教研管理机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和教师的积极性,立足园本,形成合力,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园本教研管理机制。同时,以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的伙伴式教研管理模式,促进我园教研质量的提升,构建“伙伴”之家。下面以优化我园“伙伴”教研管理方案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1.优化“伙伴”机制,保障教研实施

首先,组建新的园本教研管理组织机构,成员由园长、保教干事、教研组长、骨干成员等组成;然后,从原有的园本教研管理组织机构中选取代表成立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核心小组团队。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核心小组团队参与“园本教研制度”的研讨。原有的园本教研管理组织机构对“园本教研活动”进行管理。教研管理者、组织者、教师全员参与,一组研教研活动,一组研制度,两个管理团队形成“伙伴”式的管理合力,相互辅助共同推进教研文化的优化。

2.明确伙伴关系,互助教育研究

建立教师与幼儿间的伙伴关系。师幼在游戏、生活中共同构建伙伴关系,幼儿结伴成立的小组也是活动中的学习伙伴。活动以小组互动学习为主,幼儿自主说与做,自由研究讨论,自主构建知识经验,教师多以观察、引导为主,做幼儿忠实的朋友,建立师幼共同成长的良好关系。

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伙伴关系。教师之间寻找伙伴亮点,自由结伴,适时开展伙伴式教研;伙伴间共同备课,尝试同堂上课,及时互通有无,实现互促共进。倡导教师扩大伙伴范围,与校内外教师、专家发展伙伴式关系,形成生生结伴、师生结伴、师师结伴的互助合作关系,达到互助共进的目的。

建立管理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的伙伴关系。管理者与教师如同一艘游轮上的船长与水手,需方向一致,才能护航远行。因此,要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平等共事,互相尊重。管理者要多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教师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尽快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建立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的伙伴关系。教师按工作的需要及学科研究的特点自由结对组合,在每周三园本教研和年组教研活动时间发挥“伙伴”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结伴互助共学,共同参与研讨。伙伴间的互助关爱主要有三种。一是组与组结伴互学——榜样示范,即发挥组与组间的优势,发挥“团队引路”式的教研形式、方法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优秀教研组自愿在园内申报教研展示活动,将优秀的教研活动向伙伴们展示,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二是组与组结伴互动——共同筹划,即发挥组与组间的团队力量,结合教研主题,进行现场互动、讨论,共同筹划合理有效的教研活动方案。教师通过信息发布会、读书沙龙等形式,围绕教研主题彼此交换信息,提高认识。三是组与组结伴互助——共研问题,即各教研组结合老师们的困惑,将共性的问题汇聚在一起,结合组与组间的共性问题,进行“问题诊断互助”,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3.落实“伙伴”评价,激励共同发展

在教研管理中体现伙伴理念。构建团结协作的伙伴管理团队,通过管理者与教师间的同步学习、交流和评价,形成思想上的统一、步调上的一致,确保伙伴理念在园内工作实践中顺利推进。

在管理制度中测评“伙伴效益”。结合园所文化,由园本教研管理组织机构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捆绑互评、互查、考评等项目,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伙伴效益。

在绩效评价工程中推评“最佳伙伴”。每学期开展一次“伙伴互助我成长”“夸夸身边的好榜样”论坛分享会,评出“我身边的好伙伴”,通过示范引领,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如何创新园本研究工作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如何创设融学习、研究与工作为一体的民主、开放、合作的新型教研文化?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爱”的人本教育,不断打造幼儿园学习型组织,努力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体系,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助力。

猜你喜欢
结伴园本伙伴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7:58:14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萌宠和它的伙伴们
中外文摘(2021年22期)2021-12-30 02:17:18
伙伴
新伙伴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2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跳房子
自愿结伴抱团养老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最好的伙伴 等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