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某重点大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022-04-07 19:07田文婷淳珣颜俊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导学导师冲突

○秦 鹏 田文婷 淳珣 颜俊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学矛盾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引发社会热议。而根据《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进口放宽,出口收紧”的研究生培养常态给研究生单位带来超负荷的重压,造成师生失衡状态[1]。本文通过对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群体进行广泛问卷调查,结合既有文献,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学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

(一)研究生导学关系构成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导学关系是指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学”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学业指导和其他交往,形成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社会伦理关系以及情感、认知和个性相互作用的心理关系等构成的“多角度关系体”[2,3]。

导学关系作为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核心,主要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大要素构成。认知成分包含对导学关系的感知、记忆、想象和评价,情感成分包含导学关系中产生的情绪及情绪的分化,行为成分包含导学双方的外显行为与内在行为。

(二)研究生导学关系类型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显著上升,而高校导师资源的补充却相对缓慢,导致导学比例逐渐失衡,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社会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很多研究生读研仅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学历,从而谋求更高质量的就业单位,对于科研本身并没有浓厚的兴趣,这类研究生对于提高求职竞争力的需求与导师因为课题、论文压力带来的科研需求不一致,导致研究生求学动机与导师的科研动机出现矛盾。导学比例的逐渐失衡以及导师与研究生在需求上的变化所带来的矛盾,也导致了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导学关系出现了异化现象。

本文通过对既有研究中不同类型的导学关系的总结分析,将导学关系概括为以下五种类型,并根据五种导学关系类型在某重点大学研究生群体中广泛开展了问卷调研,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紧张压迫型关系指导师在与研究生交往过程中,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用单纯的工资关系取代了师生间正确的导学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有12.5%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为紧张压迫型关系。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常见的培养方式。研究生通过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业相关课题研究,逐步提高专业素质,培养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导学关系的重要体现。但在类似于雇佣关系的紧张压迫型导学关系中,研究生只能在导师给定的任务框架中围绕课题的某一部分“干活”,得不到整体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同时导师不尊重研究生的个人感受和观念,过度挤占了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使得研究生感到过度压力和紧张,易产生内在不满、抵触情绪。

放任疏离型关系指由于导学比例失衡,导师因学生太多而无法兼顾,或是导师因课题太多或忙于其他事务工作,部分或全部放弃了对研究生的管理和指导义务,对研究生的学业、科研和生活等关心甚少。问卷结果显示,有16.6%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为放任疏离型关系。这种关系使得研究生处于“有师无导”,缺乏指引的状态,研究生对于导师提供指导、支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逐渐陷入迷茫,与导师关系逐渐冷漠,科学良好的导学关系自然也就无法实现。

科研合作型关系指导师与研究生双方以利益为驱动,以科研成果为目标,通过合作实现科研价值并互相认可。但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重学术轻道德,只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忽略了对研究生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上的了解;同时,研究生也认为与导师只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9.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为科研合作型关系,这种关系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欠缺情感上的交流,仅依靠科研利益维系导学关系,这也不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顺从依附型关系指导师过度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和绝对权威,一切以导师自我的主观想法为依据,不考虑研究生真正的需求,忽视了研究生的自主性,使得研究生在导学关系中完全被动遵从接受。问卷结果显示,有极少数研究生表示自己与导师正处于顺从依附型关系中,这种被动的导学关系主体、客体区分明显,导师完全占据支配地位,严重限制了研究生自主性的成长与发挥。在这种不和谐的导学关系中,研究生难以成长为顺应时代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良师益友型关系指导师与研究生亦师亦友,导师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以及严谨的学术科研态度能够作为基础,更好地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培养和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与能动性[3]。同时,在日常交流中,导师能够主动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及思想动态,以平等角色与研究生进行无障碍沟通,研究生将导师视作良师益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6.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符合良师益友型关系,能够在科研学术上得到导师指导的同时,与导师保持平等的沟通地位以及和谐的沟通氛围。导师与研究生形成和谐的交流环境,是现代教育背景下理想的导学关系。

而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高达74.5%的研究生希望与导师建立的关系是良师益友型,而这显然与当前学生对于导学关系的现实判断的46.4%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此外,还有14.29%的研究生希望建立科研合作型,6.89%的研究生希望建立放任自由型等,这些也都说明了当前学生对于研究生导师的责任与定位不清晰,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理解偏差,在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学生思想引领、理想信念培养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缺位。

(三)研究生导学关系冲突类型

在一段不和谐的导学关系中,由于导学双方的认知和判定差异、导师定位偏差与责任缺失、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缺位、科研导向和利益机制的冲击,导致导学双方在理念和需求上产生矛盾,最终形成导学关系冲突。冲突的产生则意味着导学关系遭受打击,师生关系出现裂痕。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时间冲突、学术冲突和价值冲突。

