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锋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西九江 33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致死率居全球第4位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痉挛、免疫力低下和营养不良等,可引起Ⅱ型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BiPAP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通气机械,将其应用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入院)与试验组(2020年3-8月入院),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3~81岁,平均(63.88±7.56)岁;病程4~9年,平均(5.67±3.26)年。试验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4~83岁,平均(65.32±8.38)岁;病程4~10年,平均(5.89±4.5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律失常;神志不清甚至陷入昏迷;存在严重低血压或休克;伴其他严重脏器疾病。
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吸氧、化痰平喘和解痉等常规治疗,并根据具体病情适当给予患者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型号 S/T-D30)治疗:治疗前为患者戴好鼻罩、头带;治疗时,选择S/T通气模式,设置氧流量为5~7 L/min,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初始吸气压4~5 cmH2O,后调至14~20 cmH2O,初始呼气压为0,后调至4~6 cmH2O,每次通气3~5 h,3次/d,若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有所改善,可相应缩短通气时间。
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
治疗前,两组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比较(次
治疗前,两组pH、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pH、PaO2、S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H、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COPD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气道常因电解质紊乱、感染而产生大量的分泌物,从而增加气道阻力,使机体氧气过度消耗,呼吸肌过于疲劳,肺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表现为血气分析指标异常,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引发Ⅱ型呼吸衰竭[3]。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其生命安全将面临极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意义重大。
临床通常采用解痉、化痰平喘、强心剂等药物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助于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道症状,但无法彻底治愈。相关研究表明,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通过减少机体感染,增加患者呼吸道氧气量,从而缓解呼吸衰竭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效果较好[4-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试验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2均低于对照组,pH、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BiPAP无创呼吸机通过对患者进行正压通气,保证充足的潮气量进入患者肺部,减少氧气消耗,同时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利于改善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道症状,恢复呼吸肌功能;BiPAP无创呼吸机通过加大患者的胸内压,增加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的回流阻力,减少回心血液流量,降低心脏负荷,同时缓解肺泡通气状况,减少肺泡残气量,使无效腔量得到控制,避免小气道阻塞和肺泡塌陷,利于二氧化碳排出,气体间交换的面积增大,进而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综上所述,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促进异常血气分析指标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