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式的“双减”政策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

2022-04-13 05:58王念强李爱珍
现代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一体两翼家长服务

■ 王念强 李爱珍

一、研究缘起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一年内要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9 月,山东省教育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双减”工作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从直接来看,是减掉学生的过重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从深层次来看,“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和深刻革命,是重构育人新格局的良好契机,也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严峻挑战,更是一种难得机遇,是向课业负担过重、向教学低效僵化的亮剑。如何接受此项挑战?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需要展开深层思考与探索。

“双减”既然作为国家政策来推行,对应的必然是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将改变的也一定是普遍化的不良现象。“双减”目标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那如何做到在不减质的基础上把量减下来?这就指向了“强课提质”“减负增效”两个关键词,这就又回到了教育思考的原点。所以“双减”是新政策,而面对的却是老问题。“提高课堂质量,减轻课业负担”这一号召提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却依然是困扰在基础教育人心中不变的鲠儿,是令人堵心的事儿。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堵在何处?研究课、展示课、观摩课上了一轮又一轮,精品课例、样板课例出了一波又一波,各种听课、报告、讲座进行了一年又一年,而真正的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仍然以肉眼难以辨别。这些充分告诉我们,这不是因为课不好,也不是人不学。课的研究、人的学习都是单方面的提升,这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不只是单方面的“点”上着力,更需要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

如此,学校建立强课提质的教育教学机制和课后服务健康学习保障机制便成为撬动学校教育治理与重构的锚点,也是“双减”政策落地的落脚点。

二、“一体两翼”式的“双减”政策校本化设计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目标,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积极开展“双减”工作一校一案的探索与实施,立足以文化引领为出发点,站在重构思想、重构目标、重构技术与能力、重构质量的高度进行校本化探索,紧扣“双减”政策的要义,构建出“一体双翼”结构的“双减”政策校本化实施方案。“一体”是指“减负提质,强己达人”的核心点。“两翼”分别指的是以“强”促“减”的强课提质行动,以推进教育教学新机制的建立;以“实”行效的课后服务暖心行动,以助推学生健康学习延时保障机制的形成。“一体双翼”,形成“双减”政策校本化实施的整体架构。

图1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一体两翼”策略模型

以“强”促“减”行动完整地表述就是以“四强”促“双减”。这是学校对“双减”政策及相关文献认真学习后提出来的。“双减”,减的是作业的“量”,如何在减“量”的情况下不减“质”,甚至还要提“质”,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认为,要靠强自身、强内核来实现,以“四强”来促成“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四强”,即强师兴源,强规筑基,强课提质,强研创新。“强师兴源”,以学校正在研究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力发展教学”项目为抓手来培养教师系统,打造“宽基四有教师”。“强规筑基”,分别以“日、周、月、期”为节点进行清单式工作推进,以促成教师平常功夫的修炼,并以规范细化的制度保障及层层深入的切实推进来确保工作实效。“强课提质”,以“理解力发展教学”课改项目为切入点,深化“三标五段”式宽基课堂研究和作业研究,并以多渠道的评测督查方式来提升教师专业内核。“强研创新”,加强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三绝三小”展示活动(绝技、绝活、绝招;小故事、小成果、小案例)为抓手促进教师修炼减量提质的核心能力,以高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力求在以“强”促“减”行动下,逐步推动教育教学新机制的建立,实现强己达人的目标。

以“实”行效的课后服务暖心行动,从打造实用特色的课程和做实管理着力。以“服务”的本质特点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因为服务是有受众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课后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满足学生需求,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因此,在前期多次取样调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课后服务课程采取了实用加特色的四段式设计,并以“实”为标准来推进工作,坚持每一份设计都源自学生和家长需求,每一项措施都为了提供资源、提供保障、提供方便,在学校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最实用的学习和最暖心的服务,让家长放心、安心。

三、“一体两翼”式的“双减”政策校本化实施策略

(一)以“强”促“减”——以“四强+两端”促成“双减”落地

输入端是对政策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输出端是对方案实施的效果督查和全面评测。从输入端到输出端,就是一个从认识到行动的过程。这里以“强规筑基”“强课提质”中的作业管理作为例子,来说明学校如何通过抓“两端”来强“内核”、促“双减”的。

