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英
(吕梁学院 中文系,山西 离石 033001)
《晋绥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的重要地方党报之一,坚持“为群众办报”的思想。其办报宗旨和实践活动使报纸具有了浓郁的地方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晋绥日报》副刊登载了数目可观的歌谣作品,积极发挥了歌谣这种民间文艺形式在大众化报纸上的文艺宣传作用。它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晋绥边区传播的生动展现,创作上呈现出不同于旧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独有个性。
晋绥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党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宣传工作在晋绥民众中如火如荼的开展。大量反映党的革命主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革命歌谣被创作出来并在群众中传唱。其创作主体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将党的主张和思想投射到了民众身上,呈现出广泛化特征。创作者或者是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武装头脑,以根据地群众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广大普通民众为接受对象,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抗日主张和民主和平的追求渗透其中的报纸记者;或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身的生产生活等方面获得实际利益,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幸福、谋利益的奋斗目标,进而思想觉悟获得提升与转变的民间团体或个人。
1947年时任山西新军政治部助理编辑的邵挺军,受《晋绥日报》社委派到山西省代县土改工作团当常驻记者。在边区与百姓同吃同住、耳闻目睹了晋绥边区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之后,邵挺军创作了歌谣集《农民的歌谣》登载在1942年2月21日的副刊中。“全村土地要平分,抽肥补瘦搭配匀,不分男女和老少,人人都有一份份。”[1]这首由5段组成的四句一节式共20句的歌谣,把共产党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都来参与土地分配的工作”“把领导意见和广大农民群众结合起来”“将分配土地运动变为群众运动”[2],将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实际、为百姓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各地通讯员提供的《领回“土地证”》《锄地歌》《大家合伙开油坊》等歌谣也表达了当地老百姓获得土地、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以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小黄狗,尾巴摇,主人开会回来了。开的什么会?领回‘土地证’,土地确了定,从此不更动,大家放了心,劳动更起劲。”[3]歌谣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生动表达了老百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欢快与兴奋之情。
共产党带领工农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不仅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也坚定了群众跟党走的决心。临县妇女干部集体创作的歌谣“天上太阳红又红,毛主席领导咱闹翻身,消灭封建吐苦水,从此割断穷根根。”[4]“红红的阳婆(太阳)蓝蓝的天,我送丈夫去参战,编了担架闹齐备,干粮口袋围腰边,出门冷热多小心,杀敌立功要争先。”[5]这些歌谣生动再现了妇女同志在党的领导下产生的思想转变与对革命工作的行动支持。代县四区妇女代表会集体编的《妇女翻身歌》《妇女秋收》《妇女生产支前歌》《生产小唱》《支前小唱》等歌谣,展现了获得解放的劳动妇女的生产生活激情和爱国主义情感。这既是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也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民为本,以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目标追求。1948年3月8日,《晋绥日报》登载社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强调,“必须重视与发挥妇女这一部分巨大的力量,”“必须重视她们的呼声”,要“帮助解决她们的要求。”这些虽然是“琐碎的烦难的”,但也是“最具体与实际的”事情,重视妇女解放,保持和巩固土改中妇女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的成果,要求妇女“参加各种社会建设,过自由幸福的生活”[6]。这是中国共产党以群众为基础、以无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关注妇女同志解放与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民间艺人创作的歌谣最能反映民众的心声。他们来自于民众之中,深刻了解其思想与需求,熟知民众的生存处境。临县民间艺人任茂旺创作的系列歌谣《受难的任家坪》《打任家坪》《埋爆炸》《恼恨蒋介石》[7]等,详尽地展现了家乡任家坪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践踏,同时也写出了民兵同志誓死反抗侵略者的激烈战斗画面,描写场面气势恢宏、读来使人斗志昂扬,其斗争结果也大快人心。人民作品人民创作。它既是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群众接受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进行自我教育并付诸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成功表现。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8]晋绥革命歌谣内容涵盖广泛,表达主题通俗直白,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具体化在群众的社会教育和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
