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泉
摘要: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面貌、以及人生哲理。如今,我们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汉服文化作为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着积极作用。汉服中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引起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让汉服文化走进传统课堂,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同时通过高校网络平台进行大力宣传,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汉服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汉服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
一、汉服文化的概念与兴起
《春秋左传正义》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1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国,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我们华美的服饰传统。汉服文化是指蕴含在汉服中的内在的一系列价值、比如历史价值、思想价值等等,不同朝代的服饰样式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体系。汉服文化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精神诉求。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当然汉服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也会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如今,高校的大学生不再止步于以往的传统文化,而是走向新兴形式,而汉服作为年轻人一种更加容易接受的传统文化形式,更能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之如今多种渠道的汉服文化宣传,也使得这种传统文化中的汉服文化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与认可。
2001年各国领导人身着唐装出席APEC会议,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讨论,“汉服复兴”这一说法被提出,但在这个时候,有关汉服的实践是作为个人层面而存在的,而且大多数的讨论都分布在网络社区中,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引发人们关注的是2002年一张发布在网站上的照片,照片的内容是一位男子身穿汉服弹奏古琴,这位男子是连云港的一名高校教师,这也是汉服运动兴起前的一次重要的热身。但在汉服没有被大众所接受之前,人们对汉服的评价不是很乐观,人们对身穿汉服行走在街道上的路人指指点点,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会认为这可能是在拍戏,因为在这之前,人们基本只在影视作品中见到过这样的穿着打扮,还有人说“这不就是当时披着被单子的小孩长大了么,哪里有什么跟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而对于汉族同袍而言,标志性的汉服运动事件是2003年郑州市电力企业职工身穿汉服在大街上向公众展现并宣传汉服的独特魅力,这也被汉服爱好者定义为拉开汉服文化运动帷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二、汉服文化发展现状
从早期影视作品,比如《美人心计》、《西厢奇缘》、《武媚娘传奇》、《本草药王》到近几年大火的《延禧攻略》、《东宫》、《扶摇》、《知否知否》、《长安十二时辰》等影视剧的热播,汉服迅速吸引住了年轻人的目光并快速占据了年轻人的消费市场。同时,汉服文化不仅在国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还影响着其他各国年轻人的服装品味,不难发现,如今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也有各种身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分享自己收藏的汉服,言语中都流露出自己对汉服的喜爱。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中的一批汉服爱好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热议。从那之后,据官方数据统计,全国各地的相类似的组织团体和高校社团数量近年已经接近2000家左右。所以“汉服热”已经绝不是“屈指可数”,而是“如火如荼”。
三、汉服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历经千年的洗礼与沉淀,汉服文化形成了其特有的美学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浓厚的历史价值。“汉服的服饰结构具有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等特征。汉服将内容与形式统一体现出了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 2 ]在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汉服的设计,基本采用了庄重、宽大、飘逸的风格,这样也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汉服中得到了深刻地体现,更体现出历朝历代中华儿女的无穷智慧。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作为汉服文化的生长土壤,丰富了汉服文化的精神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汉服文化,能够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并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更好地吸收其精神营养,讲好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故事。庄严稳重、自得洒脱、公平正直、持之以恒这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思想品质,大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涵养在汉服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中不断丰富,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水平也逐步提高,更加理解與感受汉服文化独特美感,明白我们的民族文化是自信力与凝聚力的源泉,在民族文化这片土壤中也孕育着我们的爱国热情与爱国情怀,也是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归属。
四、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汉服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够成熟的阶段,大学期间也正是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期,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更要远离一些不健康的、低俗的价值观。一些学生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会逐渐偏离正确的价值路线,走入歧途,从而导致歪曲的价值判断,继而引发一系列错误的行为。如果在成长路上缺失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对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也是相当不利的。大学生正需要汉服文化中所蕴含的“公平正直”“端庄稳重”等思想来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但各高校没有有效地利用汉服文化这一教学资源。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传统单调无味且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与形式,这一做法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充满了排斥,更使得一些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不满。在思政教育报告会中,大部分学生也以一个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例如直接缺席、低头交谈、中途退场等一些习惯性行为。这些活动缺少的是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根本不会在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共鸣。
2.学生缺乏汉服文化与课堂理论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的青年学生参与的汉服文化相关的活动,例如模仿汉服影视剧拍摄、汉服街拍等,都是发自内心的最简单最纯粹的想法,对于汉服文化的审美程度也是远远不够,只能到达一个大众而不是特定的审美的阶段。然而,学生口中的汉服复兴运动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大家并没有深入去探讨,更加没有将自己心中所想所学的课堂理论、书本知识转化及融入到汉服复兴运动中。受我国教育形式深深的一个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理论知识,没有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忽视汉服文化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共性与连接。加之更多的学生对于汉服的了解仅仅是出于个人的爱好与新奇的审美,对汉服的认识没有到达一个理性的高度,而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因而也就不会有运用已学知识来应对汉服复兴的意识。
3.缺乏有汉服文化知识的教师队伍
如今,思政课教师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同时,近年来,热爱汉服文化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教师未能关注并重视当代大学生热爱汉服文化这一现象,同时也没有能够给学生带来汉服文化交流和正确引导。总之,师资力量的缺乏对于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相當大的阻碍。
五、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开设传统服饰文化课程
在高校中,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抓住并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好课堂,在传统理论课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设多姿多彩的传统服饰文化课程,以一个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促进传统服饰文化的交流。从多个维度入手开设传统服饰文化课程,例如可以对在校大学生做一个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授课,进行相关服饰文化的PPT编辑,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上一个台阶。在这个基础上,传统服饰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教师队伍需要及时关注与深入研究的,在大量翻阅文献以及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理解与表达方式以生活为基础表达出来。
2.丰富以汉服文化为主题的各类线下活动
以汉服文化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大学生与民族文化间的距离更近,更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例如,开展传统汉服服饰话剧表演,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接触并感受汉服带给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与使命感,这样一来,大学生会一改以往僵硬的接受形式,增加更多自身的实际感受,更加关心汉服文化的深层次魅力。此外,在汉服文化中可以挖掘一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元素,通过汉服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发挥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我们应该要有敏锐的新媒体思维,让新媒体成为帮助我们进行文化宣传的重要工具,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其更好地与教学相结合,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例如:近年来大量含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古装剧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统一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进行观看并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借用微信平台与公众号进行文章宣传,在各大网络平台开设各种各样的有关汉服文化的知识小讲堂,以一个幽默诙谐的方式使学生对汉服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与了解,增强汉服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生对汉服文化的关注度。此外,我们可以以视频教学的形式进行汉服文化的宣传讲解,同时多播放一些汉服文化的专家学者的讲座,成立多个汉服文化社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内容组织汉服表演与活动。高校思政教师更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与关注学生的动态,与学生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探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所需的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余光.浅析汉服文化及其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8(18):160-163.
(责任编辑:刘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