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研究
——以“南直隶”为例

2022-04-13 02:58三江学院历史与文化地图研究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文化

文/潘 虹 三江学院历史与文化地图研究院 讲 师 硕 士

刘正涛 三江学院科研处 副教授 博 士(通讯作者)

刘龙雨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副教授 博 士

金嘉伟 三江学院历史与文化地图研究院 助 教 硕 士

引言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涵,而地名是其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颇受海内外学界关注[1]。地名是人们对于某一空间位置的专有命名,可以指自然实体,也可以指人文实体。地名具有地域性,在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2]。传统的地名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其起源、命名、演变、类型以及体现的地域文化等层面[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名文化景观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例如:Stephan Fuchs[4]在美国中西部日耳曼语地名研究中用GIS技术研究地名与社会政治人口关系;Gian Franco Capra等[5]利用GIS技术建立数据库,并应用物理化学参数,分析地名分布,从而揭示地名与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关系。国内学者王彬等[6,7]运用EOF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研究广东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李建华等[8]则利用数理统计和GIS 技术对宁夏中卫县地名景观进行了分析。宋晓英[9]等运用GIS数据库模型分析蔚县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特征。陈优良等[10]基于GIS核密度估计法和移动搜寻法,对客家地名文化景观进行分析。

已有的关于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均是基于现代地名进行研究,虽然从古至今也有不少文化典籍对古地名进行研究,但是利用GIS技术对古代地名文化景观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历史地理文化景观的研究领域还较新颖。《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记载了明代地名,是明末清初的一部历史地理巨著。它以明末政区为纲,分叙考辨唐虞三代以迄明代地名的沿革,且博采众书,记载的地名详尽而完备,成为今人考证地名、研究历史变迁必备的工具书[11]。本研究试图通过采集所载明代南直隶(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的地名,研究历史时期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情况,以期客观地还原与认识研究区的历史面貌,分析当地在历史上的文化功能分区。本文对探索明代南直地区军事政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借鉴意义,也有利于拓展历史地理学中文化景观的研究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明代南直隶简称南直即留都南京,其范围大致覆盖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地处东南沿海的中部,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地势较低,地貌多样,以平原和低地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植物种类丰富,土壤肥沃。自宋代以来,就是全国经济重心,到明代,江南的赋税收入占了明代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12],南直依然是全国经济重心。在政治上,明初作为首都,设置了大量卫所,此后虽然迁都,但南京仍有一套中央建制,其政治地位仍然十分重要;在军事上,南直据中华之腰脊,以南直为基地,北可攻中原,南可镇百越,东入大海,西进荆湘,当之无愧的军事重地;长江、淮河等以及运河的开通,发达的水系使得南直拥有相当便利的交通环境;经济繁荣,是明朝财政收入的核心来源,我国资本主义也最先萌芽于此;文化昌盛,明代时江南贡院培养了大量官员;环境宜居,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人口繁衍兴盛。因此,《纪要》评价南直曰:“以东南之形势而能与天下相权衡者,南直而已。”

明代南直自然地理概况如图1所示。

图1 明代南直地理位置

2《纪要·南直》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2.1 自然景观类地名特征及成因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明代南直地区的自然景观地名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及江南地区,分布较为密集,且主要呈现带状分布。这是由南直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的。

图2 自然景观类地名核密度分布

从图3a可以明显看出南直南部地区水网密布,地形类地名分布较多,北部地区,地形类地名分布比较稀疏,在黄山山地、九华山山地、大别山山地、张八岭、相山山地、云台山地带出现频繁,而在滨海平原、江淮平原、淮北平原偶尔出现。

图3b水文类地名的核密度分布呈带状分布,即长江、京杭运河流经的带状分布,在太湖流域地带出现频繁,由此可见南直水文类地名的空间分布与其河流湖泊的分布关系密切。

图3c中可以看出南直动植物景观类地名分布相对其他分布图而言比较零散,但还是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出现频次比较多的是应天府和松江府。动物类主要地名用字是“龙”“马”“凤”“龙”,是古代皇权的象征,“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这也体现了留都南京是明朝的定鼎之地的地位。植物类主要是“梅”“竹”“桃”,这与江南的植梅生态是吻合的,在宋代出现了江南梅花审美的大发展时期,植梅、赏梅及咏梅等层出不穷。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也有利于亚热带植物竹的生长,体现出的竹文化可从历代咏竹诗画中考证。

