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世杰
承德工业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为主体,以“企业冠名培养”和“校内教学工厂全真实训”为两翼,三位一体、梯次有序、良性互动、体系完整的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该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其中“冠名培养”模式为“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
1.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需要
企业冠名班是最有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是指学校为某个特定企业单独招生、单独建班、对口培养,同时冠以企业名称,邀请企业参加开班仪式,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接受企业准员工职业教育,形成了“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就业有保障,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校企双方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持久动力,因此要建立稳定的企业冠名培养模式,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职业院校也要主动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共同点,并付诸实施,以激活企业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
2.是实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把控的需要
“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企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途径与质量等要素实现较好的把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岗前初步具备了顶岗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顶岗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降低了招工、用人成本和企业风险;教学计划中嵌入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功能模块,契合了企业岗位要求,使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基础。
3.是完善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2010年1月初,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推广实验全面展开,经过六年多的课改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适应不同企业需求,为冠名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迫在眉睫。因此,以课程层面的企业深度参与为特征的“冠名培养”模式是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重要完善和补充,它与一体化课程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如同给一体化课程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创新
笔者学校的“冠名培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是几年来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以下特征:一是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引入教学全过程,校企共同参与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为教学实施基础,冠名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已开发好的课程内容,或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与专业教师按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理念共同开发新的学习领域;三是实施过程中“共同制定人才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参与冠名管理,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提供教学资源,共同组织学生评价”,实现了共赢发展。“冠名培养”使专业定位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生产岗位,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培养的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寻找企业与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利益共同点,以激活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冠名培养”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产教结合,深度合作。在冠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师资培养、管理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调整学校现行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手段,出台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以此作为冠名班课程教学的总体方案。
2.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招生过程
企业确定员工招生方案,在学校招生阶段选拔一个班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并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凡签约准员工没有特殊情况,毕业时企业一律接收。
3.校企双方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冠名培养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还必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指派技术人员参与冠名班课程教学,缩短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双方互为培训基地。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根据企业需要,对其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取证培训;企业吸收优秀专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4.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团队
依据企业需要,校企共同遴选冠名班的师资队伍。参与冠名班培养的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冠名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导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生产现场顶岗进修,提高生产技能,获取冠名企业一手资料,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专业标准、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从事教学,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5.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
笔者学校特别聘请冠名班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课程改革实践专家,和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参与了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课程中,让企业明了学校的课程来自于企业一线的生产任务,使被冠名企业明晰学校现行的课程结构,为将来冠名班依据企业要求进行知识重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校企双方共做人才培养与储备,实现双赢发展
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破解了企业的招工困难和人才培养不对路的难题,为学校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了保障,又使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具有职业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是一项多赢的策略。
7.校企双方教科研合作,促进内涵建设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积极承接企业技术课题,企业人员、教师及冠名班学生共同进行技术攻关,提升学生参与企业科研的积极性,为其进入企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8.校企双方进行文化层面的融合
将企业文化和理念适时灌输给教师和学生。企业定期对冠名班学生进行企业模块培训,全程参与学生评价,有针对性地灌输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具备满足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果
“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中注入了新的企业元素,是“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几年来,学校先后与北京安德建奇集团、北京中电凯尔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盛恒信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有限公司、福田雷萨起重机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联合,开办了以“安德建奇数控班”为代表的26个企业冠名班。实践证明,这种冠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冠名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稳定率为98%。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承德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