1.输入端——以渐进破壳,加深认识;以方案优化,助推管理

输入端解决的是认识和方法的问题。认识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学校的“政策学习三‘步’曲”,为老师们量身定制了这样一个过程。第一步,开会式学习,大会宣讲与方案的初步解读,使政策入耳;第二步,调研式学习,以调研问卷达到智慧众筹,使政策入脑;第三步,承诺式学习,以“作业管理承诺书”的方式促进方案内化,使政策入心。当然,进一步的入脑入心,还是老师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倾心研究与真实改变。

学校实施了“纵横双向多线管理”。纵向是学科业务指导与督查,横向是三位校长包学段,每周五与包组领导调研年级情况,推荐典型。学科和年级双向并行推进层层分责,分步落实,并配合即时反馈机制,从而形成全校性的“调研现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形成方案——双线落实——反馈改进”闭环式管理架构。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关联的点与线,互相联通,没有真空,达到了全校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2 学校“双向多线式”作业管理工作架构

在此架构之下,制定了“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学校作业管理具体要求”“学科作业管理具体要求”等相关制度,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层面做了全面具体的规范。这些制度文件中,既有行动标准,也有红线界定,更有策略推荐,从不同层面上,帮助老师们解决了“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做,怎么做才更好”等具体问题,清楚全面且实用。从政策到制度,到方案,到要求,到动作,这个过程不断加深,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寻找更合适的路径,学校也在不断地优化实施方案。

2.输出端——多样化效果督查,全息式立体评测

工作,布置容易评价难,这是教育一直面临的问题。学校运用多样化效果督查和全息式立体评测,在输出端解决了行动力和效果的问题。“多样化效果督查”指的是厘清、诊断、互赏、视导、调研、展评、分享等多项管理举措。

厘清重点指向行政管理人员。一是以“日、周、月、期”为时间节点的工作清单,二是学校重点工作认领清单。两个清单让每一个行政管理人员明确时间和职责,做好互补和衔接。“双减”工作中时间和责任的厘清,是让工作落地的根本保障。诊断指向的举措是每月“当一天学生”体验活动。这一举措从2020 年10 月就开始了,从行政领导试点,到党员参与,旨在通过角色转换,教师以学生身份走进班级,体验当一天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互赏指向每月的“你的亮点我欣赏”活动,每一学科都会选一次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备课、常规作业、特色作业的展示。加强了备课研究和作业设计的横向交流。视导指向的是学校每周一的“1234 教学视导”工作。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规且重要的部分。在“双减”新政策之下,教学视导也进行了升级:每周抽取班级数字,与之对应的各年级的相关班级将在周一这一天被全面听课。听课人员包括:校长、中层、职责听课教师、本级部教师及自愿听课的学科教师、家长。活动提前公示,每位听课者都有职责分工,完成不同的听课及调研任务,如整体性地课堂观察、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班级管理、亮点推荐等。每周一的这一动作是对教学的深层了解与诊断,起到促进与提高的效果。

调研、展评、分享等是学校不定期的工作举措,学科主任会进行不定期的课堂和作业调研,各学科会分阶段进行常规作业和特色作业展评,根据工作进度还会在教师中进行工作策略的分享等。这些也是工作推进的重要助力。

“全息式立体评测”对应的是教师、学生、家长、课堂、作业、时间、方式、数量、满意度……所有的工作举措生成了不同的闭环链条。时间上串起了一条连续的链条,从学年到学期,从月到周到日,每一项工作都清楚地排列,生成了清晰的时间颗粒度。同时,人员的参与也是全员涉及,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形成人员的行动链条。而内容上,形成了一条信息链。这一条条的闭环链条达到了全息式的立体评测效果。

(二)以“实”行效——以“四段+两实”践行服务初心

“服务”是双向的,所有服务工作都有具体的受众。学校课后服务的受众是家长和学生。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学校提炼出两个核心词——“四段”和“两实”。“四段”,指向的是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而“两实”指向的是微观式管理。