有43.6%研究生认为与导师在时间安排上有冲突。时间冲突主要体现在导师给研究生安排的任务所占用的时间过多,过度挤占了研究生的自主时间,或是研究生对于自主安排时间的需求过大,无法完成导师布置的课题任务,最终使得导学双方在时间分配上产生矛盾。时间冲突发生时,导师与研究生在时间安排和需求上无法达成一致,进而导致导师所安排的任务无法正常完成、研究生科研以外的自身时间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影响到研究生的课题完成、学业成绩以及求职情况等。

有31.9%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在学术观念有冲突,学术冲突表现为导师与研究生学术研究方向上的冲突,或是学术成果达成期望与学术指导、资源支持间的冲突,还有师生之间研究习惯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冲突。当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存在学术冲突时,双方在科研方向、进度达成或是资源支持上的分歧会进一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最终导致研究生面临严重的科研压力以及毕业压力。

有26.5%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在价值观念有冲突,价值冲突表现为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不同的个体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研究生与导师间也会存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当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存在价值冲突时,导学双方对于科研价值、人生成就等观念存在分歧,导致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期望与研究生本人对于自身的要求不一致,最终导致导师对研究生失望,研究生出现自卑、抵触情绪。

除去以上几种导学关系中的主要冲突,有少数被调查者反馈与导师相处中存在其他冲突,表现为性格冲突、动机冲突、利益冲突、情感冲突、伦理冲突和权力冲突等。

但冲突的产生也并不意味着导学关系完全破裂。如果导师与研究生双方主动沟通化解矛盾,利用产生矛盾和化解矛盾这个契机,导师可以更加明白学生的期望和需求,进而寻求更科学的和研究生相处的模式;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化解矛盾认识矛盾产生的根源并作出调整。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冲突还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磨合和成长,特别是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研究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

(一)个体性因素

从个体因素层面来说,导学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关系,因此导师与研究生的个性差异与主观需求是影响良好导学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其既包括了导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研能力和水平、指导方式、获取学术资源的能力乃至为人处世的品行等,也包括了研究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直觉学习能力、对于学习和学术研究的态度、行动乃至性格、人生志趣等[4]。

有研究表明,在研究生眼中,导师的个人情感特质,如平易近人、感兴趣、尊重、承诺等在理想导师应具有的个人素质中占主导地位,约占四分之一[5]。而金蕊等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发现研究生更关注研究团队文化、师德师风、育人模式,导师的学术水平、论文选题方式、团队合作氛围、团队创新能力、导师指导力度、导师严厉程度、团队学术氛围是影响导学关系的关键因素[6]。

而在师生双方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基础上,双方之间能否就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方式与目标达成共性认识,并就这一认识进一步沟通交流,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关系,则是影响导学关系最终走向的关键个体性因素。在导师提供引导支持的过程中,导师理应充分重视并尊重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而研究生更应将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诉求,及时有效地与导师沟通,相互反馈并及时调整,最终达成相互信任并认同的状态,才会利于共同开展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和创新。

(二)制度性失衡

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和文化,构成了师生导学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环境。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都对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导师制发展的不完善不成熟,其中仍存在着较多制度性失衡,包括缺乏有效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导师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导师管理的有效监督、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量化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给导师与研究生造成的巨大压力等。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这无疑是进一步推动导师责权边界建立的重要举措。《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指出:“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持续扩招,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导师的管理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从直接责任模式到集体指导、项目团队模式,学生数量的增多也必然会增加导学关系中问题的多样性,对管理模式有效性和全面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定位和职责、权力和义务、交流边界、教学原则都需要进一步得到制度保障。在对研究生进行的导学关系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均反馈“导师公务繁忙,应酬多”“导师带学生数量多,无暇顾及”。这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体制和管理体制需进一步深化与精细化,尤其是随着学校整体要求和环境的变换,管理制度也需及时调整与跟进。有学者认为,导学关系失衡表面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导师和研究生比例严重失调,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现行导师体制的不合理[7]。

导师责任制的落实不到位与对导师管理监督的缺位也是影响导学关系的制度性因素之一。从近年来的网络案例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导师对于学生来说依旧占据具有较强的主导性地位。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一旦导师将个人的权力扩大化,权责失衡,又缺乏外部组织机构的干预与监督,就极易产生导学关系的异化。因此,学术委员会的建立、沟通申诉渠道的畅通、交流沟通平台的搭建也至关重要。此外,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近年来逐渐量化,另一方面对导师和研究生又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对导师和研究生都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结构性失范

张俭民认为教育观念的偏颇、教育制度的制约、社会转型的消极影响、文化传统的负面效应都会导致师生关系产生异化[8]。有学者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存在多维度发展的角色特点:制度意义上的负责与被负责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傅与徒弟关系、伦理意义上的长辈与晚辈关系和组织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关系[9]。现代导学关系中,导师对研究生并不是单一的主导权威关系,也不是单向的知识技能传授,而是互利共赢、相互充当师生、同事、合作者乃至朋友等多重角色的平等互动、互利共赢的双向关系[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新旧文化思潮更迭,文化冲突也映射在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上。彼此之间的认知差异与对导学关系的不同看法均对良好导学关系的建构造成了阻碍。譬如,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教育结构呈现多元化,当前较多学生将研究生阶段学习作为求职的学历跳板,而非对科研学术有所追求。这与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学术界度过的导师们的观念可能有所出入。在就业与职业引导方面,师生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与冲突,这也是导致导学关系产生冲突的一大现实原因所在。

