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勇
摘要:物理是学生在初中中后期才正式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对学生个人的思维完善起着很大的作用。随着课程内容的进行,学习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对学生来讲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而建立起来的学科,让学生仅仅知道结果和定理并不能使他们从真正意义上发现什么规律和奥秘,实验是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果这一问题。
关键词:现代科技;初中物理;课堂效果;教学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少年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承载着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科技,其实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启示,启蒙。学生及时地接触到了这些领域,便能够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理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实验是进行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物理知识中的许多定理和规律都是基于实验得出的。但是受条件和时间的因素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到实验室中去做物理实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的传授。不少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开展物理实验的条件,资金和设备问题困扰着当地的师生。但是现代科技却能够通过仿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实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例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改变凸透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像的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讲解,并且可以通过暂停视频的形式,提问学生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总结物理规律。这样一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辅助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实验的机会。
二、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利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活与物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物理是对生活中许多现象规律的探索。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参透物理学的规律,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面对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要联系生活与知识,使二者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比较基础。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可以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利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学生不止一项预习的任务,让生到生活中去观察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并且通过相机等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将自己拍摄的内容发送到教师中端,教师在整理好之后,到课堂上一同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且这种作业本身对学生而言也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需要学生进行探索实践。这样一来,通过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利用,学生的思考渠道更加广泛,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运用课外活动,渗透到课堂中
课外活动与课内的学习能够形成良好的补充。特别是对于物理学科这种探索性较强的科目来说。学生到课外进行实践活动,能够让他们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应该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拓展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而不是只做在教室里听讲。学生进行物理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灵活的思维,对于所学知识要能够变通。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课外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外所学的知识,渗透到课堂中。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科研单位以及科技馆”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这些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活动场所,更是学生对于现代科技的启蒙。在科技馆中,学生能够看到许多物理模型,还可以体验开火车,开飞机,静电现象,观看火箭升空的过程。这些活动在上个世纪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的青少年虽然学习压力变大了许多,但是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和途径。在节假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寻找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和智慧。这样一来,通过运用课外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和记录,再渗透到课堂中,于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成长。
结语: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现代科技的使用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效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待其生根发芽。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辅助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素质。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利用,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受到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也可以运用课外活动,渗透到课堂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刘翠花.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课堂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5):190.
[2]秦佳露.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12.377EABF4-8C4C-4FA7-AB35-AC53A17B04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