1.“四段”——模块化课程设置

学校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基于前期对家长和学生的调研数据,以学期为课程周期设计出大周期、大视角的课程框架,本着“作业优先、动静结合、身心调节、陪护重于管理”的原则,形成三个课程模块: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其中“日课程”是基础课程,是课后服务课程的主体部分。“周课程”是特色体验课程,授课人既有学校教师也有外聘人员,凸显课程的丰富性和延展性。而“月课程”则是主题项目课程,一月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挑战,体现趣味性和挑战性。“四段式”指向的是日课程——基础性课程。每天的课后服务分为四个时段:学习时刻,锻炼时刻,特色时刻,温馨陪伴时刻。“四段式”作为课后服务课程设置的核心词,承载的是对需求的重视和对学生的关爱,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陪护好每一个孩子,安排好每一分钟。其他所有的课程与活动设置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表1 学校课后服务模块化课程设计一览表

2.“两实”——微观式管理

在做“实”人员工作方面,面向教师,学校重点提高教师队伍的重视度和执行力,找准课后服务工作的关键人群——班主任团队,多次对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课后服务工作的小流程培训。当老师们上岗课后服务时,人人都是带着责任感和诚恳态度的,做到上下一体,信息直达,反应快速。面向家长,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让每一个家庭知晓并了解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服务机制,同时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让家长们从观望者到参与者,再到宣传者,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伙人”。

一些社会公益机构针对课后服务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课程。学校把好入口关,严格地调查考证,资质审核。认可之后进行契约管理,进门前先签订服务协议,以契约的方式规范双方责任,明确边界和红线,有效规范了校外资源方的行为。

在落“实”末端环节方面,一是细化步骤,对准需求。“服务”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有对象的。所以学校在制订课后服务方案之前,进行了烦琐的准备步骤,其中多次向家长取样调查或全面调查,目的就是了解需求。因为学校始终明确:服务的真谛是“给予他想要的,而不是我认为对的”。二是公约管理,各明其责。课后服务既然是双向工作,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明确学校、家长、学生各自的责任和需要配合的具体工作。为此,学校制订了针对早晚服务的“三方服务公约”和配餐服务的“四方服务公约”,并分头请家长、学生以及配餐公司责任人面对面讨论后签订公约,达成共识。三是规范宣传,统一发声。工作从“大设计”最后要到“小落实”,小流程,小环节,小问题……细节管理工作常常通过“小纸条”的方式提示,使教师个个都是“明白人”,人人都是“代言人”,做到统一发声,规范管理。四是卡好时间,分段衔接。课后服务工作人员多,情况复杂,时间衔接是个问题,要求每个人都要卡好时间点,并分别从班主任教育管理和值岗教师责任细化两个方面做到完美衔接。五是关注细节,人人对岗。对于课后服务值岗教师的工作流程和责任细化培训是每天的功课,带班领导会把岗位责任对应到每一位值岗教师,小窗发送,让人人对应岗位,人人明确职责。六是关注末端,原样交接。每天的课后服务教室的管理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而学校对此做出的统一要求是“原校交接,拍照发群”,并在操作上给予了具体的建议。这样,每天课后服务结束之时,便有了学校群里的一张张整理好的教室图片。

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关注与关爱。所以,在课后服务中,学校最关注的一个环节是“陪护好最后一个”。学生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对教师来说只是个体,但对学生本人及家庭来说,所有的体验都是全部。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关注到,最后一个走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躁的现象。学校及时做出了“陪护好最后一个”的嘱托和建议,每当只剩最后一个学生时,教师都会特别关注,一起读书,陪伴聊天,话语开导,稳定情绪……关心每一个,陪护好最后一个,是课后服务的“用心”行动。

四、结语

“双减”政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改变教育生态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带来的是教育职能更多从社会回归学校。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承担职责、面临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期待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内外部环境、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在“高”和“新”上做文章,营造克难攻坚的浓厚氛围。“一体双翼”式实施方案构建本着从宏观着眼,看到“双减”政策背后的深层动力与影响,及时启动以“学校治理与重构”为目标的行动措施,深入思考问题的“堵”点,并找到建立“强课提质的教育教学机制”和“课后服务健康学习保障机制”作为发力点;实施从微观入手,找到机制建立的切入点和抓手,“小切口大行动”,以微管理小步子逐步推动学校生态与教育秩序的改变。今后,学校将通过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深入实施,继而实现对学校育人思想、育人目标、育人技术与能力的重构,及对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全面优化。“双减”工作是一项重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新局面新挑战,这样的思考与实践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还将继续深入探索,从而追求学校教育的深远发展。

猜你喜欢
一体两翼家长服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之“冠名培养”模式
浅析一体两翼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家长请吃药Ⅱ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