图3 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类地名核密度分布

由此可见,该区域内的地名景观是在当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地名景观也对该区域自然环境起到了记录和表达的作用。通过地名景观的研究可探知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情况。

2.2 文化景观类地名特征及成因分析

文化景观可以直接体现人类的活动情况。人口密集地区的文化景观分布的密度会比人口稀疏地区的人文景观分布的密度大。从图4中可知,应天府的人文景观分布的密度最大;其次,苏州府、松江府、镇江府地名分布也比较密集。此外,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的地名空间分布的差异也比较大,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图4 文化景观类地名核密度分布

2.2.1 建筑文化类

由图5a可以明显看出南直建筑文化类地名主要集中分布在留都南京应天府,即今南京市,并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这主要受到南京历史上的人口分布状况和城市建设格局的影响。公元前472年,范蠡所建越城(又称范蠡城,今南京中华门外)是南京城市的开端,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在此定都以来,此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在此定都,史称“六朝古都”,经过历代的建设,到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该地区仍保存着大量历代宫廷建筑、城门、寺庙、桥梁等,例如三国吴造永安宫、昭明宫、永昌亭等,东晋建朱雀门、杜姥宅等,南朝建朝天宫、陈安德宫、灵谷寺等,包括明初建都时考虑到南京城的战略防御和皇宫的安全,建造了内十三和外十八座城门,还有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的大报恩寺等。此外,还有体现江南水乡水文特征的桥梁及苏州水城特色的水陆城门,即城东娄门、城南盘门、城西阊门和城北齐门。

2.2.2 经济类

从图5b可以看出长江下游沿线是南直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经济地名分布的密度是南直最大,经济最为发达。一方面由于该地区地势平坦、水土优渥,历史上数次人口迁移、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变成帝国的钱库、粮仓。明迁都北京后,以漕粮为主的江淮物资源源不断输往京师[13],进而保障国家政治和军事机能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江南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京杭大运河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其不仅连接北方政治中心和江南经济中心,同时促进了元明清时期“运河商业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

运河从南到北沟通多个自然水系,由北向南流经徐州、淮安府、扬州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等6府,留都南京应天府也通过长江和运河城市带相连,沿线地区商贾云集,商业活动频繁,特别是漕运的发展与使用,离不开这条“黄金水道”。淮南盐场的盐通过水运集中到扬州府,淮安府作为当时盐运要道,两淮盐业发展兴盛。因此,产生较多经济活动相关的地名,例如淮安沿海地带分布着不少盐场,如白驹盐场、刘庄盐场、新兴盐场等。

2.2.3 军事文化类

根据图5c可从宏观上看出明代南直隶地区军事聚落和兵力部署主要集中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流经区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元末明初连年战争,江淮之间人烟稀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恢复地方经济,在南直地区分配军户、广建卫所以及实施军屯制度。南直东部地区淮河以南、长江沿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水资源充足,适合人口生存与农业发展,确保士兵来源的同时也保障了粮草的供应,故此地成为了军户卫所以及军屯的重点建设地区。与此同时,有些军士还被调为军匠、军夫,从事冶帙、染织、官瓷、砖瓦、油漆和兵器制造等手工业[14]。并且按照明朝军户制度的规定,军户是“世袭的、家族的、固定的,民人一经为军,其一家便世代为军,住在被指定的卫所”,这也促使南直东部淮河以南、长江沿线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远的保障。

故对比图6b和6c可以看到南直地区“军事类地名”和“经济类地名”分布规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临边靠海的淮安府、扬州府,特别是松江府军事地名最为密集,这是明朝海防、边防的需要。淮安府和扬州府所在的江淮地区在历史上则是南北对抗时争夺的重点区域[15,16]。而松江府的军事布防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抵御倭患。倭寇自东由海上侵袭,松江府是他们登陆的第一线,若不在此抵御住,那么后方的经济发达地区会直接受到影响。

