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以Unit 10 When less is more为例

2022-04-12 06:59王佳怡
英语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裁议论文文体

王佳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识别常见语篇如记叙文、说明文、新闻报道等的主要写作目的、结构特征、语言特点等(教育部 2020)。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较好地建立文体意识,不能针对不同的文体准确使用语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教学模式单一。无论是当前的一些优质课展示,还是日常的教学实践,最常见的阅读教学模式是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 模式,然而,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有时缺乏逻辑,形式大于内容,造成在教学实操中依然摆脱不了“碎片化”的问题。此外,教学模式的固定化过度强调课堂的完整性,忽视了阅读材料的差异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第二,教师自身文体意识淡薄。教师对教材按部就班,不论难度、长度和类型,过度依赖教材和参考书,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和分析不够;教学缺乏深度和创新,只从文本本身的意义分析课文,导致学生过度注重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以及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对不同的文体只存在感性认识,大概知道有不同类型的文章,但缺乏理性认识:每一种文体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的文体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写作时应使用怎样的语言为所写的文体服务?体裁教学法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一、理论背景

体裁教学法(又称文体教学法)是将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自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秦秀白2000)。体裁教学法主要有两大流派,即以斯韦尔斯(Swales)、巴提亚(Bhatia)为代表的“Swales学派”和以马丁(Martin)为代表的“悉尼学派”。无论是哪一个学派,都强调篇章的交际性和语境化。马丁的体裁教学法是在大量观察中小学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实践的,对当今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以马丁对议论文的语篇模式为基础,将体裁知识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了一次尝试。

“悉尼学派”深受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影响。系统功能语法用语域(register)标示具体语篇的情境语境,强调语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马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体裁理论,认为语境分为体裁和语域两个层面,体裁和语域是分层互补的(Martin 1997),体裁通过语域实现,语域通过语言实现,同时体裁可以解释语域的几个变量。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文章的体裁,就要对语域(语场、语旨、语式)进行分析。弄清楚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对象是谁,为了实现写作目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就能够判断文章的体裁了。反过来,不同的体裁决定不同的写作目的、对象和语言。因此,体裁教学法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贯穿在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文体意识,使他们能够识别不同文体的写作目的和所使用的语言,从而准确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贯穿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将所学体裁知识运用于写作,从而写出符合目的、用语准确的文章。

马丁通过观察各种语篇出现的语义类型,将重复出现的宏观语篇类型模式定义为体裁(genre),在同一体裁中,stage被用来表示局部语义模型,用^来表示。他认为主要有两大宏观体裁——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属于说明文,用来阐述或者论证某一观点,其结构为“论点”(Thesis)^“论据”(Arguments),论据数量可能有多有少,但通常是3个。有的作者会在论文结束时重申其观点,形成以下结构:“论点”(Thesis)^“论据”(Arguments)^“重申”(reiteration)。通常议论文是可辩论的,作者通过该文体论证某个观点,使其观点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

二、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When less is more是旧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模块4 Unit 10的课文。议论文在高考和其他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型中出现的概率较高。该文章虽然是旧教材的课文,但是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有关环保的话题也是近年热议的话题之一,因此,将该文章作为高一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

就该文章的体裁特点作出以下分析:根据韩礼德的语域理论,语场指的是主题、话题。这篇文章的话题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具体来说,是由于黄河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而只需要5元钱就可以买一颗树种在黄河岸边,积少成多就能缓解这个问题,同时与标题相呼应。语旨指的是话题的参与者,以及他们的角色、地位及关系。根据文中重复出现的“you”可以判断,这篇文章的“隐含读者”是所有人,作者通过列举黄河出现的问题及“九成宫”成功的例子,呼吁每一个人行动起来,用5元钱买一棵树。语式指的是语言交际的方式和语境要达到的功能,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正式还是非正式。该文本总体来说是用相对正式的书面语写成,为了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夹杂了口头语的非正式表达,如“Still puzzled how your 5 yuan can have so much effect?”等,以增加读者的“参与度”。同时,用了强调句、设问句、祈使句等增强说服力。文章结构清晰:开篇提出观点—正文通过不同的手法进行论证—最后一段的结尾再度重申观点,升华了主题。总体来说,这篇文章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呼吁人类保护环境为目的,结构清晰,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议论文。这种文体不仅值得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基于以上特点,对体裁教学法在该文的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出如下设计。

(二)教学目标

能够识别议论文的文章结构;能够理解文章标题,明晰写作目的;能够识别该文章的语言特征,并迁移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该话题及作者的写作目的,识别文章的语言特征。

(四)教学步骤

Step 1:Lead-in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提问:

(1)How much pocket money do you get every week?How do you spend it?

(2)What can you do with 5 yuan?

2.根据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教师提问:What does“less is more”mean?Look at the pictures,think about“what is less”and“what will be more”.What will be the text about?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谈论零花钱和中学生的花钱方式,探讨学生对5元钱的处理方式,从而让其有直观的感受:5元钱很少,而这种少又能汇集成“多”,给世界带来改变。这和标题想要传达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在讨论后,让学生根据标题和配图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在实践中,无论学生的预测是否正确,都不予置评,而是让他们在下一个环节自己检验。

Step 2:Reading for gist

教师设置如下活动:

(1)Skim the text and check your predictions.

(2)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 paragraph.答案如下:

Beginning:Presenting a question

Para.1:Explaining the reasons for doing this.

Para.2: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Yellow River erosion?