三、改进研究生导学关系策略

(一)个体互动保障

导学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与导师形成的双向互动关系,在选定导师、探索沟通方式、建立情感关联、交流价值观念、进行科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是微观的、具体的、动态的。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指出,互动是角色创造和角色扮演的过程,导学关系中的师生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止或者改变师生双方互动的方向。从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来说,导师和研究生双方都对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充满期待,即导师希望学生能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扎实的科研能力、健康的心理素养、能进行独创性研究并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等;研究生希望导师不仅能传道授业、答疑解惑,提供丰富的学术训练和悉心的论文指导,更能在思想上、生活上、情感上、未来发展上提供帮助和支持。因此,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关系的关键在于“理想的学生”和“学生的理想”间的拉扯与平衡。

从个体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需要构建导学互选的机制,让师生双方都能充分沟通彼此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例如:在研究生招考选拔时或者录取后,设置师生双选环节,通过信息公开、面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或创新开展其他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较为全面地获取导师的科研成果、研究方向、性格特征等相关信息,使导师能有效识别研究生的学术志趣、科研潜能、心理素质、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倾向等个性特征,以此保障研究生和导师在导学关系建立之初就彼此对导学关系的期待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了解到信任、从磨合到默契的导学关系建立过程后,研究生与导师间形成了彼此互为“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关系模式,要达成“理想的学生”和“学生的理想”的导学关系理想模式,就需要研究生与导师间在充分了解双方的需求与期待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信赖、融合相处。研究生要与导师真实沟通自己的需求与期待,并主动汇报自身在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与进展;导师要区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科研追求型学生与就业导向型学生,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求学需求与指导期待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以实现师生互动需求的平衡。高校应充分引导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开展诸如研究生论坛、微沙龙、午餐会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平台,探索更多元、更丰富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促进师生重视导学关系的改善,为构建良好导学关系搭建平台。

(二)制度环境保障

个体的素质与能力、双方间的交往与互动是建立良好导学关系的基础,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则是导学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平台和保障。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课题组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组织方式,研究生培养方案、招考选拔、学位授予、过程考核、成果认定等制度环境决定了导学关系的基本形态和发展空间。因此高校可从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过程管理、改进评价机制、危机预防与干预五个方面为建立良好导学关系提供制度环境保障,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三全育人”格局。

一是,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科研实践、撰写学术论文、日常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明晰导师责任范围和考核要点,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从制度上保障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落实,同时可以创新实施学术导师与班主任、学术导师与生活导师等“双导师”制度。二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行导师岗位选拔周期聘任和招生资格认定年度考核,构建科学规范、内容丰富、符合需求的导师培训体系,选拔并打造出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导师队伍,对于考核不过关、能力不符合的导师可暂停其招生资格。三是,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积极探索导学关系过程管理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比如在研究生选题报告、奖助评优申请、学年鉴定材料等研究生培养周期性、节点性、关键性环节上,督促导师将研究生思想素质、能力水平、科研成绩、未来方向等方面给出判断意见和发展建议,及时掌握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数据和信息,同时研判可能存在的风险,形成对导学关系的动态督导依据,可以探索建立公开透明的导学监督、师生申辩、导师更换、危机疏解等机制。四是,改进评价机制。对研究生的教育评价不仅要看学术成果,还要侧重品德素养和实践担当;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更要将立德树人成效和导学关系评价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可以探索导师动态评估退出机制。五是,完善研究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通过对导师进行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培训、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制定危机事件应急方案等措施,提高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干预能力。

(三)文化氛围保障

高校应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重视营造良好导学关系的文化和氛围,积极推进良好导学关系的建设。一是构建导学关系研讨机制,通过校内专题研讨、校外调研交流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各学科间、各年龄层次间、各高校间分享导学关系建立的成功经验、探讨导学关系异化及危机事件的处理预案,为探索良好导学关系构建路径和制度保障提供基础。二是发挥优秀典型示范作用,积极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导师团队等良好导学关系典型代表,通过专题报道、主题宣讲、事迹展播等方式宣传良好导学关系典型代表,在全校范围内引导树立正确的师生价值观。三是建立研究生联合育人机制,完善研究生导师、班主任、研究生教学秘书、科研秘书、党团班学生干部间的沟通机制,探索实施“导师课题组—班级班主任—系所管理人员”横纵相间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情绪波动、行为变化、科研困境等情况,及时关注师生间在价值冲突、利益冲突、研究冲突等方面的导学关系异化情况,为构建良好导学关系、防御导学关系冲突提供有利的环境因素。

猜你喜欢
导学导师冲突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V eraW an g
导师榜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