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研究

2022-11-09 11:38丁红玲张亚楠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专职教育工作者社区

○丁红玲 张亚楠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全覆盖、全员性、全纳性的最接地气、最具普适性的一种教育类型,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效形式。而社区教育教师尤其是专职教师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职业素养决定着社区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所得文献共计仅4篇。其中,一篇是罗殷的关于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研究[1],一篇是惠中、陈巍、叶凡的关于社区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2],一篇是惠中、徐雄伟的关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3],一篇是杨秀彤的有关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4]。显然,近年来关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且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有关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而有关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在推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构,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入探究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问题非常有必要。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区教育专职教师

社区教育教师主要包括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志愿者三大类。

其中,兼职教师是指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外聘的从事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非全职专业技术人员。

志愿者是指热心社区教育工作、自愿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员,主要包括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如街道社区“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大学生志愿者等,他们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重要补充。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是指在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学点)专职从事社区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而就我国目前而言,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大部分身兼双职,属于“双肩挑”,既从事教学工作,又从事管理工作,只有少部分教师专门从事教学工作。具体包括社区教育机构专职在编教师和由教育系统委派(借调)到社区教育机构的专职非在编教师。

从来源渠道来看,在我国目前社区教育四级培训机构网络中,市级层面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主要包括专职的在编教师(主要由市开放大学、职业学校转职而来的教师、管理人员),县(区)级层面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主要包括专职在编教师(经上级委派、由职业学校、幼儿园、中小学转职而来的教师、管理人员)和专职非在编教师(大多是从中小学或者机关科室借调过来的教师、管理人员,其工资由原单位发放),就街道(乡镇)、社区(村)层面而言,大部分地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社区学校、社区分校及教学点没有专职教师,其教师大都是由街办、社区的社工兼任的,除了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外,还间接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故这里将社工也划入了专职教师的行列。也有一些发达地区的街道、社区层面的社区学校、社区分校及教学点有专职教师,都是教育局指派的、由中小学转职而来的,属于在编的正式职工。

(二)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活动有效完成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从事职业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体现为其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品质。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是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作为一个在社区教育领域的职业人,在从事社区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质量和成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知识、能力和品质。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三大构成要素,即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职业品质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即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从事社区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社区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如社区教育的教学、课程开发及管理等)、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如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文化学、人口学、统计学等)、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专业能力素养,即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从事社区教育教学与管理所应具备的特定能力,具体包括:一是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所应具备的符合社区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学能力,如能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开发社区教育课程,或能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与需求设计教学方法;二是一定的管理能力,如能做好班级管理,建立教师和学员的良好关系,或能做好学校日常教务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一定的策划与组织能力,如能策划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或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项目,并有一定的群众组织能力,能组织群众开展一定的社区教育活动;四是一定的科研能力,如能参与和承担一定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和课题研究,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根据学员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五是有一定的信息应用及处理能力等[5]。

职业品质素养,即是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正向的蓬勃向上的积极的精神品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素养,表现为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职业品质素养主要是由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以及职业动机等非智力性因素所决定。

二、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分析

进一步把握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制定适切性的提升策略。通过对太原市6个区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包括社工)、学员、社区居民分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为76.92%,问卷有效率100%)。同时还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包括社工)、学员和社区居民进行访谈调研,参与访谈人数36人,其中社区教育专职教师15人,学员11人,社区居民10人。主要从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职业品质素养三个维度对太原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了调研。

(一)专业知识素养

对表1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全部学习过社区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的人只有6.4%,而没有学习过社区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人有62.4%。全部学习过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人只有7.8%,而没有学习过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人占到了43.8%。全部学习过社区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如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的有6.2%的人,但高达44%的人没有学习过相关方面的知识。就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知识而言,有54.2%的人部分学习过相关政策法规,22.8%的人能够做到全部学习,没有学习过相关方面知识的人占5.2%。

表1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知识素养调查表

总体来看,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知识积淀比较乐观,而其他三个方面表现都不容乐观。其中,系统学习过社区教育学理论知识、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人并不多,对相关学科知识学习的情况也并不乐观。这说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总体储备水平偏低,其现有知识难以满足社区成员多元化的教育诉求。

(二)专业能力素养

对表2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就教学能力而言,在课程开发上,没有独立开发过课程的人占比高达76%,只有24%的人独立开发过一两门课程,没有人独立开发过三门及以上数量的课程。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上,结合具体的访谈,大多数教师都能灵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情景式、体验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就管理能力而言,班级及教务管理能力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20.2%和44.8%,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35%。在具体访谈中,一些学员反映,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协调沟通能力、及班级活动组织能力方面欠缺。就策划及组织能力而言,策划及组织活动能力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17.2%和27.8%,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55%。在具体访谈中,一些社区居民反映,教师的群众活动组织能力欠缺。就科研能力而言,参与或承担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能力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7.4%和11.6%,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81%。反思和改进教学的能力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9.8%和19.6%,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70.6%。就信息应用及处理能力而言,能力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9.8%和14.8%,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75.4%。在具体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表示,自己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还可以,就是在获取信息之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对信息的分析、重组、归纳与加工的能力不足。

