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奥尔夫教育理念 开展“带动唱”教学

2022-04-15 16:53崔子露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摘 要】“带动唱”教学方式提倡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要融合奥尔夫教育理念开展“带动唱”教学,用手势调动学生情感,用表情唤醒他们与词曲作者的共鸣,用手语展现作品内容,用乐器促使学生感受音色,体会作品内涵,用表演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风格。

【关键词】奥尔夫教育理念;“带动唱”教学;初中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56-02

“带动唱”教学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用肢体语言带动演唱,烘托愉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演唱活动变得活泼有趣。这样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认为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而是以节奏作为纽带,将动作、舞蹈、语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不是听众,而是要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融入到音乐中,这和“带动唱”教学的思想不谋而合。初中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他们常常会在倾听或演唱的同时手舞足蹈,并加入丰富的表情,让演唱动作夸张而富有感染力,营造出更好的表演效果。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融合奥尔夫教育理念,开展“带动唱”教学,让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增强其审美能力。

一、用手势调动情绪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尝试用手势辅助倾听,尝试调动情绪情感,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如《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长篇叙事歌,赞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勇于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压迫的精神。全曲节奏舒展从容、深沉有力,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既抒发了人民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1]。教师可采用“带动唱”的方式教授这首作品,让学生尝试用手势辅助演唱,并尝试体会隐藏在作品中的情感。学生在唱到“不呀不起飞”时,手臂伸展开来,指向远方,展现出了向远方寻觅的状态;在唱到“人民的土地”的时候,做出互相看的动作,展现出了人民被统治阶级压迫的痛苦状态。随着学生不断地加入新的动作,他们也能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有学生表示:“我感觉到了人民被统治阶级压迫得要窒息的状态和满腔的怒火。”

在“带动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手势动作,通过这些手势表达合理的情感情绪。如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可以将双手打开,高高地举起等。由于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动作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看看谁设计的动作更符合作品的特点,能更好地起到抒情的作用。

二、用表情唤起心理共鸣

在“带动唱”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的表情变得更丰富,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在演唱欢快的歌曲时面带笑容,在演唱悲伤的作品时露出痛苦的表情等。

如《怒吼吧!黄河》这部作品选自《黄河大合唱》,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充满了愤怒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心。在讲解背景信息后,教师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加入表情,体现出内心的情感,能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的寓意,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情感。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光体现出愤怒的状态是不够的,还要体现出一种同仇敌忾的状态,要严肃庄重和激动,这样才能展现出对英雄的尊重和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反对侵略者的斗志。”

若学生能将表情和演唱结合在一起,则能更生动完整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并和词曲作者形成共鸣。教师要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作品的背景信息,让学生揣摩创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这样学生才能和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演绎该作品。

三、用手语展现作品内容

对于部分特定的音乐作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手语融入其中。如《感恩的心》《爱》等作品都适合用手语来演绎。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聋哑人,思考自己能否能为特殊人群做些什么,这有助于促使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的人。

如《同一首歌》用诗歌般的语言和抒情的旋律展现了团结、友谊等主题,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唤醒学生的情感,可讲解一些标准的手语动作,引导学生在自主演唱的时候加入这些手语动作,使其对作品的感受更为真切,并思考人和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如何保持友好,要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生理残缺的人。如有学生结合演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如果他们确实需要我们帮助的话,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在同一个国家,唱《同一首歌》。”

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标准的手语动作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歌词自主设计一些手语动作,尝试将歌词的内容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样也能起到“带动唱”的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并唱出其中包含的特殊韵味。

四、用乐器丰富音色内涵

除了将动作、表情等融入到“带动唱”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将乐器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并尝试演奏简单的乐器。教师可以从锣鼓等比较简单的打击乐器入手,让学生掌握演奏方法,此后给他们介绍各种弦乐器,引导其在倾听的同时区分乐器的音色特点。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细细品味,说说作品运用了什么乐器,思考该乐器的音色是否能展现出作品的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演奏,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乐曲。

如《阳关三叠》将古琴曲和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结合在一起,是一首著名的藝术歌曲。教师可利用乐器辅助学生欣赏该作品,并尝试体会作品的内涵。教师首先展现了古琴、古筝这两种比较相近的乐器,让学生先从形貌上进行区分[2]。此后教师又分别演奏这两种乐器,让学生说说它们在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并说说使用哪种乐器演奏《阳关三叠》比较好。如有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认为古琴的声音给人淡雅的感觉,而古筝的声音则比较清亮,因此古琴更适合演奏《阳关三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演唱,进一步感受古琴创造的艺术氛围,并在演唱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出:“加入了古琴之后,我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古人的情境中,正在依依不舍地送别自己的友人。”

乐器的加入让学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他们不仅可以用肢体动作进行感受,更能将乐器也融入到表演中,从而更真切地感受乐曲,体会其中的深意。

五、用表演展现乐曲风格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强调创造性,认为即兴创造是每一个人的本性。在“带动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入舞蹈表演,尝试更好地演绎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各种风格类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表演的同时进行自主归类,进而提升他们知识建构的能力。

如《化蝶》展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纯美的爱情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鼓励大家分别扮演梁山伯、祝英台、他们的家人和同学等,尝试将两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出来,并深入体会作品的风格特点。学生首先感受到这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能让人感受到古风古韵,其次学生感受到了主人公之间深厚的情感,他们虽然在活着的时候遭遇了重重阻碍,不能在一起,但是在死后却化成了蝴蝶,永远在一起。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情感丰沛、展现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表演中,学生演绎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十八相送的场景,表现出羞涩和懵懂;还有的学生则主要演绎了化蝶的片段,展现双方奋不顾身的一面,表现了爱的炽热。在表演中,学生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能唱出深厚的情感。

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肢体语言,将动作、表情等融合在一起,这样能创造一种独特的意境,促使他们结合表演走入词曲作者的内心深处,让他们更好地体会作品的风格特点,提升其赏析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忠华.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

[2]邓淑宇.初中音乐构建“带动唱”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文学少年,2021(24).

【作者简介】

崔子露(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