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理解能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因此,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把民众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红军在占领一个地方后,马上开始组织民众学校,并且用一切方法督促人民改善他们自己。”[9]49在晋绥边区,政府因地制宜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学习活动,尤其是适应农村实际情况的冬学运动。1945年,冬学运动发展达到高潮,从“冬学好,冬学好,冬学是咱们进步的好学校。秋完场光事情少,抓紧学习最重要”[10]到“共产党,新政权,是老百姓的大救星,到处开办冬学校。”[11]村村响应,开办冬学,在歌谣中交流办冬学的方法,即“向群众学习最重要”“走群众路线来搞”[11]。开办冬学,提高民众文化水平。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被广大民众所理解与掌握。还有歌谣《快上冬学》《冬学谣》《上冬学好》也集中体现了边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保证民众生产学习两不误的英明决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被群众所理解,进而推动群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发展的有力证明。“自从来了八路军,日本鬼子难逞凶,顽固分子一扫光,人民生活有了办法。噯咳哟,人民生活有了办法。”“晋西北根据地,坚持抗日要胜利,实行民主有自由,扩大生产多种地。噯咳哟,扩大生产多种地。”[12]这些刊登在1944年1月1日《晋绥日报》副刊中的歌谣,通过直白的内容体现出民众一条心、红红火火的生产局面。还有《大生产》《春耕谣》《防旱备荒歌》《生产小唱》等,百姓从切身利益出发,感受到了共产党是一心为百姓的、人民大众的领导者。从《四季生产小调》《生产运动十唱》等歌谣中,反映了百姓从思想觉悟的提高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再到投入生产、支援前线、加入统一战线的变化过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民族和平统一的曙光。然而在1946年6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围攻中共中央解放区,使各地百姓又一次陷入了战争苦难中。经过抗日战争,人民能够分清敌我关系。对于蒋介石、阎锡山等反动势力的丑恶行径,边区民众对其恨之入骨。在1947年3月30日《晋绥日报》副刊中,“一口气,不断头,说完五十四个头。正经话,在后头,听我给你起头头。将字身,草字头,蒋介石是个反动头。”“若不向人民来低头,小心你那贱骨头。我们有千万双铁拳头,看你到底有几颗头。”[13]这首用民间快板传唱的歌谣,用白描式的手法写出了蒋匪势力在全民一条心的老百姓面前终将以失败而收场的结局,也表达了民众心明眼亮、是非分明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立场。
总结梳理这些革命歌谣,不难发现其表达内容贴近百姓心理、关心百姓生活。创作者把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编写成歌谣传唱,反映出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也体现出晋绥边区革命时期军民团结一心抗击敌寇的峥嵘岁月。
“只有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8]进行革命宣传工作,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到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晋绥日报》副刊中登载的歌谣大量运用地方传统曲调与革命思想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一种类型是借用本地传统戏曲曲调填写新词新歌。平川民谣割莜麦调《为了群众为翻身》,“太阳出来满地红,八路军处处为群众,不赚薪水不赚饷,为的是群众少出粮。”[14]忻州小调《唱农家勤劳二十四节》、割莜麦调《标准布》讲述农民刘万山接受了党的号召,工作努力积极,被选为模范工作者的事件。另一种类型是借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民歌曲调进行创作。用十二月调创作的歌谣就有《四季生产小调》、十二月谈梅调《参军歌》、唱十二月《哈叭狗》、十二月调《长工苦》等。这些歌谣以普通群众熟悉的曲调抒发民众感情、记述民众所见所闻。还有用流行于北方的陕北信天游歌颂民兵英雄、树立典型的歌谣曲目,如《唱张初元》“劳武结合的张初元,他家住在宁武县,生产和打仗结合全,晋绥边区美名传。”[15]典型人物、劳动模范的塑造,使边区百姓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唤起百姓的自我认同感,激发起积极生产、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的热情与斗志。
四言、五言、七言句式等常被运用在革命歌谣创作中。“减租清债,理上应该,政府法令,公平合理;执行法令,翻身发财,穷人老财,两方有利。”[16]《四字减租歌》简练明快、节奏鲜明,把减租减息给百姓带来的好处直接抒发而出。“好人被枪崩,坏人他利用,青年抓壮丁,妇女被奸淫。”[17]这首五言歌谣《忻县阎顽区民谣》,在音节上奇偶相配,扩展了歌谣表达的内容,且唱起来富有音乐感。七言歌谣《除草歌》“刘家沟来一道沟,庄稼长得绿油油;今年苗子出得好,赶紧锄草不落后。”[18]杂言歌谣在抒情与叙事方面就更灵活,有利于较大事件和较复杂内容的叙事与感情抒发。这为歌谣中通过细节描写渗透革命思想内容的表达,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如《功臣之歌》“张开拴巧计捉敌人”“张三娃解围救班长”“冯有仁大显身手”[19]。歌谣内容源于晋绥边区的斗争实践。歌谣将炊事员张开拴、青年兵张三娃、连长冯有仁的英雄故事详尽地展现在群众面前,塑造了民众参与革命、为革命工作舍生忘死的、具体化的人物形象。这些事件不但可以振奋人心作为表率,还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对根据地的建设和对敌斗争工作起到积极宣传的作用,自然传递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者的奋斗与追求。
