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乐”有所成

2022-04-15 14:29顾云云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

顾云云

[摘 要]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来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研究,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激发学生更投入地去体验音乐。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学生的音乐表现、自信心得以增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以建立,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项目式学习不限于音乐课堂的学习,音乐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可创设项目式学习情境,拓宽项目式学习时空,呈现项目式学习作品,让学生在乐享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成长音乐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音乐素养;创设情境;拓宽时空;呈现作品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6-0023-04

项目式学习全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为PBL),也有人称之为项目化学习。项目式學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它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自主建构式学习为方式,是实现超越学科、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周期性学习活动。

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研究,更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音乐学科或跨学科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持续地探索,在调动自身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结论的过程中,能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音乐学习历程的深刻感悟,并能够在新环境中进行迁移、运用。教师应聚焦音乐学科的关键能力与素养,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等方面的联系和拓展,并用项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一、创设项目式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体验音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使学生更投入地去体验音乐。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获得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得到不断发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的音乐项目式学习活动要固本守元,保证音乐学科性质的鲜明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认知体验。

以“走近京剧,唱响《梨园英秀》”的音乐项目式学习为例,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学生对京剧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家里还有正宗的戏迷、票友。京剧中的锣鼓经、数板等诸多戏曲元素,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很多学生对戏曲音乐非常热爱,具有传承中华国粹艺术的决心。我在研读教材时,结合学生学情,关注音乐要素,通过反复推敲,预设好任务导学单(如下表),让学生提前了解京剧中的基本知识。在项目式学习初期,我引导学生了解项目式学习的主题,熟悉项目的操作流程。学习过程中,我又不断调整项目的推进流程,引导学生多方位、多途径地查找资料,必要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协助,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音乐项目式学习中。

对于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的关键问题、关键细节,我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和我一起体验、模仿、合作、探究、创造,最终共同完成了教学任务。

有了对京剧的充分了解,《梨园英秀》项目式学习导课一开始,学生们就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跟我一起走着京剧的基本步伐——圆场步进入教室。之后,我带领学生巩固了京剧的两个经典身段动作:女生“兰花指”,男生“山膀手”。在此基础上,学生又将动作发展为左右上下的四个经典亮相。学生们再跟随歌曲数板部分的节奏进行模仿、听辨、演示,这样既巩固了歌曲数板的节奏,加强了对音乐的记忆和辨别能力,为下面数板部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又体验了京剧“唱念做打”中的“做”功。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专注,又有所思考,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无不包含着他们对京剧传统艺术的敬畏之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自然的导学课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富有乐趣和个性化的指令让学生乐于实践,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梨园的氛围之美。

二、拓宽项目式学习时空,让学生乐享学习过程

首先,在时间上,项目式学习不再以一课时来进行教学目标达成的测评,改成了以一周甚至一月、一学期为单位的长周期学习。其次,因为学生个体的音乐素养各不相同,项目式学习可以包容学生个体学习起点的不同,包容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进度的不同。再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不限于音乐课堂的学习,音乐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它可以将音乐学习的地点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一切教学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设计项目式学习“走近京剧,唱响《梨园英秀》”之前,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了解,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预设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况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与体验。我通过走近学生,与他们交流,了解到不少学生上过戏剧社团,对戏曲的数板、表演形式并不陌生,有的学生还能唱上一段。我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能力和课外的资源,合理分配项目式学习小组(如下表)。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对京剧的各种知识了如指掌。我精心选择了《梨园英秀》这首歌曲作为导学歌曲,歌曲内容丰富,结构比较复杂,可以分为模仿锣鼓经的短小前奏、数板、领唱与合唱三个部分。数板部分是模仿京剧念白,如何读准节奏,读出京味,是这一部分学习的重点。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从数板节奏入手感受节奏的特点。整首歌曲一共六句节奏型,一三五句是以切分节奏开头的,二四六句是以八分节奏开头的。通过敲击节奏,进行模仿,学生逐步熟悉了节奏音型,再听辨,他们就能分辨出具有共同特点的乐句,做出亮相动作,这考验的是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反应能力。学生再听教师范唱,感受节奏和歌词结合的精妙之处,同时自己试着读出来,通过图画认知,探究出歌词大意,明白原来短短的六句歌词包罗万象,把京剧表演的精华都囊括其中。学生不由得对京剧这一传统文化生出自豪之情,一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欣赏京剧视频中的名家念白(如下图),感受京剧的发声、身段、表情,引导学生在模仿中逐步把握京剧念白的精粹,并运用到歌曲数板的学习中。学生加上之前总结的亮相动作进行数板表演,一招一式都展现出了京歌的魅力。

有了深度的聆听和赏析,学生逐步探寻到有效的音乐信息,从而逐步内化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提高了学习能力。学生的表演欲望被点燃,惟妙惟肖的念白表演让有效学习得到了落实。这样的学习,体现了师生互相倾听和表达的有效性,能更好地落实音乐核心素养中“音乐文化理解”的要求,使学生在感悟鉴赏中学会创意表达。

