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内容丰富,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同时存在很多非常容易混淆的逻辑关系、化学式等。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构建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专题训练等策略,帮助学生理清化学学科中的易混知识点,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易混知识点;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5-0040-03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开始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应用能力的基础保障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化学知识体系,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对策,才能帮助学生梳理化学易混知识点,从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又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采用对比分析策略,找准关键差别所在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式等越来越多。这些易混知识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经常让学生无法区分。这导致他们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常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这些易混知识点进行区分,让学生的学习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在对比分析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表格对比分析,将意思相近但存在差别的易混概念列入表格中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从而精准定位易混知识点之间的关键差别,以此來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吸收。例如,很多学生很容易混淆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这几个概念。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列出如下表格(见表1)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除了运用表格对比分析易混概念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将一些容易混淆的特殊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要求学生以笔记记录的方式,做到时时查阅、时时记忆。例如,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如氢的同位素中就只有一个质子;又如,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都属于酸类,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但不属于酸类,而属于酚类;再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像金刚石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石墨也是由碳元素组成,但二者混合后得到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只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等等。类似的易混知识点或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在高中化学中还有很多。为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能够记忆深刻且辨析明朗,教师除了让学生做笔记重点摘录外,还必须在课堂上时刻以提问的方式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如“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一定含有阴离子吗?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吗?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吗?”等等。这种时时查验、经常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解知识点的差异,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二、采用专题训练策略,强化易混知识印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已不再提倡“题海战术”,尤其是对化学学科中那些易混知识点的学习。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让学生多做题,不仅会让学生无暇认真思考每一道题目,而且还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厌烦和抵触的不良情绪。所以,在对比分析策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运用专题训练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对已经有所领悟的易混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强化训练,达到强化易混知识印象的效果[1]。
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易混知识点进行融合,集中在一道题目当中,实现题目创新的目标的同时,供学生进行专题训练,以巩固思维印象。如“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么?请举例说明”。对于类似的容易混淆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集中在一张试卷中,并让学生反复试做,但试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满分,而是让他们能对其中包含的易混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面对不同的试题时做到举一反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最适合的学习辅助资源,建议学生针对一本习题或一套试卷进行反复作答练习。切忌盲目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内容,盲目练习不仅不会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盲目做题,机械性地书写和作答。目前市场上各类课外辅导书、练习册琳琅满目,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具有盲目性。此时,教师就需要在众多课外资料中为学生甄选练习资料。为此,教师必须透彻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学情,并以分层教学的手段为学生甄选资料。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对基础知识考查比较多的练习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推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资料。而针对易混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从为学生推荐的课外资料中找出一些经典试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解答,提高全体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用经典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要求学生针对这道题所涉及的易混知识点绘制表格,对学生进行逆向推理思维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题目解答来完成易混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总之,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或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或集中考查易混知识,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易混知识点的印象。
三、采用思维导图策略,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发散性思维训练与培养的教学策略。该策略的运用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联想能力,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又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混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有效构建,可以对类似的知识内容、符号等产生大脑映射,从而联想到相关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记忆强化、理解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帮助自身构建完整而有条理的化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应用方面,教师除了需要借助网络资源来引入相应的思维导图,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辅助外,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与进度,根据课本知识内容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绘制思维导图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引申。
例如,围绕同一个概念或知识点,可以引申出很多类似的知识内容。对于此类知识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地加以区分,教师便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知识点梳理。如在溶液与胶体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如下思维导图(如图1)为学生进行梳理。
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思维导图,并组织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展开联想记忆,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辨别其中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如“什么是溶液的溶解平衡?什么是溶液的溶解度?什么是溶液的浓度?我们应该怎样对这些内容加以区分?”等。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对比联想,可以在头脑中构建起相互对应的架构体系。思维导图策略的运用,需要教师将易混知识点进行直观性的呈现,从而让学生更顺利地开展学习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上时间,与学生一同分析和探讨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结构与逻辑关系。通过共同探究与分析,学生可以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同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易混知识点进行联想区分和记忆。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即不是教师给出某一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加以背诵。教师要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差别分析,在准确理解其中含义与差别之后,自然而然形成记忆,然后通过练习题的巩固与反复的复习,来达到对易混知识点的深化理解与记忆。也就是說,教师运用该策略的关键在于对学生主动思考能力、联想能力、思维构建能力的全面激发,注重让学生去主动思考,最终在头脑中构建起连贯的知识网络。
四、采用归纳总结策略,检验自身学习成果
对于高中化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时刻吸收新知识,更要对旧知识加以复习和巩固。对易混知识点来说,学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清晰地记住其中的差别。但随着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必然会陷入混乱的思维当中。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能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对所学的易混知识点有了彻底的理解和掌握,自己对哪一类或哪一章节的易混知识点还无法掌握等等。
归纳总结策略是以对比分析、专题训练、思维导图等为基础的升华策略。只有前几项策略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归纳总结策略才能真正地发挥实效。例如,对于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等概念的教学,只有当学生通过对比分析、集中训练和成功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后,教师才能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对相关化学易混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如此才能顺利地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在学习上的薄弱点,进而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
例如,在每个学期末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堂专门针对易混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课程。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每名学生都说出自己容易混淆的知识内容,表明在哪一方面容易混淆,是化学概念还是物质属性,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等。然后,教师对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记录,作为指导自身改善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日常教学情况,对学生普遍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概括,然后与学生一同分享与分析,以此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对于归纳总结的策略应用来说,教师除了要结合日常教学进行归纳总结外,还应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对易混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整理。若想让概括总结策略发挥实际作用,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概括总结情况,对学生进行适时考查。如果某个学生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有所不解,容易混淆,那么教师在深度讲解后,要确认学生已经能够对其中的知识内容加以区分,隔一段时间还要以此为题目来考查该学生是否能够对两者的差别进行明确区分。如果学生能够区分,则说明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不能,则说明学生还是未能理解透彻。这时,教师就需要结合相关内容,改变教学策略,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进行讲解,直到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此外,教师要认识到,很多学生之所以经常混淆某些化学知识点,是因为对这部分知识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教师除了要运用相应的解决策略来帮助学生梳理、分析、锻炼、归纳和总结易混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性教学。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易混知识点予以充分重视,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不仅是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理清化学中的易混知识内容。为此,教师需要运用对比分析法、专题训练法、思维导图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梳理易混知识点,使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易混知识点的关键差别,通过专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王馨毅.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高考,2021(14):67-68.
作者简介:周小燕(1977.1-),女,内蒙古乌海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学位,荣获乌海市“优秀教师”“高中化学优秀教学能手”称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