表2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能力素养调查表

总体来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不强,表现为:在教学能力方面,大部分人的教学方法运用能力较强,但课程开发能力较弱。在管理能力方面,大部分人的班级管理能力及教务管理能力较强。在策划及组织能力方面,大部分人的能力不强。在科研能力方面,大部分人能力较弱。在信息应用及处理能力方面,大部分人能够掌握现代多媒体、办公软件以及聊天社交软件的使用,且信息的搜集获取能力较强,但信息分析统计和数据处理能力偏弱。

(三)职业品质素养

对表3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对社区教育的职业认知,只有13.2%的人十分明确社区教育为何物,27.4%的人比较明确,34.8%的人不太明确,24.6%的人不明确。在具体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自己对社区教育的功能属性及价值意义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在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上,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9.4%和13.8%,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76.8%。在职业信仰上,17.4%的人十分热爱社区教育工作,26.8%的人较热爱,39.4%的人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16.4%的人考虑转行。在具体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自己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只是谋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没有其他高远的追求。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高和较高的人分别占15.4%和25.8%,不高(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58.8%。在具体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自己在工作中感觉到职业倦怠,工作没有奔头。开拓与创新精神强和较强的人分别占7.2%和13.6%,不强(包括一般和差)的人占79.2%。

表3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品质素养调查表

总体来看,大多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对社区教育的职业认知不清,对社区教育的功能属性、价值意义了解不清;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不强,没有认识到社区教育工作的神圣意义,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职业忠诚度不够,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有敬畏感的人不多,大部分将其所从事的职业当作谋生的饭碗,并时刻想着转行,工作专注度不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开拓与创新精神,职业倦怠情绪严重。

三、影响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无论在职业知识素养、职业能力素养,还是在职业品质素养方面均存在着问题,整体职业素养不高。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进入门槛低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格认定制度,对工作者的学历水平、专业背景、职称等方面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专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资质认定机构,行业进入门槛低。实践中,除了在编的专职教师,大多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都是从职业学校、中小学选调转岗而来,很多人的学历水平以专科、本科居多,研究生学历比较少,中级以下职称较多,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小,且大多数人的专业背景与社区教育关系不大,缺乏系统的社区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淀。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工作中便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滋养创新思维的土壤,势必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事倍功半便在所难免。

(二)专业化培训跟不上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明文提出要加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6],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各地还没有建立起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培训的制度机制,也没有建立专业化培训的专业基地,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工作大多都是由社区学院组织人员、聘请师资、承担培训任务,但培训活动的开展往往是随机式的,并未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而且,高校、职业院校参与度较低,其优势资源尚未调动起来,社会化多元参与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

(三)相关待遇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薪酬待遇不高。首先,基础工资水平和各种津贴标准较低。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无论是在编的转职而来的专职教师,还是非在编的借调而来的专职教师,其工资标准均是参照原单位的发放标准,基础工资水平和各种津贴水平都比较低,均低于所在地区的公务员水平。其次,绩效工资参差不齐。由于大部分的社区教育机构的师资都是从职业学校、幼儿园、中小学等各单位转职或借调而来,其工资(包括绩效工资)是由原单位发放,就绩效工资的发放而言,参照标准不一,有的参照职业学校标准,有的参照幼儿园标准,有的参照中小学标准,有的介于初中和高中之间,绩效工资的参差不齐使得在一起工作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出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7]。

另一方面,职称评聘与晋升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专职工作者没有专门的职称评聘与晋升系列,社区教育专业的职称晋升通道阙如。无论是在编的转职而来的专职教师,还是非在编的借调而来的专职教师,均是按照其原单位、原专业系列评聘与晋升,有的是按职业中学教师职称系列评聘与晋升,有的是按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评聘与晋升。评审工作均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与评审。职称评聘制度不完善,没有一个固定的隶属于社区教育专业的职称晋升通道,导致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晋升困难、发展空间不大,故而其工作后劲不足,缺乏工作动力。

(四)社会的职业认可度较低

由于社区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休闲教育,与升学、就业、谋生关系不大,其价值和作用不为人们所重视。目前,社会上大部分民众对社区教育不了解,不知道社区教育为何物,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较低,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也比较低。这便导致人们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可度较低,认为其专业化低、品类低。属于低层次的职业类型,从而影响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态度,使其对自己的自我角色、职业价值观产生误区,实践中表现为职业认同度较低,职业自卑倾向严重,职业行为消极,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投入一定的激情。

(五)个体职业内驱力不足

内驱力是促进个体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为职业认知和职业价值观,属于职业心理能量源。实践中,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缺乏职业认知,缺乏对社区教育事业坚定的信仰、信念,职业内驱力不足,缺乏对学习本专业知识,高效、高质量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内在渴求,从而也就失去了进行终身职业学习、继续学习的动力,其自主学习力便会大打折扣。职业内驱力的缺失导致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缺乏内在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职业前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工作中就很难找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失去了对工作进行革故鼎新、开拓创新的动力,长此以往,最终导致职业素养的退化。