对于这首歌曲的演唱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先通过聆听,找出歌谱的主要特点——休止符较多,又通过用声势动作表现休止符,感受休止符——京剧中“躲腔”的节奏特点,再通过图形谱感知音的高低,了解歌曲的骨干音,从而认识中国五声调式的特点。

在对节奏旋律的再次感知后,学生发现旋律线高低起伏比较大,音准比较难以把握,这正是京剧独有的声腔特点。通过我的口口相传、口传心授,学生逐步掌握了旋律唱腔,并和我接龙唱歌谱,最后加词演唱,把握了“躲腔”(如下图)的演唱技巧,唱出了戏曲的韵味。

“學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关注、了解、熟悉并喜爱京剧艺术,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途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聚焦情感喷薄点设置教学环节,为课堂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智慧,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梨园的韵律之美,乐享音乐学习过程。

三、呈现项目式学习作品,让学生畅享学“乐”成就

项目式学习进行到最后阶段,和传统教学一样,需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项目式学习评价的关键是看学习团队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以及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观念、意识、贡献值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走近京剧,唱响《梨园英秀》”一系列的项目式学习,脑海中将不再是零碎的京剧音乐作品,而是形成了一组京剧音乐作品的特征。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自然生长。

音乐教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歌唱活动,它包含着演奏、欣赏、创作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这里的表演是集声势、律动、舞蹈、语言、唱歌、演奏为一体的综合表现形式。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除了欣赏和演唱,“再编创”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传承文化的基本手段。其通过行之有效的渗透和铺垫来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且根据编创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等来实施教学。教师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并表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学生就能获得学习能力的发展。

1.创编传承,与传统相结合

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用来加强节奏,制造气氛。京剧锣鼓有许多锣鼓点子,叫作锣鼓经(如下图)。它有一定的打法,但又有灵活性。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听一听锣鼓经,再一起合作敲一敲大锣和小锣,之后再念一念锣鼓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本来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打击乐器一下子融入课堂中,使学生对京剧锣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锣鼓经不是简单的接触一下就好,而是在歌曲的不同地方逐步加入,贯穿始终的。在数板学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在句末加入锣鼓经伴奏,恰当又不突兀,简单又易掌握。齐唱部分,我引导学生在休止符处加入锣鼓经和数板,既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又巩固了锣鼓经和数板的学习效果,活学活用,增强了音乐活动的灵活性。

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个性,要让每个学生都融入有趣生动的音乐项目式学习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生动地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这里不仅是指学生音乐成绩的提高,更多的是指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音乐的热爱,表现出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2.创新传承,与流行相结合

在项目式学习展示环节,学生一起回忆带有京剧元素的歌曲,如《贵妃醉酒》《好汉歌》等,发现原来京剧元素就在我们身边,这些都是和我们的时代紧密结合的。我也精心挑选了《开学第一课》栏目中的《墨梅》歌曲,京剧少年和网络虚拟人物的合作表演,这是一个创新的组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产物。学生被传统与流行的碰撞所打动,被其艺术魅力所折服,心灵为之震撼。这时,不需要任何说教,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下,学生就会把这种中国所特有的艺术瑰宝传承下去。

“走近京剧,唱响《梨园英秀》”一系列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在实实在在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发现美,感受了京剧之美;通过欣赏美,感受了京剧韵律;通过歌唱美,探寻了京剧韵味;通过传承美,增强了编创意识。大家在参与和实践中体验,在倾听和活动中生成,在探究和合作中创造,获得了享受美的体验,懂得了鉴赏美的方法,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运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音乐学习历程,是一种包含审美、体验、知识等的音乐学习实践,能让每个学生都焕发出特有的活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日新月异的世界,若不具备弹性、灵活性、持久性、专注性和自我意识等个人优势,再多的技能和知识也是徒劳。项目式学习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基础的过程,只有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项目中才会成功。项目式学习使得教师有机会教授现实世界所需的技能,并监督和衡量这些技能的发展趋势。音乐课堂通过体验式教学激活了学生身体里的各种美好品质,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萌发了激情,就会为特定目标而奋斗。他们在创造中发展,用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研中学,在行中学。

项目式学习走进音乐课堂,能充分体现教师“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乐为中心”理念的转变。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情境设置、时空延伸、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中,通过不同目标的项目式引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师所精心设计的项目当中,在充分参与之中能够萌发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身体里各种美好的品质,使其能够分步骤地走向各个阶段的成功。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收获了快乐,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丰盈。

[ 参 考 文 献 ]

[1] 陶晓军. 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生长[J].内蒙古教育,2019(2):78-79.

[2] 夏雪梅.PBL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 周振宇.项目学习:基于学校的行走[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