Para.3:Your role in stopping Yellow River erosion.

Para.4:The effect your 5 yuan can have.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追问学生是通过哪些关键词句获得每一段的主旨的。通过对文中显性衔接手段的注意,学生能更好地在文本中实现迁移。

Step 3:Reading for details

1.教师布置以下任务: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in a few words.在教学中,学生大多给出了如下答案:

Part 1:the use of 5 yuan;opinion

Part 2:cause/reason/problem

Part 3:solution

Part 4:evidence/support/conclusion

2.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教师给出思维导图(见下图),并设置以下任务:

Now please finish the graphic organizer to get more details of each part.

3.围绕知识结构,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复述文章内容。

【设计说明】在理解文本大意后,让学生用关键词凝练每个段落的大意,可以训练他们提取、加工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和结构“可视化”,围绕“水土流失”这一主题,使语篇中段落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一目了然。以该思维导图为辅助,在阅读过程中既可以避免学生“碎片式”阅读,又能帮助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掌握篇章结构,并内化文本信息和语言。

Step 4:Read for deeper understanding.

1.概括文章结构特点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提问:

(1)What is the writing purpose of this text?

(2)Who is the text written for?

(3)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以上问题。写作目的是呼吁读者保护环境,积少成多。为了达成这一写作目的,作者采用了problem&solution、cause&effect的文章构架,使问题的呈现和论述严谨、科学。因此,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议论文的写作框架:议论文开端通常提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即“论点”,然后通过3个左右的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者重申主要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文本论证的几个技巧:①problem&solution(呈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②cause&effect(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影响);③example(举例论证,如“九成宫”)。就议论文文体结构来说,除了文中用到的论证手法外,还可以是compare&contrast(比较多件事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在文章的末尾,既可以总结,又可以重申或者提建议。得出如下表格: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a r g u m e n t a t i o n P a r t 1 T h e s i s p r o b l e m&s o l u t i o n c a u s e&e f f e c t e x a m p l e c o m p a r e&c o n t r a s t P a r t 3 C o n c l u s i o n/R e i t e r a t i o n/S u g g e s t i o n s P a r t 2 A r g u m e n t s(T e c h n i q u e s)

2.发现文本语言特点,赏析文本语言的使用

Work in groups,and find out:

(1)What tense is used in the passage?And why?(Present perfect)

(2)What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can we learn from this article when we want to describe problems/solution/evidence/conclusion?(cause,destroy,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help make,make a living,help to develop,improve,change...into...,admire,create,etc.)

(3)What sentence patterns are worth learning when we want to persuade someone?(强调句、祈使句)

教师结合学生答案适时点拨:描述已经发生的问题,如黄河水土流失严重,并强调给现在带来的后果时用现在完成时;描述相关的问题要掌握相应的词汇;使用强调句、祈使句、反问句等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用连接词会让文章更连贯流畅、有可读性。

【设计说明】通过上一个划分文章的环节,学生对该文本的体裁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结合文本实例讲解议论文“总—分—总”的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只掌握篇章的宏观结构特点还不够,如想进行扩展,使学生有能力对同样体裁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还应掌握其微观语言特征。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发现该文本的词汇、句型、时态特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帮助学生为模仿写作奠定基础。

Step 5:重回文章标题,思考文本主题意义

让学生在对文章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理解后,讨论如下问题:

1.How to understand the title?

2.How to translate it?

【设计说明】在学生对全文有了宏观的理解后,设计问题让其思考并讨论,以加强其对文章深度的认知。学生经过以上几个练习,已经能准确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明晰作者观点是读懂议论文的重难点。学生对标题的理解给出了“少也可以变多”“当少变多时”“积少成多”等不同答案。当有学生给出“积少成多”这个解答时,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赞同。这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涵有了准确的把握。

Step 6:Homework

学生的写作任务如下:我们居住的城市——广州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请写一篇呼吁市民低碳出行的议论文。使用“总—分—总”的框架进行写作,运用立论、论据论证、反驳、举例论证等方式进行讨论,并在文末进行总结和重申,试图使用本课所学体裁知识和语言知识。

三、总结

体裁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即以体裁知识教学为中心。因此,该设计没有采用教材上有关文章内容本身的单词学习和几个知识性问题的设计,将教授的重点放在体裁知识上,主要包括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通过skimming和scanning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后,让他们提取文章结构,对细节知识进行加工,对文章建立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从点到面”对这一类体裁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再遇到议论文时能够快速识别其文章结构,并培养“谋篇布局”的意识,对体裁的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而,体裁的选择是为了服务写作目的,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和构建整体框架后,可以对文章的写作目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结合文章标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给他们自由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探讨写作目的,将体裁和写作目的有意识地连接起来。同样,语言的选择也是为了服务写作目的。学生在明晰写作目的之后再去发现语言特点,就会对文章所使用的时态、选词和连接词有更深刻的体会,并能将语言特征和写作目的连结起来,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根据写作目的选择时态和语言。

本设计是对文体学知识应用于高中英语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尝试,总体而言,都是输入(input),学生能将所学准确用于写作(output)才是体裁教学的更高层次的目标,这还需要2—3课时对学生的产出进行评价和详解,在此不赘述。除了议论文文体外,还有记叙文、说明文、新闻、广告等文体可运用体裁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树立文体意识,运用合适的语言顺利达成写作目的。为此,一线教师应多尝试、多实践、多总结,切实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努力。

猜你喜欢
体裁议论文文体
议论文阅读专练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