四、提升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的策略建议

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尤其是专职教师队伍。鉴于我国目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不高,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今后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策略建议。

(一)严把入职门槛,拓宽来源渠道

1.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严把入行质量关。严把入职门槛,制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与能力标准,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学历、资历、职业素养以及职前、职后的继续教育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建立社区教育序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社会工作者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双资格证书”认证制,确保从业者的专业化发展。要设立社区教育工作者协会,负责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定、专业能力培训以及质量监督与评估等工作,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者队伍。

2.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从高校、职业院校招聘人才。目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大多都是转职或借调而来,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和学历水平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想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就要拓宽师资的来源渠道,通过制定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更多高校、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区教育领域,提升人才的专业性。要从高校、职业院校招聘德才兼备的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二)建立专业化培训制度,多渠道培训人才

1.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完善培训体系。要重视专业化培训,确立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制度,并将培训与专职工作者的考核、晋升、评选相挂钩,形成常态化的长效培训机制。要健全完善培训体系。立足于提高职业素养,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对“三位一体”(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内容的培训。在培训形式上,除了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要采取实践式、参观式、体验式、会议交流式、课题研究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同时还要重视线上培训,要优化学习平台的基础条件,设立政策专区、学习专区、讨论专区、咨询专区等,形成资源自学、名师讲学等多种学习途径。要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以提升培训的成效。

2.校社联动,培养专业人才。鉴于长期以来我国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来源渠道的单一、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整体职业素养不高、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现象,需要加强校社联动,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校社共同签订协议,由社区出场地,校方出师资,聘请高校、职业院校的资深专家教授定期来社区教育机构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开展培训。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发文,在高校、职业院校建立社区教育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并通过校社共同商定,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方案,利用高校、职业院校优质的师资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开展专业化培训。此外,鉴于我国目前社区教育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要加强高校社区教育学科建设,高校除了设立社区教育专业方向的硕士点外,还要设立本科阶段的社区教育学专业,以培养大批专业基础雄厚、专业实力扎实的专业性人才。

(三)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专业人才

完善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保障和激励制度是吸引优秀人才、稳定人才队伍的重要前提。要合理保障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提高其社会地位。

首先,要建立健全物质待遇保障机制。建议制定社区教育序列的薪酬标准制度。包括制定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基础工资标准和各种津贴(如工作补贴、生活补贴、职称补贴、年限报酬)标准,使其均不低于本区县公务员收入的平均水平;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绩效工资水平,根据其实际工作成绩给予绩效工资奖励。同时,加大政府专项拨款力度,专款专用,要确保专项经费切实落实到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薪酬支付和职业培训上。

其次,建立精神激励机制。精神激励是激发工作能动性的根本,属于内驱动力,是激活个体内在潜能,驱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引擎。鉴于社区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服务性的特点,要制定区别于普通教育系列的社区教育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标准,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项目策划与开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考查,淡化“唯文论”的学术论文的硬性指标。尤其是对于优秀教师获得者,可以将其优秀教师证书转换为其职称晋升、职位晋升的凭证,促使其名誉证书实用化。而且对借调而来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经由社区单位进行统一考评后不再参与原单位的考评,以减轻其“双面考”的压力。此外,要扩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编制数量,适当开放职称名额,解决社区教育工作者人员基数与编制数量、职称名额不匹配的问题,打通晋升发展通道。

(四)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鉴于整个社会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可度低的现象,要加大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的宣传力度。首先,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借助传统媒体,如传统报刊、广播、电视、交通工具、公园、街道、社区、小区的文化墙、广告栏、布告栏等,以及新媒体,如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投放和宣传社区教育领域的相关新闻和动态,如相关政策、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社区教育成果展、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等,使社区教育及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其次,重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构建基于社交媒体的全国性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交流网络平台,如建立专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服务网站、开设社区教育工作者论坛或微博、举办优秀社区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直播等,并利用微博、微信等的社交媒体强大的功能效应,即强大的辐射性、互动性优势,开展“星级社区教育工作者”点赞活动,让社会大众了解、理解、认可社区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的关注与了解,弘扬社区教育工作者人格精神,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个体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认同。

(五)加强个人职业修养,完善职业人格

职业修养是一个人职业人格(职业信仰、职业性格、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社区教育是一种具有平民关怀性的教育类型,其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为此,要求作为承担着教学、管理与社会服务任务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加强个人职业修养,坚定职业信仰,提升内驱力。要加强人格修炼,树立正确的从业价值观,增强人文关爱的意识,加强“四心”(爱心、耐心、热心、诚心)的修炼,要本着服务群众的理念,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真正诉求,开发活动项目,策划学习内容,提升对社区群众的服务力和社会效应。同时应严于律己,朝惕夕厉,善于总结经验与自我反思,在不断地反思与警醒中锤炼自我、提升自我。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对广博的社会各领域知识的吸纳,除了加强对社区教育学理论、社区管理与实务、社区人文历史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经典的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社区教育专业工作者。

猜你喜欢
专职教育工作者社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社区大作战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专职媒人的变化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