毛泽东讲要用“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8]进行文艺作品创作。这既是尊重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因素。“逢崖下(山沟),遇沟蹦(山堎)”[7]“你扛铧子他拉牛,我拿粪圪捞(类似箩筐的物件)”[20]“眼看籽手摇稷,脚踢克拉(土块)口骂牛。”[21]这些新鲜活泼的地方语言一方面体现了当地百姓对地方名物的认识,另一方面把晋绥边区土地贫瘠的地理生存环境以及百姓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天性反映出来。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建立根据地和动员百姓加入统一抗战具有客观选择的意义。还有“日本鬼子可要灰(没有好下场)”“今天出发实在呕(倒霉)”[7]。其中形容词的使用传达出了百姓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厌恶。“兵农合一灰拾翻(瞎折腾),逼得老百姓无处钻。”[22]“变工队来真真好,大家拾柴火焰高;你一锄来我一锄,人多手快很差煞(干活效率高)。”[18]这两句将阎匪的自私残暴与八路军一心为人民谋出路的不同主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写出来。“唿哃倒在地堎上”“唆起洋狗搜山去”[7]。拟声词的使用把日本鬼子滑稽、可笑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表达的画面感。在歌谣《受难的任家坪》中,“日本鬼子赛狼毒,要把中华世界夺;杀百姓,烧房屋,逮的打的往死捶;就烧房子就烧窑,逮的还要割脑脑。”“裹腿炸的碎粉粉”[7]。程度副词与动词、叠词的结合使用,一方面使歌谣在传唱过程中产生韵律和谐的效果;另一方面传达出中国百姓身处苦难环境而寻找和建立积极乐观主义的精神。这也是中国人民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历史考验的精髓所在。
总之,晋绥边区歌谣在选词编曲的表达形式上,继承与保留传统边区民歌曲调的样式,且从当时革命战争实际出发,将民众的日常生活、思想转变、支持并参加革命的实际行动,通过群众化的语言和地方性的方言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歌谣将抽象的政治教化具体融汇到群众所熟悉的生产斗争的实际场面中。这种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方式,既有利于提高边区群众的思想觉悟,启发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支持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而且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党的走群众路线伟大决策的实现。
歌谣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宣传范围广、受众面积大的特点。因此,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革命思想、抗日主张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广泛的宣传动员效果,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革命歌谣的传唱与宣传。
晋绥革命歌谣是晋绥革命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在晋绥特定的革命区域创作而产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承载着大量的革命信息,对启迪民众思想、反映民众心路历程有着重要意义。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利用各种形式将歌谣这种口头艺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如以街头诗方式传唱、村中撰写黑板报、利用报刊登载、通过读报小组带领民众传唱、组织歌咏比赛等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各种形式促进民众的思想教育发展。此外,还利用冬闲时期,在冬学运动中通过歌谣学唱向民众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根据地冬学组织会要求“文化娱乐,至少要唱会三个歌子,在春节前举行娱乐周,发展秧歌、小调、道情等不脱离生产戏剧小组。”[23]224可见,在根据地战时状态下,歌谣的学习与传唱能够在社会教育、生产建设和革命动员宣传等根据地的主要任务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革命歌谣的宣传,既可以武装自己、宣传自己,又能还击敌人、震撼敌军。“蒋家不要毛家要,汉口领路费,延安去报到。此路不通,去找毛泽东。”[24]一些敌占区士兵在认识到国名党反动派的恶劣行径后,开始自谋出路,“到解放区再想办法”[24]。“老蒋一死,内战就止。回到家去,看看妻子。”[24]这些革命歌谣体现的是民心所向,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新生活。解放区的革命歌谣还被制作成小报、传单、标语在夜间散发传播,也利用各种机会在火线上大力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少白区士兵投靠了解放军回到自己家乡。不仅如此,匪区士兵也从自身经历意识到匪军不把他们当人对待的事实,创作歌谣,反映现实。“挨上钟点守城头,出发没鞋磨烂脚趾头,睡觉冻了鼻头头,伺候二战区没干头。”[25]这首汾阳城内的歌谣,充分流露出匪区士兵身处恶劣处境的哀愁,与解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民众追求新生活,是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选择。
“革命文件不如革命口号,革命口号不如革命歌谣。”[26]422除了编写革命歌谣,八路军是走到哪儿唱到哪儿。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他的《前西行漫记》中专门写到“爱唱歌的军队:一有空他们便唱歌,写壁报,研究各种学术等。在我看来,他们大部分时间是消耗在歌咏上。他们自己创作千千百百的新歌,而且继续创作……他们都唱得很好……游击队的集团合唱,更能使你感动。”[9]134红军的这种歌唱习惯让斯诺心生感慨,他认为红军是他所遇见的“中国最快乐的贫民”。广大工农兵在革命战斗中形成的革命战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所应具备的品质。毛主席说,“人民这个条件,对于红军是最重要的条件。这就是根据地的条件。”[27]201歌谣产生于民间,由民众传唱流传,其生命力在人民。革命歌谣更是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的直接体现。革命歌谣的传唱既是劳苦大众努力创造物质财富、追求新生活的生动再现,更是群众创造的不朽精神财富的艺术表现。
《晋绥日报》作为晋绥边区6百万人民的报纸,是我党开展边区民众教育工作和思想动员宣传的主要阵地。其登载的晋绥边区革命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节奏明快、语言俚俗,体现地方特色,是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种有效载体。研究晋绥革命歌谣的大众化特色,对于当下通过民间文艺创作开展民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