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霞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外科 (辽宁海城 114200)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及时诊断、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早期胃癌是指癌变组织浸润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经有效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临床对早期胃癌的治疗手段已由传统外科根治切除术逐渐转变为内镜下治疗。其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于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之一,具有完整切除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3]。但需要注意的是,为彻底清除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灶,ESD的剥离范围较广、剥离程度较深,可能引起感染、穿孔等并发症。临床虽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但效果欠佳。在此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血流,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早期胃癌ESD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ESD治疗的5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1~76岁,平均(54.49±2.3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2~75岁,平均(54.45±2.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内镜下组织活检诊断为早期胃癌,且病理符合早期胃癌的相关诊断标准[5];患者术前已充分了解ESD治疗过程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ESD治疗。排除标准:伴有消化道出血疾病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数据资料不全的患者。
对照组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减轻其紧张与畏惧心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消除其对预后的担忧;在病房内放置报纸、杂志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且可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有效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喜好及实际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食谱,以易消化流质食物为主,注意蛋白质及脂肪的补给,忌食高纤维及辛辣刺激性食物。(3)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并以轻拍背部的方式帮助患者咳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协助并鼓励患者定期翻身,对长期受压部位予以适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褥疮发生;积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肺部通气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严密观察患者引流液的出入量及颜色等,做好术后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河北佳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JHAM-A型)进行干预:患者取平卧位,下肢穿好隔离裤,同时套上压力套筒,妥善固定后,将接管口与压力套口的紧密连接,避免松动,根据患者病情实况适当调节压力与时间,压力设置为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充气间隔时间20 s,首次充气时从低到高合理调整最大的充气压力,确保不超过患者机体的耐受程度,充气加压时从脚开始,自下而上地对脚、小腿、膝盖及大腿进行重复加压和压力释放,以实现静脉回流,期间,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调整压力,30 min/次,2次/d;若患者存在心功能障碍,第1次进行干预时,应选取最低压力及频率。
两组均连续干预5 d,并于干预5 d后评价疗效。
(1)观察并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情况。(2)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评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目前,对于胃癌患者,临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内镜技术已不仅限于检查诊断,在治疗方面,尤其是在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已较为普遍。有研究表明,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内镜下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6-7]。ESD作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之一,既可切除病灶、治疗疾病,又可保留器官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但是,经内镜手术治疗后,可导致患者腹腔压力升高,在一定程度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继而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模式,可基于患者病情实况、照护需求及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中被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所认可。对实施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虽可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但在预防或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还有待提升。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压力疗法之一,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减轻下肢水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对于行ESD的早期胃癌患者,于术后开展个性化护理的同时配合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通过对深部肌肉的压力刺激,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聚集[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通过气压袋对肢体从四肢末端至躯干中心进行反复地压迫和松弛,从而深度按摩肌肉组织,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缓解术后下肢麻木、肿胀等情况,且仪器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病情以及开展护理措施,围绕心理、饮食及并发症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满足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的护理需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提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配合度,进而实现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早期胃癌E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