相比而言,南直西北的军事类地名分布稀少。特别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徐州以及地界广大的凤阳府军事类地名的分布也很稀薄。一方面是因为明朝是大一统的帝国,持续两百多年稳定,人口、经济快速增长,故防御外敌入侵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临边靠海的淮安府和扬州府之边防、海防地位也就随之提高,相对徐州府和凤阳府的军事战略意义就下降;另一方面明朝后期,黄河决口冲徐州沛县太行堤,影响运河漕运。从1604年开始,运河改道[17],淮安府邳州代替徐州成为了大运河的中转枢纽,军事布防的重点便从徐州城向东扩大到了淮安府邳州。

2.2.4 工程文化类

从图5d中可以看到南直的工程文化类地名主要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分布。南直地处大运河中间地段,纵贯南北,大运河开凿历史最早,使用里程最长。隋朝即开通的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四条运河,运河最早开建的目的具有军事属性,后经历代不断开凿引河、建立排水系统、修建大坝等水利设施,彰显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运河沿线分布着较多的水利工程有关的地名。例如扬州府西的邗沟城,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所建,系因吴国开凿沟通江、淮的邗沟。淮安府“惠济三闸”即新庄闸、通济闸、福兴闸是京杭运河南北通航的咽喉,漕粮北运的枢纽。东汉淮阴太守陈登所筑高家堰是洪泽湖东岸的防洪大堤。

图5 不同类型文化景观类地名核密度分布

2.2.5 人物姓氏类

从图5e和5f可以看出,南直人物姓氏类地名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及京杭运河流经地区,说明该地区是相关人物及其活动的重要区域。长江和运河沿线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早在先秦、秦汉时代便已英杰辈出,诸多官僚、世家及名人在此居住,因此分布着一些反映相关人物事迹的地名。例如韩信城,得名于西汉著名将领、军事家韩信出生地;楚怀王熊心为“兴楚灭秦”所建霸王城(项羽屯兵处)、汉王城(刘邦屯兵处)及小儿城(公主楚姑居所)。

姓氏地名的分布,蕴含了氏族文化信息,吴城、彭城等沿运河的老牌都城也产出不少人才,吴郡的四大家族顾、陆、朱、张,两晋之交沿运河南下,侨居在京口、武进(今丹阳境内)的刘氏、萧氏家族,开创了宋、齐、梁三朝。此外,姓氏地名的多样化与历史上因战乱致使中原居民多次南迁有关,例如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约45万人迁入南直地区;唐安史之乱,太湖流域也涌入大量移民;宋靖康之乱致使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至苏杭一带;到了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也出现从山西南部向山东、南直等地大规模移民的现象,各地移民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体现南直移民文化的发展。

2.2.6 方位、园林及其他类

较之上述类别的景观,南直的方位、园林及其他类(传说、古城、美愿、数字等命名的地名)景观地名较少。从图5g可以看出南直的方位类景观分布较为零散,中部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主要是应天府、凤阳府东部今安徽蚌埠地区。图5h可以看出南直园林景观类地名主要集中在应天府、镇江府、凤阳府和松江府,特别是应天府有历代遗留的皇家园林,例如三国时期建造的华林园、南朝时期的乐游苑、江潭苑等。还有众多帝陵,如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西陵、宋孝武帝刘骏陵墓景宁陵、明懿文皇太子东陵等。而其他类地名的分布比较零散(图5i)。

结语

本文以《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载明代南直地区的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南直地区的地名用字所体现的该区域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成因。本文认为,这些地名客观反映了南直地区地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直观地展现出明代南直地区的文化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显示,南直地区的自然景观类,尤其是山水类地名广泛分布,且多以自然地理的实体来命名。此类地名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和江南地区,反映出南直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人文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河流和平原等地理单元的约束,同时与南直作为明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位有紧密联系,主要集中在留都南京应天府及京杭大运河沿线,反映出明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政治军事措施,围绕大运河而繁荣的社会经济活动、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及文化交流频繁。

同时,文化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反映出历史上江苏、安徽、上海地区独特的运河文化、海防文化、盐文化、建筑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等。此外,即便是以自然景观命名的地名,其密度的大小,也反映了区域内开发程度的高低,通过将自然景观类地名与人文景观类地名叠加,发现明代南直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经济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为长江沿线和江南地区,以及运河沿线。

通过研究明代南直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有利于还原历史上江苏、安徽、上海的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的图景,有利于城市建设中古地名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但地名属于文化现象,不同时期的命名及变迁存在偶然性特点,因此仍需进一步查证历史资料结合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图片来源:

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谁远谁近?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基于文化景观保护的旅游游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